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教育體育局)
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提問設計的有效性
劉穎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教育體育局)
課堂提問是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進行雙邊活動的重要形式,如何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一個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問題。在此,結合教學實踐,對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設計提出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
新目標英語著重強調任務型教學,然而怎樣才能有效地完成每一個任務呢?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教學實踐證明:教師提問效果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問題的設計,因此,我認為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關鍵就是精心設計課堂提問。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課的時候要精心設計教案和合理安排時間,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讓我們的課堂效果達到事半功倍。問題提得好,學生興趣就濃,從而分化教學難點,降低學習的梯度。同時學生也獲得了學習知識的技能,培養了他們自學的能力。
杜絕大目標的教案設計,如以往我們通常是把“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作為教學總目標,然而這個目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積累。因此,這就要求我們目標設計要細化,要關注細節,備課時,認真鉆研新目標的初中英語教學大綱,對教材要有充分的了解,精心設計好每一個問題,一定做到所提問題來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符合學生實際,讓學生從多個方面去學習、去思考。
問題的設計要難易適宜,太難或者太易都不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太難容易失去信心,太易又引不起重視,始終要以全班學生為主體而不是為少數學生而講,讓他們處于問有所思,思有所得。既不能問得太直白,又不能讓學生一頭霧水。一般來說,提問的問題要切合學生實際,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掌握重、難點,完成教學任務。千萬不能讓他們“坐在地上摘果子”或者“搭梯子也摘不到”,要讓他們“跳起來去摘果子”。如,七年級學生應設計淺顯明白、形象直觀的問題,成績好的學生YES-NO QUESTIONS,他可能會沾沾自喜,也可能感到索然無味。反之,給成績差的學生提一些難度大的,不是力所能及的WH-QUESTIONS,他很難體會到成功的機會,就會產生挫折感、無能感,甚至還有可能因此而自卑,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如,講規則這一單元,很多學生對Don't talk in class!Don't fight!Don't eat in bed!掌握得較好。但優秀的學生肯定不滿足,那么就要讓他們變相應的句型,They are playing in class.—Don't play in class.They can't fight in class when the teacher speaks.—Don't fight in class.He can't eat in the classroom,but he can eat in the dining hall.
既然是問題,那么就需要學生作答,并且各個程度的學生都要有相應的事情可做,也就是互動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對問題的設計要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層層推進,步步深入,絕不能同一難度。在教學實踐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次、有梯度的提問,也就是分層教學,分別由好、中、差生回答,從而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對于教學上的難點或者較大的問題,教師要設法讓學生順桿而上,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如,Are you a bank clerk?No,I am not.Do you want to be a blank clerk?Yes,I do. Why?他們都會說:There is much money.這時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But it isn't yours.我們需要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素質,將來才能創造出更高的價值,才能掙到屬于自己的much money.又如,Do you want to be a reporter?Yes,I do.Why?這時老師就要提供幫助,Because I like talking to people,writing stories and working for a newspaper.etc.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樣的話說法不同,感覺也就不同;同理,同樣的問題,問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樣,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提問。正如這一句諺語說You can't wake a person who is pretenting to be asleep.如果學生沒有興趣,他怎么會去學習呢?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他們的喜好,結合學習的目標,喚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因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有了學習興趣才會有學習的動機,這種意識越強也就會更深化學習的情緒體驗,就會進一步產生學習需要,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總之,英語課堂提問是英語課堂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Tell me and I'll forget.Show me and I may not remember.Let me try and I'll understand.”告訴我,我會忘記:給我看,我記不住;讓我試試,我會明白。這幾句諺語確實是人們經驗的真實寫照。要想使我們的教學效果更好,那么就一定要有效地提問。
余文森.試析傳統課堂教學的特征及弊端[J].教育研究,2001 (5).
·編輯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