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俐杰
(遼寧沈陽解放軍95979部隊衛生教研室 遼寧沈陽 110045)
淺談教學中如何加強備課基本功
趙俐杰
(遼寧沈陽解放軍95979部隊衛生教研室 遼寧沈陽 110045)
備課是教學工作全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上好課的重要保證,備課的核心工作是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備課是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成長和持續發展的過程。教師應把備課過程作為學習和總結經驗,提高自身教學素質的過程。
教學 加強 備課基本功
備課是教學工作全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上好課的重要保證。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學習、提煉、歸納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選擇教學方法,合理規劃教學活動,讓課堂呈現出既嚴肅緊張,又生動活潑的局面。造成有張有弛的良好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寓教于樂之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備課既是教學工作的起點,又是教學工作的關鍵環節。備課過程不只是應付完成教學課目,而應看作是教師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的過程。有些教師對認真備課認識不足,常常出現下列現象,如對教材知識一知半解,講解平鋪直敘,照本宣科,只能用教材語言講是什么,確不能講清為什么的道理。又如,在面對一些需完成操作技能講解的教學內容時,對操作技術不熟悉,如醫療護理技術掌握的不到位,一些常用的操作技能不能完成示范操作。再如,不會針對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能力偏弱,只以完成課時為標準,不以教學效果為目標。所有教師必須懂得,只有備好課才能上好課,備課對做好教學工作非常重要。備課分為教師個人備課、教師集體備課兩種形式。兩種形式相互關聯,共同發揮作用。教師個人備課,以教師個人為主自己進行備課。任務是學習教學大綱,研讀教材、明確教學的目的、內容、時間及要求,掌握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準備,教師個人備課是備課的基礎。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適時抓好個人備課,根據遇到的教學問題和下一步的教學任務,通過備課做好講授和示教演示等各項教學準備工作。教師集體備課,是在骨干帶領下,統一組織的教師備課。任務是學習教學計劃,確定教學內容,完成教學設計,集中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統一教學方法,統一教學手段,統一教學標準,交流教學經驗等。教師集體備課是備課的主體,是備課的關鍵部分。教學中,當遇到教學問題時,要適時組織教師集體備課,統一教學要求,糾正錯誤做法,加強跟蹤指導。兩種備課方式在實際教學中應有機結合交替進行,創造條件讓教師提高組織教學能力。
1.熟悉教學大綱,明確教學方向
教學大綱規定了教學的內容和標準,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教師只有理解和掌握教學大綱要求,才能對教學任務有個整體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因此,教師在受領教學任務后,首先要熟悉教學大綱,弄清教學內容與標準,了解教學課目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與其它教學課目的關系,從而明確教學任務,明確備課方向。
2.深入鉆研教材,掌握教學內容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基本形式,是教師講授,學生學習的基本材料。它是我們教學的基本內容,是授課的依據。在教員接受教學任務之后,首先在熟悉大綱的基礎上通讀教材,初步了解教材的結構特點,內容分量,深淺程度。而后進一步精度教材,啃透其內容,掌握其內在聯系,找出其重點難點,尤其對一些概念、定義、定理、公式、法則、規律等,一定要搞清楚,把握準確。教師承擔教學任務,必須比學生更多的掌握教學內容,這就是一桶水與一碗水的關系,只有對教學內容的熟練掌握,才能得心應手地進行講授,組織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必須把功夫下到掌握教學內容上,把主要精力用在鉆研教材上,只有正確的理解教材內容,吃透知識的內容關系,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才能完成好教學任務。有精力的教員在這一階段,要注意選學相關參考書,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在鉆研教材時,教師還要有意識的思考,教師“教什么”和學生“學什么”,教師“怎樣教”和學生“怎樣學”,教師“教到什么程度”和學生“學到什么程度”,積極為選擇教學內容做準備。對新教員來說,還要進行熟讀,使教材內容刻印在自己的腦子里,對教材了如指掌。
3.做好調查研究,了解學習對象
學生是教師的教學對象,只有對教學對象心中有數,才能對自己的教學心里有底。了解教學對象的內容,一是總體了解教學對象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思想基礎、學習興趣、學習作風等基本情況。二是了解教學對象現有本專業技術水平掌握情況和學習積極性,全體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整體需求。三是了解個別學生對象的情況,如學習尖子的情況,學習成績較差人員的情況,過去教學的難題等等。通過對教學對象“點”和“面”的了解,預見教學上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據此確定教學的進度、難度、方法和策略。
4.確定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方法
教師要依據教學大綱、教材、教學時間和學生情況等因素,以實用、夠用、管用為原則選擇教學內容。選擇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多數人更能接受,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為準,既不要多選也不能少選,多選超出學生的接受能力,出現“吃不了”的現象。同時,教學中必須考慮教授方法,因為它與教學效果關系極為密切,授課方法必然符合教學原理,切合學生實際,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開發學生智力。要根據教學目的、教材內容、學生情況選擇授課方法。若是理論性強的內容,可以選擇講授法,配合投影圖解。若是講授形態構造的知識,可以應用以實物、標本為基礎的問答教學法,讓每個學生都隨著教師提問而積極觀察,認真思考、踴躍回答。基本方法確定后,進一步考慮如何使用教材、教具、怎樣演示、怎樣板書等問題。總之不論運用哪種方法,都要圍繞系統的知識結構,突出學習重點,加深理解教材,把知識活化。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學風格等要素,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師必須懂得,備課作為一個過程是有規定程序的,教師只有掌握備課的內容與方法,才能保證備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