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燕
(中山市啟航技工學校 廣東中山 528455)
加強學前教育管理,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發展
黃小燕
(中山市啟航技工學校 廣東中山 528455)
學前教育作為幼兒接受教育的最初級階段,良好的學前教育將有利于學生思想啟蒙,使得學生在進入小學之后更加容易接受愈發深入的知識教育。因此,在學前教育管理的過程中,需盡量避免在學前幼兒時期就灌輸了小學知識的內容,否之將影響到學生進入小學后的學習積極性。下面就對加強學前教育管理的措施進行了闡述,希望對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學前教育 幼兒教育事業 管理
1.加強教師觀察能力的培養
教師需要對幼兒有良好的觀察和判斷能力,這也是科學合理設計幼兒教學和課程的重點。在觀察的時候,幼兒教師既要重視理論知識的掌握,又要重視實踐訓練中的觀察經驗。在觀察幼兒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對待幼兒要細心,并且有恒心做好觀察。因此,對幼兒的良好觀察能力,是提高幼兒教師業務能力的體現,也體現出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師的視線和反應是衡量教師對學生的了解認識的依據。[1]
2.提升幼兒教師談話的能力
幼兒交談,是師生間的重要交流方式,這種語言上的溝通能夠使教師了解幼兒,引導幼兒學習和提高智力。教師在談話方面應側重技巧,不可太過嚴厲對待幼兒,要了解幼兒的需求。選擇平等交流的方式,理解和尊重幼兒的需求。
3.提升幼兒教師課程設計能力
在目前的一些學前教育課程方面,很多課程在設計上都適合普通的幼兒學習,而教師不僅要按照課程安排教學,而且應重視如何根據幼兒的自身特點而創造性地為其提供個性化的課程設計。從課程上的“教什么”向實際課堂上的“怎么教”和“如何教”轉變。
幼兒課程質量提升對學前教育質量十分重要,我們需調整學前教育的科學課程結構,確定合理、科學的學前課程,且要保證學前課程不是定向化的,避免出現小學化和作業化。目前,有一些學前班以及幼兒園,在學前教育的課程上,逐漸呈現出標榜小學化的傾向,或者利用更多的家庭作業不斷地實行知識化的傾向。這種教育教學模式非常不可取,這樣做的后果,就是使得學前教育的課程變得更加不協調,不能和幼兒的天性相結合,在促進幼兒智力和興趣發展方面,有一定的阻礙性。我們知道,學前教育課程應和幼兒的生活和教育相結合,在自然行動中逐漸起到對幼兒的良好作用,使幼兒在學前教育中變得更加活潑、熱愛學習。[2]
因此,學前教育的課程質量應朝向生活化和游戲化的傾向發展,讓幼兒的好玩天性隨著學前教育不斷增強,發展幼兒的智力,引導幼兒在行動中不斷學習和發展。在課程的質量上,應不斷提高實際引導作用,使課程更加貼近、適應幼兒的天性,符合幼兒自身的需要。在學前課程的質量上,也就是讓幼兒做事,讓幼兒做一些富有挑戰性的事情,接受一些力所能及的、可以感受到很大樂趣的事情,重在參與,鍛煉幼兒的思考能力,培養幼兒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等能力。
我國有關幼兒園的教育發展綱要,對家庭教育非常重視,規定了幼兒園應加強和家庭社區的聯系,使之能夠良好地利用各種資源,讓幼兒的學前教育質量得到綜合性的提高。家庭教育應和幼兒園共同將幼兒的學前教育發展提高上去,兩者應密切合作,相互促進和影響。由于家庭教育是幼兒第一個關系最近的教育場所,同時也是幼兒在學前教育成長中的最重要的教育之一,其家庭教育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學前教育事業的好壞。
因此,應重視學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保證家庭教育的高效開發和利用。幼兒教師應善于和家長聯系,加強和幼兒家長的溝通,及時向家長反饋幼兒在學校的表現,而家長也要向教師說明幼兒在家庭中的表現,使得教師和家長及時地了解幼兒特點,采取有效的方法,促進幼兒的學前教育質量提高。教師應詳細了解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可以將幼兒園的科學學前教育理念向家長宣傳,使得家長理解學校,理解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教學手段。
這樣,教師和家長一道,采取有效的措施,共同提高幼兒的學前教育質量,幫助幼兒開發大腦智力,同時對幼兒的興趣愛好進行促進和引導,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
教師應積極地挖掘家庭教育資源,將家庭教育資源的合理方法應用到學前教育上來,使得家庭教育能夠科學地培養幼兒的好奇心理和觀察探索能力,促進幼兒科學意識的提高。
1.幼兒教師應在課程教學前做好相關準備,保證教學的質量,了解幼兒的特點,根據幼兒的特性選擇有利于其發展的課程,然后按照學前課程的標準知識進行分析,然后選擇適合學生的有關知識和內容,運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教給幼兒。教師在教學前,應仔細鉆研教學的大綱,選擇利于學生掌握的知識,并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根據幼兒的不同學習程度,深入淺出地進行教學活動。
2.在課程評價上,應注重對教師的課程評價,尤其是對教學態度和教學目的的評價,重視對教師的教學效果評價。具體來說,對幼兒教師的教學態度評價主要在于評價教師有沒有充分備課,在課程的講解上是否認真。其次,在學前教育以及課程的改革中有沒有自己的創新教學方法,有沒有個性化地指導學生學習,教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3]
3.對于學前教育的課后評價主要是,對教師教學的內容進行評價,看其講解是不是生動有趣,有沒有引起學生的思考和啟發。然后在課后評價中,重視學生對不懂的問題的反饋情況,對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評價。
總而言之,在日后學前教育發展需關注學前教育資源配置總量,提升學前教育質量,在調查與科學論證的基礎上修改辦園質量評價的標準,并建立辦園質量的監督管控長效機制。為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幼兒園師資隊伍,應從數量上補足配齊師資,關注農村幼兒的教師發展,逐步實現幼兒教師的同工同酬,進而促使幼兒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1]龐麗娟. 中國學前教育發展報告[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國務院. 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2010.
[3]楊莉君. 曹莉. 中部地區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1(6):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