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君
(山東省新泰市福田學校 山東泰安 271200)
淺談初中文言文教學
劉 君
(山東省新泰市福田學校 山東泰安 271200)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載體,它廣泛涉及到各朝各代的政治、文化、地理、軍事、教育等方面。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通過文言文教學可以傳承古代文明,弘揚民族精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初中文言文教學歷來是一塊“貧瘠的土地”,很多教師不愿去探究,也難以探究。優質課、公開課很少教師會選擇文言文來作為教學。作為初中的語文教師,我們肩負著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責任和義務,所以我們應該想方設法讓文言文課堂的生命力強大起來。怎樣才能讓文言文課堂既強大又高效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幫助同學們在充滿興趣的課堂上完成學習任務,何愁文言課堂不強大高效呢?
文言文的課堂不全是文字的課堂。我們可以把文字變成有趣的視頻或豐富多彩的ppt,用同學們易于接受的方式去接受難以接受的知識,化抽象為形象,枯燥的文言文會頓時鮮活起來。每個學生都會參與其中,在文言文課堂中找到興趣。例如《黔之驢》這篇文章本身故事性很強,在學習時我就通過 fl ash讓孩子深入其中。文章通過描寫老虎懼驢、識驢、吃驢的過程,淋漓盡致地刻畫出老虎和驢子的性格特點。警示人們不要被貌似強大的東西所嚇倒,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獲得勝利。怎樣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的主題呢?我先播放三段 fl ash。一段是老虎、一段是驢子、還有一段是老虎和驢子相斗爭的過程, fl ash一播放,同學們激情滿滿, 從同學們看 fl ash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孩子們已經深入其中。生動形象的 fl ash不僅能輕松有趣地展示課文內容,還可以讓學生對老虎吃驢整個過程中的動作等等有深刻的記憶。觀看完flash后,我再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老虎由害怕驢、認識驢到吃掉驢的逐漸變化,直至明白克服對未知事物畏懼的心理,要有真本領,真才干的寓意。對于故事性較強的文言文,我們都可以設計成 fl ash或視頻來幫助同學們理解,引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文言文中有不少寫景的文章,每學一篇這樣的文章,就如旅游一處勝景一樣。例如酈道元的《三峽》,是歌詠三峽的傳統名篇,文章通過對三峽山水和一年四季景色的描繪,全面展現了三峽優美的風光。文章寫景異常生動,用詞精準,讀來瑯瑯上口。文章雖只有一百五十余字,卻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怎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渾然天成的美呢? 我把三峽四季風景做成ppt,配上舒緩優美的音樂,一幕幕在在大屏幕上展現,同學們如身臨其境,每播放一張圖片就如在旅游文中的山水一樣。當一幕幕美景美輪美奐的呈現時,再配上朗讀字幕,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三峽的山水,作者的情感就會緩緩流入同學們的心里,使文章所描寫的景和物叩擊學生的心靈,引起共鳴,則文章就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文章的妙處自然會不言而喻,這樣學生就更好理解、易于接受。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通往文言文最基本的途徑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朗讀,甚至背誦。讀的種類有很多:同學們預習時可以默讀,課上時可以教師范讀、同學們齊讀、對讀、品讀等等,課下鞏固時可以邊想邊讀。根據十多年的教學經驗,能配上合適的音樂來朗讀,效果會更好。
朗讀背誦文言文時要做到讀準、讀順。把字音讀正確。一般說來,大多數讀音要以現代字典上的普通話讀音為準。文言文中有些不常用的生僻字,還有通假字等都要注意讀準字音。例如《陳太丘與友期》中的“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所謂讀順文言文就是讀準文言文的節奏。有很多學生之所以不明白文言文句子的意思,是因為沒有正確的斷開文言文句子的節奏。例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有句話是“今齊地方千里”,按照我們現代漢語的語法節奏就是把”地方”放在一小節內,但實際上,“地”和“方”是兩個獨立的詞語,“地”是地方,“方”是方圓,二者不能放在同一小節。所以這個句子正確的節奏就是:今齊地/方千里。節奏讀準了,就不會因為讀不順而使句子產生歧義了。文言句式的停頓,不能生搬硬套,要結合語境,反復研讀,找到正確的朗讀節奏,才能順當地理解句意。文言文的朗讀停頓,涉及到詞義、語法等多方面的知識。只要我們掌握一些古詩文的朗讀節奏知識,并誦讀定量的文言文,就能培養朗讀的語感,正確的地處理文言文的朗讀節奏,從而更好的理解文言文的內容。
讓每位學生在文言文學習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并從中發現同學們在文言文學習中的閃光點,幫助同學們找到學好文言文的方法。夯實基礎,學會整理、歸納、積累文言詞語和句式是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
首先抓準課內的重點詞語,因為詞語是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基礎。每單元的文言文都要歸類總結,把這些文言詞語落到實處。對于文言虛詞常常存在一詞多義的現象,這就需要教師和同學們在課堂學習中回憶、聯系、比較、積累,從中找出規律,以便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做到遷移,教師要給與具體的指導,然后放手讓學生去做,教師要跟緊檢查。長此以往便可以積少成多。
其次特殊的文言句式,文言句式與現代漢語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省略成分、語序顛倒等方面。了解并掌握這些文言知識,我們首先應從各種特殊句式,基本結構入手。積累這些句式時一定要有相應的例句,否則就是無源之水。
第三巧用參考書。很多同學認為,學習文言文不外乎就是翻譯課文,因此,課上時一般不怎么和老師互動,更不會主動動腦筋去思考問題,一切以參考書為主,但是一旦失去參考書,他們就沒有方向,仍然是一臉的茫然,所以,我們要科學的使用參考書,只有在情非得已的情況下才可以借用,絕不可以把參考書當做學習的“捷徑”,學習這條路是需要自己腳踏實地走,來不得半點虛假。
總之,文言文課堂需要教師們在課堂上做大膽的嘗試和探索,只要我們落實好每一步,把傳統文言文教學中的不足用多媒體等來彌補和豐富,相信總有一天,會徹底擺脫文言文教學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