萬秀梅(吉林省大安市第三中學)
淺談語文教學導入法
萬秀梅
(吉林省大安市第三中學)
導入課文是語文教學的第一個環節,自然流暢的導入課文,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形成對新知識自覺需要的心態,為上好第一節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語文;教學;導入法
語文課堂的精心導入,直接決定著課堂的生動性及課堂的活躍性。帶領學生走進語文課堂之前,一個精美的導入,可以瞬間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高度提升學生的專注力,帶著好奇心與求知欲望投入到今天的課堂中來,可以有效提高課堂的生動性和學生學習的狀態。導入課文也需講究藝術與方法的。一次成功的導入或能夠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上課精神飽滿;或能夠加深對課文的認識,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或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凈化學生的心靈等,起到一石多鳥的作用,因此,導入課文這一環節不容忽視。現結合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為例,談一談導入課文的方法和技巧。
利用電教媒體,創設種種優美的情境,讓絢麗明艷的色彩,賞心悅目的畫面,引人深思的圖片,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輕松活潑地走進課堂教學中。如,在教學酈道元的《三峽》時,播放長江三峽的課件,讓學生了解長江三峽的自然風光,給學生視覺的刺激,引導學生走進三峽,再導入課文,使學生有一個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認知過程,教師適當插入導語,引入新課,效果明顯。又如,在教學吳均的《與朱元思書》、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等時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唱歌、聽歌是初中生最喜歡做的事之一,以唱歌的方式導入課文,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精神飽滿,從而提高聽課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唱歌方法可以采用聽錄音、獨唱、合唱等方式。下面舉一例加以說明。
余光中的《鄉愁》導入方法:
教師:今天我們先聽一首羅大佑的《鄉愁四韻》,會的可以一起哼唱。
播放錄音。
聽歌完畢。
師:鄉愁是許許多多海外游子的心結,也是許許多多海外作家進行創作的不朽的話題,歷久彌新,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
羅大佑的《鄉愁四韻》蘊含著強烈的思鄉之情,學生聽了這首歌,再結合課文來學習,無疑也是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情感熏陶和愛國主義教育,而這樣的導入就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愛國情感的基調。
引用與課文內容有密切相關的詩文,名言警句,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常用此法,可以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對詩歌、散文的審美能力。如,在教學《一面》的導語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近代中華民族抗爭史上一位英勇戰士的格言。他沒有搶,卻有一只直刺黑暗社會的正義之筆;他沒有萬貫家財,卻有著一顆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博愛之心,他就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該導語以魯迅的名言來加強對魯迅先生的認識,使學生更加敬佩這位把整個生命都獻給革命事業的偉大學者,之后,再來學習課文,學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講故事,學生興趣最濃,也最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恰當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寫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小故事的來源有多種渠道,可以是歷史的典故,也可以是神話傳說、童話寓言等,教師甚至可以根據課文的需要虛構一個故事。
如,在教學《吾家有女初長成》導入法時,教師:今天,我來講一個童話:從前有一只鴨媽媽,孵出一群小鴨,在這群小鴨中,有一只小鴨不像其他小鴨一樣小巧、美麗,長得又粗又笨,鴨媽媽最后不再喜歡它了。可是孤獨的小鴨最后變成既高貴又美麗的小天鵝。同學們,這個童話的名稱是什么?學生回答:《丑小鴨》。教師:《丑小鴨》雖是一則童話故事,但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丑小鴨的故事,恐怕你們當中就有幾只“丑小鴨”。程乃珊的《吾家有女初長成》里邊的女兒就是當今的“丑小鴨”。
用學生熟悉的安徒生的經典童話《丑小鴨》導入課文,以丑小鴨比女兒,使文章變得通俗易懂,又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此外,還有巧設懸念法、深情導入法、激情導入法、介紹背景等,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不管用什么樣的方法,都要圍繞“新”“趣”“聯”三個字來設計。“新”既能給學生新的知識,新的感受,如果沒有這點,花幾分鐘嘩眾取寵是不值得的;“趣”即趣味性,沒有趣味,學生就不來精神,想叫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那就達不到;“聯”就是聯系課題,要么緊扣課題內容,要么緊扣課文中心,如果不著邊際的導人,要想過渡自然也辦不到。
好的導語,就像一塊吸鐵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像一條五彩的線,能系住孩子們的求知欲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讓我們設計出精美的導語,把孩子們帶入知識的宮殿中去吧!
路芳霞.淺析語文教學導入方法[J].學周刊:a版,2010(9).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