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麗
(安徽中澳科技職業學院 安徽合肥 230031)
“互聯網+”時代外貿企業轉型路徑探析
劉 麗
(安徽中澳科技職業學院 安徽合肥 230031)
先進的社會生產力總是推動社會生產發展,在當今的社會形勢下,互聯網已然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和主要載體,“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改變了傳統外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環境。本文將討論電子商務對中國外貿企業帶來的機遇與面臨的挑戰,并提出轉型思路。
“互聯網+” 外貿企業 轉型路徑
“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也就是說,“互聯網+”對于傳統企業來說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生態發展格局。
中國對外貿易在高速發展了30多年以后,在日益激烈國際貿易競爭中,傳統外貿企業逐漸暴露出各種問題。比如,國內進出口企業普遍存在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等問題,以低廉的勞動力同其他國家企業競爭,而且國內同行業之間也缺乏合理競爭,利潤點被壓得很低,很多粗加工企業的整體利潤還不到3%。這種模式在短期內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隨著國內各方面資源價格的上漲,國內出口產品與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優勢已經不大。素有中國外貿“晴雨表”與“風向標”的廣交會不久前剛剛落幕,今年呈現出的最大特點是不少中小型出口企業已經主動尋求轉型升級,說明國內進出口企業已經意識到了危機。
目前,傳統中小型的外貿企業普遍存在生存困難。面對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增加、原材料價格上漲和東南亞市場的競爭壓力以及外需的不足,我們的傳統外貿企業在各種成本提高的同時,訂單的價格卻在降低,訂單的數量在縮水,訂單的質量在衰退。同時,國外客戶也面臨巨大沖擊,他們只好通過打壓中國供貨商的價格來維持自己的微薄利潤。傳統外貿一直處在惡性競爭的環境下,很多企業訂單數量不穩定,訂單無利潤。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全球的廣泛應用,電子商務如火如荼地進行,并逐漸占據主要商業市場,電子商務是在傳統貿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同樣有著傳統商務活動所具有的一些基本要素,但是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時空的概念、市場的性質、消費者的觀念和行為都發生了改變,市場隨之產生了新的需求,從而使得外貿企業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電子商務不斷促使企業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勢和行為方式,鼓勵大膽創新,從更深層次把握顧客需求、把握瞬息萬變的市場,使創新逐漸成為眾多外貿企業的生命力源泉。在“互聯網+”形勢下,對外貿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關鍵在于如何利用電子商務和企業自身的優勢走出一條“設計開發+電子商務+定制化服務”的精專道路。
在萬物互聯的激烈商業競爭環境中,中小企業只有通過創新產品、轉型升級,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才能長久發展。從另一層面來說,國際經濟低迷促使企業升級,這對于中國貿易結構來說是一個好消息。當前對大部分出口型中小企業來說,首要任務應該是找準定位,以務實的心態來求發展。可以采取橫向聯合的方式,改變小、低、散的現狀,形成產業集群和行業集群,龍頭企業可以憑借自身的優勢來整合行業。在具備了抗風險能力后,中小企業可以進一步在聯合的基礎上走向升級,打造自己的品牌。企業如果不能以產品的質量來推銷自己的品牌,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企業是沒有任何競爭力的,因此,關于轉型升級還需從自身因素和國際環境因素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團隊建設的轉型升級
企業的成功,在于團隊。企業中層在整個企業中承擔著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業。在傳遞公司的文化、理念和決策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層團隊的強弱直接決定公司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重點理清公司的業務線、產品線,內部崗位既要有專能,又要有崗位交叉,建立合理的考核和分配機制,團隊模式不僅能迅速發揮規模效益,而且能迅速復制。外貿企業的團隊建設更是尤為重要,每一筆外貿業務的進行需要每一個團體和部門的相互配合, 從產品設計開發、品牌營銷推廣、聯系客戶、報價、打樣、接單、安排生產、QC驗貨、安排訂艙出運到財務結匯。各個流程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每個環節都絲絲相扣,緊密聯系。所以我們特別重視和看重每個團隊的開拓能力和奉獻精神。每個員工的工作性質不同,但是每個人都是這個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團隊精神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證和支撐。開拓創新是一個恒久不變的話題,沒有開拓就沒有進步,沒有創新就沒有出路。面對這個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對這個慘烈的外貿外部環境。每個公司需要開拓創新積極面對。要想成功需要走在同行業的前面,需要不斷的開發新設計、新產品和新材料。需要第一時間發現市場需求,甚至去引領市場的需求和發展。沒有開拓創新的勇氣和精神是無法在今天的市場上立足和發展的。
2.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在國內發展已有十幾個年頭,作為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商務平臺能夠讓制造商更快速地了解國際市場的最新動態以及當地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習慣。需要我們不斷思考電子商務和創新電子商務平臺。如何加強電子商務企業與注冊企業的溝通和交流。現在的電子商務企業都是平臺建立以后,讓企業交錢進駐平臺,這樣就完成了合作。但是,企業進駐以后如何有效獲得好的詢盤?如何有效尋找買家?如何有效推廣?電子商務的應用不應當是簡單平臺的轉交,更應當是經營理念和意識的改變。
3.正確分析形勢,加快轉型升級
企業首先應認清形勢,正確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和自身企業的情況,做出基本的判斷。美國市場總體比較穩定,南美市場處于成長階段,歐洲市場正在回暖,東亞市場保持平和。外貿企業要有正確的分析判斷,積極應對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價格上升的壓力,合理判斷匯率走向,穩定和拓展出口市場,同時要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實施產業轉移,加快轉型升級,在控制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上下功夫。
4.“逃離”歐美,“貼近”新興市場
據分析人士解析,歐洲經濟陰霾難見晴朗,美國經濟復蘇緩慢,日本經濟長期低迷,都加大了中國出口的壓力。近年來,新興市場逐步成為拉動中國外貿的新增長點。積極開拓新興發展中國家市場成為我國外貿在國際市場布局上的新舉措,因此,“逃離”競爭激烈的歐美市場,“貼近”新興市場將成為外貿企業的新選擇。
1.轉變思想認識
外貿企業應加快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強化信息意識,充分認識到電子商務在網絡經濟時代的重要性。不能繼續片面地去理解電子商務的作用,不能夠停留在電子商務應用的初級階段裹足不前,要在思想上重視電子商務發展,要從本質上了解電子商務價值,要認識到電子商務帶給企業的進步將是一種革命性的變化。
2.大力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
積極推進標準化規范化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共享的信息化電子商務平臺以求低成本、高效率地解決中小外貿企業信息化的交流問題。注重企業信息化與企業業務的有機融合,建立核心業務應用信息系統和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加強企業信息資源的協調和利用,改變落后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大力推進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3.加快企業組織機構變化
改變傳統的企業組織機構形態,在各組織成員之間建立起密集的多邊聯系,形成交互、動態的合作機制,使企業能夠快速地對外來信息做出反應,最終建立虛擬化、扁平化、柔性化、網絡化、無邊界化、多元化的,以知識創新為基礎,注重溝通和靈活調適的新型企業組織機構,以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
4.提高現有網絡資源利用率,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信息產業的資源有限,現行的行業分割造成了信息產業整體管理混亂,資源緊缺與重復建設所帶來的資源閑置并存,極大限制了資源的有效利用。同時,雖然我國擁有的通訊設備總量和增長率居于世界前列,但國內網絡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滯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和廣度,改變網絡通訊方面的落后面貌迫在眉睫。
5.重視電子商務人才培養
從整個社會看,電子商務是一個社會系統,社會系統的中心就是在其中活動的人。從行業的角度看,商務系統實際上是由圍繞商品交易的各方面代表和各方面利益的人所組成的關系網。從電子商務本身看,雖然充分強調互聯網技術對交易活動的促進作用,但歸根結底起關鍵作用的因素是人。所以,必須重視人的行為因素在電子商務中的決定性作用。中國能否培養出大批的電子商務人才是影響中國發展電子商務的最關鍵因素。
[1]道格拉斯·霍夫曼K.、貝特森 約翰·E. G.:《服務營銷精要概念、戰略和案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2]彭新敏、吳曉波、吳東.基于二次創新動態過程的企業網絡與組織學習平衡模式演化——海天1971-2010年縱向案例研究.管理世界. 2011年第4期
[3]張錦源.國際貿易實務詳論(修訂11版.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劉麗 女,1980年6月,安徽省來安縣人。安徽中澳科技職業學院講師、國際商務師,項目名稱:后“雙證制”背景下高職院校外貿崗位技能培養模式創新研究,項目類別:2015年安徽省教育廳省級質量工程教學研究一般項目。項目編號:2015jyxm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