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平
(重慶市第四十九中學校 重慶重慶 400000)
高中語文教學思考
尹 平
(重慶市第四十九中學校 重慶重慶 400000)
高中語文教學需要教師不斷更新專業知識,改變教育教學理念進行授課。在教授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語文學生的語文素養。
:高中語文 教學理念 聯系生活 重視預習
新課程對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知識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從課程層面來說,中學語文教師應具有扎實的語文學科知識,也即語文的本體性知識。包括語言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古代文學、現代文學、外國文學、文藝理論、相關文化知識等語文基礎知識,和語文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材內容、課程資源等語文課程知識。這是從事語文教學活動的基礎。從理論層面來說,中學語文教師應具有語文教育理論方面的知識,也即語文教學的條件性知識。主要包括語文教育心理學知識、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知識等。從實踐層面來說,語文教師職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職業,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必須把自己的學科知識轉化為與學生原有知識相聯系的實踐性知識。這些實踐性知識如教學經驗、教學風格、教學智慧等,對教師從新手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專業人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時也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課堂的高效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語文高效課堂不止學習效率高,應該讓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就要求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自己課前積累、好詞、好句,自己上板講故事等。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膽量,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習慣。
語文教育應是情感教育,包括愛國家、愛工作、愛家庭、愛他人。一篇散文,一首古詩,一句名言,哪個不具有情感呢?我們說,語文是對詩意的追求;我們說,語文是要呵護學生們心底最柔軟的東西;我們說,語文是要為學生打好精神的底子。所有這些目標的實現,都要回歸到我們的課文。
怎樣讓一篇課文的情感感染到我們的孩子們呢?我認為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能夠和課文中的主人公有同等的感受,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我們對于小女孩對溫暖和幸福的向往有多深的體會,會直接影響學生們的感受。“言為心聲”,我們的朗讀是最能震撼學生心靈的,老師的范讀十分重要。此外,我們的語言要富有文采,用文字去觸動學生的心靈,去激發他們隱藏的情感,去帶動學生表達喜怒哀樂。
另外,讓學生讀文章自己體會文章的內容,去理解人物的形象。例如:預習后讓每一位學生談自己的感悟。如在分析孔乙己的形象時,讓學生分別找出孔乙己的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的相關句子,并說說自己心中的孔乙己,教師不能直接給學生現成的答案。
“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當代語文教育家劉國正先生曾說“語文活動不能理解為可以與學生的生活相隔離。教室的四壁不應成為水泥的隔離層,應是多孔的海綿,透過多種孔道使教學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通。”語文教學要與生活相聯系,要從教室的小課堂走向生活的大課堂。在進行探究性教學活動時,如能設置密切聯系生活的問題,勢必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如一位教師在教授劉征的《莊周買水》這一針砭時弊的雜文時,讓學生就“你身邊有哪些倒買倒賣的行為?”這一問題進行探究,學生對這樣的現象并不陌生,“學校外面的包子5角錢,學校小賣部的包子卻要7角錢”,很多同學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說到動情處還義憤填膺,“08年雪災時,平時兩毛五的蠟燭買到了10元一支”,聯系生活中這些學生常見的現象,既能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又能讓他們深入理解文章諷刺的商品流通領域以權謀私、哄抬物價、憑空暴富的丑惡現象,還能培養學生思考生活的能力。
“將課堂還給學生”是新課程提出的目標。教師準備的多媒體課件完成刑場之后得及時隱退,學生預習情況的展示不是教師準備的課件能引導的,只有展示才能有此效能。為了有效實施“先學后教”的教學原則,我會充分利用電子展臺,讓每個學習小組的代表上臺展示他們的預習情況。在電子白板上,每組的代表均展臺其預習情況,各組展示完畢后老師將其內容縮小,然后依次排列。在預習展示環節中,同學們為了能觸摸現代化教學設備而興奮,都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主動展示自己與教材對話的情況,主動與老師和同學們交流。他們把自己與教材對話的結果和運用手機下載網絡資源進行整合,最大限度的優化了他們的預習成果,在操作展臺和講解中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