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利
(河北省衡水市景縣青蘭鄉中學 河北衡水 053500)
淺析中學數學差生及其轉化
楊榮利
(河北省衡水市景縣青蘭鄉中學 河北衡水 053500)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由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實現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但人的發展又不可能是整齊劃一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又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不同的發展機會的可能,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1]。要實現新課程標準的目標,我們教師不但要教好優生,而且還要會教差生,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差生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差生問題時刻圍繞著農村初級中學的教學,差生對學習產生逆反的情緒,是提高整體教學水平的一大困難。差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會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但大部分差生都是后天形成的,就后天形成的差生問題作以下幾個方面的分析:
(1)差生對基本概念、定理理解不清:數學的嚴謹性和抽象性,使一些學生學習數學非常困難,不能用數學語言再現概念、公式、定理。例如:軸反射與軸對稱圖形,他們分不清哪個概念是探討兩個圖形之間的位置、形狀關系,哪個圖形是探討圖形本身的特殊形狀。[2]
(2)差生自學能力差:不能自主學習,實踐操作能力差,找不出問題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提不出問題,閱讀能力差,不能完全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且易受外界干擾,無自覺性。他們沒有與同學合作學習的習慣,學習上有想法也不敢和他人交流。
(3)差生缺少解題的積極性:教師提出的問題,布置的題目他們漠不關心,不肯動腦筋,總是等著老師把答案說出來。他們解題過程沒有步驟,不明白這些問題運用了哪些知識點,更不能說明解題的依據,當老師催得緊時,就抄襲作業。
教師常常以教材為中心,對學生實施相同的教學要求,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不采取分層教學,一些基礎差的學生自然就排到了獲取知識的門外,久而久之,他們就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的數學教學以講授法為主,并且過分地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略了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學生聽起來枯燥無味,理解知識非常抽象,學過東西容易忘記。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前后聯系緊密,掌握知識是階梯式上升的,前面的基礎不牢,后面就是想學好都很困難,這也是差生難以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
由于學生的成績差,各方面容易被忽視,老師偶爾提問往往也只是想看看知識掌握的程度,很少從情感的角度去鼓勵他們,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教師過多地關注優生,而不重視他們的意見,以至于缺乏自信心;從學生們的談話中了解到,他們要得到老師的表揚,好比是天上的星星一樣,可望而不可及。是不是他們的身上就沒有閃光的點呢?其實差生的心靈更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
根據本人多年的教學體驗,對數學差生的轉化工作淺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差生的接受新信息的能力比較慢,可由舊知識逐步過渡,自主尋求方法解決問題。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獲得了成功,體驗到自我實現的喜悅,增強了學習信心,非常有利于以后的學習。
(1)應加強教學的直觀性。例如:在講“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時,我們可以通過幾組不同長度的三根塑料吸管,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問哪幾組塑料吸管可以組成三角形,能組成三角形的三根塑料吸管之間有何關系?從而引導出上述性質。因此,加強直觀教學可以吸引差生的注意力。
(2)應加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應用,使教學生動、有趣。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觀察差生的學習情緒,差生上課回答問題往往不著邊際。這時,教師應恰當運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來激勵差生,如“你很不錯,繼續努力會更好”、“不要緊,你的想法很獨特”等等,引導他們繼續積極思維,從而達到吸引差生的目的。
特別是對于差生,采用個體內差異評價也就是自我評價,是把每個評價對象個體的過去與現在進行比較,或者把個人的有關側面進行橫向比較。比如,可以對一名學生從一年級到三年級這一學段,或者整個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情況比較,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這對于數學學習困難的差生尤為重要[2]。本人在一次期中總結時表揚了一個數學成績只有38分的同學,原因是他對比前一次考試步了10分,后來在一次家訪時,我得知他當天回家將我發的獎狀向全家人念了一遍,幾乎整夜未眠。我真沒想到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如此重要。
(1)相信差生,發揮潛能。去年,我剛接手一個班級的數學,發現一個學生其他學科不錯,唯獨數學時常不及格。于是,我在課堂上特意提一些適合于他的問題,雖然他回答時有些緊張,但是他答完之后,我看到了他發自內心的笑;后來,又安排他上黑板做一些難度適中的題目,雖有時出錯,但他一次比一次做得好;畢業的那一期,鼓勵他參加數學奧賽,名次不是很好,可他學習數學的信心越來越足,并開始問一些有難度的題目。畢業時數學150分的題,他得了108分,并考入了高中,實現了他求學深造的夢。
(2)情景交融,用心感受知識。例如:七年級數學《與水有關的數字》一課中,講到中國水資源如何短缺,中國淡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北方有些地區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十六分之一。這對于生在南方的學生,怎么也不會覺察到水的危機,當教師把一段《一口水》的FLASH動畫播放時,學生看到自己的同齡人,住在干涸的黃土地上,用漱口的水洗臉,然后用洗臉的水去喂狗,那兒是如此的缺水。在隨后的討論中說的大多是如何節水,防治水污染等等。這樣通過情景感受的效果勝過我們講十遍。
(3)關注差生的閃光點,形成積極的情感遷移。如果學生對老師產生良好的情感,則一定會遷移到老師所教的學科中去,形成一股積極的教育力量。例如:有一次,我上數學課時,一個差生總是低頭看課外書。我了解到他的籃球打得不錯,并推薦他參加校籃球隊,在縣級比賽中獲得了好的名次。在隨后的數學課上,我發現他悄悄地把數學課本放在了桌面上。可以想象這個學生是出于對老師的感激而開始學習數學的,其效果不言而喻。
總之,差生的轉化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只要我們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全身心地投入,就一定會有鐵樹開花的時候。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孔凡哲主編.初中數學教育評價[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