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吉林省琿春市第一高級中學)
高中生考試恐懼癥傾向的案例報告
徐鵬
(吉林省琿春市第一高級中學)
某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好,上高中后,班主任的輔導使其數學能力逐步提高,但數學考試時卻因焦慮發揮失常。心理咨詢師經過詳細收集資料后,與某學生及其父母商定了階段性的咨詢目標。同時,采用認知療法和系統脫敏法,解除了某學生的焦慮,咨詢效果明顯。
高中生;考試恐懼;案例報告
求助者:云×,女,17歲。高二學生,與父母同住。父母無精神病史,家族無精神疾病史。
獨生女,足月順產,母親身體健康,孕、產及哺乳時期未服用特殊藥物。幼時智力、身體發育正常。父母關系和諧,身體健康,未患過重大疾病。
主訴:因“數學考試緊張”而就診
個人陳述:自述小時因為數學成績不好經常被批評,害怕數學。升高中后,數學成績逐步提高。但是每次大型考試時,數學成績就下滑。每當大型數學考試前,都焦慮不安,感覺眼睛看不清題目,頭暈,大腦一片空白,不會思考。考試結束后癥狀消失,其他科目考試均無以上癥狀。
身體和智力均發育正常,情緒平和,講話聲音清晰,言語流利,意識清楚,態度合作。無幻想、妄想、無智能障礙,自制力完整,有明確的求助要求。回憶起焦慮發作的場面時,出現身體僵硬、手心出汗等生理反應。
父母反映:云×是個內向聽話好強的孩子。上高中之后數學成績提高了。但是一到大型考試數學就降分。曾跟家長反映考試時難受,接受身體檢查一切正常。其他方面無異常。
班主任反映:云×很少說話,很聽話。開學后數學成績有提高,但大型考試數學成績很低。班主任與其溝通談心,但是沒有作用。其他方面正常。
選擇測試為SCL-90、SDS、SAS。
1.SCL-90: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焦慮因子分明顯高于常模。
2.SDS:粗分43分,標準分53分,提示有輕度抑郁。
3.SAS:粗分49分,標準分61分,提示有中度焦慮。
1.評估:考試恐懼癥傾向
評估依據:
(1)對數學考試表現的焦慮程度與考試實際難度不相稱。
(2)發作時伴有顯著的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3)出現考試焦慮時間在三個月與一年之間,與創傷事件有關。
(4)數學考試成績下降,造成社會功能輕度受損。
(5)自己無法控制焦慮情緒。
(6)有自知力,能夠主動求醫。
(7)智能完整,能完成其他學科學習與考試。
2.鑒別診斷
(1)與精神分裂癥相鑒別:根據病與非病三原則,排除精神分裂癥。
(2)與抑郁癥相鑒別:云×雖有情緒低落,但不是主要癥狀,可以排除。
(3)與焦慮癥相鑒別:焦慮癥的焦慮沒有明確客觀對象,與本例不符合。
1.生物學原因
(1)求助者處于青春期年齡,自尊心較強,容易造成心靈創傷。
(2)醫院檢查沒有器質性病變。
2.社會原因
(1)求助者自信心不足。
(2)求助者抗挫折能力不強。
3.心理原因
(1)個性因素:性格內向,自信較低,但對自己要求嚴格。
(2)錯誤觀念:認為自己數學成績一直不好,即使現在努力學習了,考試也會失敗。
1.咨詢目標
根據以上的評估與診斷,同求助者及其家長協商,確定如下咨詢目標:
(1)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減輕考試焦慮,提高數學成績。
(2)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降低焦慮和恐懼的整體水平。
2.咨詢方案
咨詢過程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心理評估和診斷階段;第二階段是咨詢階段;第三階段是鞏固與結束階段。
3.咨詢方法
(1)主要咨詢方法與適用原理
認知行為治療。
(2)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將已書面打印的雙方權利和義務,交云×及其監護人一份,告知求助者若有疑問,可提出。
(3)咨詢時間和費用
安排:每周一次,每次50分鐘,共12次。無收費。
1.心理評估和診斷階段
第一次和第二次咨詢:
目的:收集資料,建立咨詢關系,進行心理診斷,確定咨詢目標。
方法:開放性提問、共情、傾聽、無條件積極關注、施測心理測驗。
2.咨詢階段
(1)分析問題
第三次咨詢
目的:①加深咨詢關系。
②認識其不良的認知模式。
方法:與云×從生物、社會、心理等方面探討考試焦慮產生的原因,布置家庭作業:
①回想最近一次大型數學考試時自己從身體到心理的感受和變化,寫下來,越詳細越好。
②找出自己的十個優點,寫在紙上,大聲朗讀五遍。
(2)治療的實施
第四次咨詢:
目的:①改變不合理認知,建立積極認知。
②學會放松。
方法:會談、認知重建法、行為放松訓練、積極自我暗示。
反饋咨詢作業:云×在作業1中寫出:當數學考試即將開始時,就想到過去的失敗經驗,越想越緊張,出汗、頭暈、眼前模糊。云×說找出自己的十個優點很困難,大聲朗讀五遍后感覺挺好的,發現“原來我也有這么多有價值的東西”。
認知重建:幫云×識別、制止消極思維,建立積極的思維。
行為放松訓練:咨詢師指導學習放松。
布置家庭作業:在家中自行想象放松,每天訓練1~2次,達到2~3分鐘內放松全身的目的。
第五次咨詢:
目的:①鞏固認知重建結果。
②建立焦慮事件等級,并開始實施系統脫敏。
方法:會談、系統脫敏法、積極自我暗示。
過程:找出云×考試過程中感覺焦慮的環節,將焦慮程度按百分制分級。
家庭作業:依據設計的焦慮等級,云×進行想象放松練習,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鐘。
第六至十次咨詢:系統脫敏治療
分為兩個過程:
①想象脫敏
要求云×想象焦慮場景,評估焦慮水平,然后進行放松,再次評估焦慮水平,直至焦慮水平達到最低值為止。
按照焦慮等級逐步脫敏,經過6次的脫敏治療,云×在想象老師下發考卷時,焦慮指數低于20,基本達到目標。
②實際情景演練
由于期末考試臨近,經家長、班主任和云×同意后,數學考試當天由母親陪同到校,入校后,由班主任陪同進入考場。從路上的各個情景觀察云×。如果出現焦慮反應則及時進行放松,完全放松后繼續下一情景。
3.鞏固與結束階段
第十二次咨詢,施測SCL-90,SDS、SAS,與前次結果對照。咨詢師對整個咨詢過程總結,請云×談咨詢感想。
1.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
(1)求助者癥狀的改善:考試時感覺不再緊張了。
(2)父母的評價:考試回家后心情很好。
(3)他人評估:監考老師反映,考試期間答題正常,在規定時間內答完全卷。
班主任反映:數學成績上升明顯。
(4)治療后心理測驗的結果:
①SCL-90:各因子分均在常模范圍。
②SAS:粗分40分,標準分50,無焦慮。
③SDS:粗分36分,標準分45,無抑郁。
(5)咨詢師的評估:在回訪過程中,發現咨詢效果良好。云×焦慮感降低,不合理認知減少。本次咨詢條理清晰,效果明顯。
2.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
云×及父母為了改善云×今后的心理狀態,提出希望繼續進行長期的心理咨詢,咨詢師與云×和家長及班主任共同制訂了新的咨詢計劃。
在本案例中,咨詢師根據云×的成長經歷、性格缺陷以及實際情況,使用了認知療法引導云×改變了她的不合理認知。利用系統脫敏法減輕了云×的焦慮情緒,取得了良好的咨詢效果。
[1]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心理咨詢師(二級)[C].民族出版社,2005.
[2]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心理咨詢師:基礎理論[C].民族出版社,2005-08:249-315。
[3]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心理咨詢師(三級)[C].民族出版社,2005-08.
·編輯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