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偉斌
(江西省湖口中學)
初中物理有效教學探討
喻偉斌
(江西省湖口中學)
如何使初中物理課堂更加高效,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是一個需要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首先要別出心裁地進行導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結合情境教學進一步引起學生的關注和濃厚興趣;也要在實驗環節促進學生主動探究,調動他們內心對物理學科的強烈興趣;同時也要做好有針對性的輔導工作。
初中物理;有效教學;探究式教學;情境教學
近年來,我國提倡素質教育,全國上下都在積極進行素質教育的一系列改革。素質教育要求基礎教育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的科學文化知識,也要注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環節,如何讓每一分鐘都被高效利用,都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是一個重要話題,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有效教學。
無論是學習什么知識內容,學生有了強烈的興趣后就會主動學習,這時候,他們的聽課效率更高,更專注,也更會樂于鉆研一些更高深的專業難題。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我們要從多個維度對學生的興趣加以充分調動,讓他們主動參與到物理知識的學習中。那么,在導課環節,我們可以用一些新奇的方法引起學生的關注和興趣,如,提前準備一些相關內容的幽默故事、歷史典故,或者在開課之初,老師用引人關注的物理小實驗來開始。
情境教學的引入,可以讓原本呆板、缺乏生氣的課堂更有活力,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新知,解決疑難。情境教學的有效開展無疑對學生注意力的強度和持久度都有有益的影響。因此,會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首先,我們可以借助物理實驗進行情境創造。我們都知道,物理學兼具理論和實驗兩重屬性,物理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幾乎所有的物理知識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與之相適應的現象或實驗主題。在實驗時,如果我們能將生活與實驗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模擬的真實生活環境下思考實驗的步驟,解釋實驗的現象,這樣將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其次,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也會產生很多疑問,這些疑問很難用簡單的語言加以解釋,而是需要更加專業的物理學知識才能加以有效解答。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根據生活中的一些真實情境,運用所學知識描述“走進分子世界”中的氣體擴散知識和防止有害氣體對人體所造成的危害,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體現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調動學生的自主性,讓他們親自探究奇妙的物理學世界。這可以借助于探究性實驗的設計安排。在探究實驗環節,我們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主動提出疑問,接著再主動探索出解決問題可能的途徑,進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有效學習。例如,在完成壓力和壓強的教學時,我先不跟學生介紹壓力和壓強的概念,而是引導學生先到教室外面做實驗,我先把兩個形狀各異的板凳放在松軟的泥土地上,再讓學生觀察兩把凳子放在地面上后有什么不同。很快,學生就觀察到,兩把凳子進入泥土的深度存在細微的差異。學生通過對以上現象的討論、交流和分享,思考得出壓力和壓強概念的基本要素。從而,為我們接下來的教學開了一個好頭。而這一切都跟學生的仔細觀察和主動探究分不開。
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下,我們作為教師要轉變思維,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老師講得再精彩也不及學生通過主動探究自主學習來的效率更高,效果更持久。因此,放在每一位物理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我們要如何更加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我們可以把一些不同程度的教學任務安排給學生自學,也可以在實驗教學中,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加以開展。
輔導工作可以分層進行,避免一刀切,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對于程度較差的學生要加大力度,不能僅限于學習知識的輔導,還要加強他們的學習意識,教會他們如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對于學困生,要想提高他們的成績,首先要提高他們的心理能力,讓他們從根本上意識到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要用多種有效的手段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不是任務,而是一件快樂的事,讓他們真正地將身心都投入到學習中,求知欲和上進心都被激發出來。
總之,我們要不斷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可以從以上多個方面加以提高,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為祖國的未來培養更多有用人才。
[1]張麗.試論有效課堂提問的技巧[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2]李志厚.通過有效提問促進學生思維發展[J].教育導刊,2004(9).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