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永平
特教學校醫教結合有效支持策略的研究
·聶永平
特教學校與醫療部門跨領域合作,從特教學校的角度提出醫教結合的有效支持策略,探索以學校為主、醫療為輔的合作模式,不但能找準特殊兒童障礙的關鍵所在,也可使殘疾學生康復效果明顯提升,促進特教學校及師資專業化的發展。
醫教結合;跨專業;康復;有效支持策略
隨著全納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特教學校的教育對象發生了極大變化。學生殘障類型不斷增多,殘障程度不斷加重,教育訓練中常遇到很多難以突破的問題,需要醫療等部門和專業團隊跨領域的支持合作。目前,國內外對特殊教育中實施醫教結合并無統一的標準和具體的規定。為此,我們開展了基于跨領域合作的特教學校醫教結合有效支持策略的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提到,要開展“醫教結合”實驗,提升殘疾學生的康復水平和知識接受能力。由此,醫教結合成為我國許多地區積極探索的特教發展熱點課題。
“醫教結合”包括醫療、心理、教育、社會、職業等多方面的綜合康復。將教育與醫療康復相融合,引入先進的醫學知識和康復手段,并融入多種以教育為主體的方法策略,不但可打破傳統的單一封閉式康復教學模式,還可多措并舉地促進特殊兒童全面健康發展。
(二)研究的現狀分析
1.國內研究基礎
據知網等相關研究論文統計分析,一些學者和醫務工作者從不同角度針對醫教結合展開了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理論成果,提出了相關的倡導和做法。然而針對特教學校而言,并沒有形成具體的模式或操作指引,亟待研究、構建一種基于學校的綜合康復訓練模式。
2.醫療機構的現狀分析
越秀區兒童醫院“中西醫結合兒童腦??啤迸c越秀區殘聯康復中心、廣東省中醫院等多家康復治療機構合作,對各類特殊孩子的評量介入、康復治療很有經驗。特教學校若能得到這些醫療機構的大力支持,將會突破專業上的瓶頸,明顯提升康復效果。
3.特教學校的現狀分析
以我校為例,作為一所九年制培智學校,近年來自閉癥、腦癱、多重障礙學生越來越多,目前我校這三類學生占學生總數的75%。如何更好地為這些特殊學生開展專業的康復訓練尤為重要。因此,我校一直致力于提升特教教師的專業性,現已逐步形成個別化康復訓練的體系,培養了一批個別化康復訓練教師,開展語言、物療、感統等多種訓練項目。開設康復訓練課時,逐步將康復的理念引進課堂教學。
然而,學校教學畢竟有一定規律,只能把康復訓練作為教學的輔助形式。幾年下來,學校的個訓康復工作雖得到家長支持和認可,教師的專業技能也有所提高,但要教師既勝任教育教學又可從事醫療康復干預,有些不切實際,教師們在實際的康復訓練中也有很多困惑。
特教學校實施醫教結合,在醫療機構的支持下對特殊兒童進行康復訓練,最終目的是希望減少或消除特殊兒童的障礙,使之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將來融入社會,本研究的目標和主要內容分為以下幾方面。
一是探索適合特校發展的醫教結合運作模式,建立學??祻蜑橹?、醫院把關為輔的常態運作機制:篩查、檢測、建檔、安置、綜合康復。
二是健全學??祻图軜嬘柧毮J?,使教育康復與醫療康復有機結合,為下階段滲透到課堂中發揮好“點”的示范作用。
三是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個案分類建檔,探索有效的康復訓練方法,整理出智障、自閉癥和腦癱三大障礙類別學生的檔案手冊和訓練指南。
四是開展幼小階段的康復訓練研究,探索有效訓練方法,為招收學前特殊幼兒做好準備。
五是校內掛牌、設立康復治療師工作室,培養雙師型人才,加大師資在醫學康復領域的專業培訓,使學校教師在教育康復知識以外還具備一定的醫學評估和康復醫學能力,提升特校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六是提升家長的專業康復技能,強化家長的康復訓練意識及家庭護理技能。
(一)走出去:跟崗學習
學校派出個訓骨干教師到越秀區兒童醫院康復科進行為期一個季度的跟崗學習,熟悉醫療部門對殘疾患者的評估,找出與教育評估的差異之處,并跟蹤治療方案的制定及有效治療手段,掌握多種障礙類型的評估和有效訓練策略。
(二)請進來:設立專家工作室
區兒童醫院在特教學校設立康復治療師工作室,與學校教師結對,建立常態運作機制。醫院康復師和學校個訓項目教師結對,選擇9個重點研究個案(智障、自閉癥、腦癱各3個典型個案),先由醫院介入相關評估(每生評估約5—8項)。我校教師根據評估結果擬訂教育訓練計劃,再由對口康復師把關,然后每月康復師到校對各障礙類別組的重點個案共同研討,以便教師及時修正訓練進度及策略。
康復治療師進駐的任務不僅在9個重點個案,他們更重要的任務是指導學校教師制訂個別化訓練計劃及開展康復訓練、參與評選學校優秀IEP計劃(康復部分)、參與學校康復教師的業績考評,以及對校內有需求的學生家長給予醫療、康復方面的建議??梢?,康復治療師的進駐,對學校整體的康復訓練工作發揮著重要的補充指導作用。
(三)常態化:加強醫療、學校、家庭聯系
康復治療師有計劃地對學校行政、教師、家長分別開展專業醫療講座和沙龍活動,以確保教育、康復工作大方向趨于一致。醫院康復治療師定期到校指導家長早訓工作,利用晨間30分鐘,醫師和教師一起指導家長基本的康復訓練方法,鼓勵家長在家多做康復訓練,增強訓練的效果。
我校利用跨領域資源,有效探索適合特教學校的醫教結合新模式,初步形成了有效的運行、保障、監督機制,適合向其他特?;驒C構推廣,使更多的殘疾學生及家庭受惠。
在這一模式中,專業醫療機構進駐學校,教育、醫療優勢互補,促進學校建立三大常見障礙類別學生的康復訓練指南(含評估及檔案),對特校的康復工作起到長期、有效的指導作用,并進而帶動學校的整體工作。學校的常規大課間活動加入了康復理念,使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活動目標,享受快樂大課間。醫教結合的研究項目也促進了我校美術康復教材的研發。近兩年我校國家級課題有2個,省級5個,市級12個,理論研究帶動教師的專業發展,大大提升了我校的辦學軟實力。
專業醫療部門與特教學校的對接,使學前段特殊兒童的醫療評估和醫療方案可順利與特教學校銜接,擴大學校生源的接收渠道,確保進入小學段的特殊學生康復訓練的延續性。由此,學校開始接觸特殊幼兒早期干預康復個案,為開設學前段教育打好基礎。
同時,為有效提升特校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以強化個案為抓手,打造了四級教師培養梯隊,其中多人被評為學科帶頭人、名教師,我??祻徒處熣故镜恼n例還在全國康復技能大賽中獲特等獎。另外,還有效促進了家長改變固有舊觀念,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其教育、康復理念與學校趨于同步。
本文為2015年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項目“特校與醫院合作發展新模式的研究”的階段成果,立項編號:2015JJKGSY144。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培智學校,510120)
G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