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君
(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吉首 416000)
勞務經濟與湘西州職業教育互動研究
張正君
(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吉首 416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民族地區的職業教育與勞務經濟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密切,二者之間既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近些年來,湘西州的職業教育與勞務經濟密切配合,在發展的進程中得到一些優秀的發展成果,但是在發展的進程中職業教育與勞務經濟在互動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鑒于此,當前探討勞務經濟與湘西州的職業教育已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分析了職業教育與湘西勞務經濟的互動關系,并對湘西地區勞務經濟與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以及有效策略進行了重點闡述。
勞務經濟 湘西 職業教育 問題 策略
從整體上看,職業教育與勞務經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二者之間的互動是依靠培養勞動生產力來完成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教育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要想有效的發展湘西州的職業教育,就應該從職業教育與勞務經濟的互動關系中出發,立足于當前湘西地區的區域經濟,不斷引進先進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切實解決職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探索一條適合湘西民族特色的職業教育道路提供有益的借鑒。[1]
1.勞務經濟的發展為職業教育提供了發展的基礎
研究調查顯示,湘西地區勞務經濟的發展,能夠為該地區的職業教育提供發展基礎,可以說職業教育發展的直接來源就是經濟的發展。湘西州經濟的發展,必然需要人才的支持,職業教育因此也就得到了重視。湘西地區勞務經濟的發展速度、發展規模以及發展趨勢,都將對湘西州的職業教育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無論是專業的設置,還是人才培養的目標都會受到勞務經濟的影響。新形勢下,湘西地區的教育領導者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職業教育與湘西勞務經濟的互動關系,促使二者協調發展。[2]
2.職業教育的發展能夠帶動勞務經濟發展
從湘西州當前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們可以看到湘西地區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以及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湘西州的發展離不開大量人才的支持,尤其是高技能的人才。然而,現實的實際情況表明,湘西州的勞動力普遍存在著文化素質低的現狀,因而,湘西地區勞務經濟的發展,還需要職業教育的支撐,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擴大職業教育的規模,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有助于將湘西州的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力資源,進而為促進湘西地區的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湘西州的職業教育大約起步于1983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不斷變遷,湘西州的職業教育歷經了波折。由于勞務經濟水平的限制,湘西州的職業教育在發展的進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像職業教育辦學特色不明顯、教育體系不完善等現實性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將直接制約著湘西州職業教育的長遠發展,以下是湘西地區勞務經濟與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
1.經濟發展水平低
湘西州是湖南省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從遠古以來,湘西州在湘西地區的地位就十分重要,是湖南的咽喉之地。湘西的歷史悠久,民俗風情濃厚,此處也有很多的景觀特色。隨著西部大開發計劃的推行,湘西州列入了發展行列,西部計劃的推行,使得湘西地區的勞務經濟獲得或多或少的發展,湘西地區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現實的實際情況表明,湘西依然是湖南省的落后地區,經濟增長速度緩慢,年生產總值依然落后于其他地區。
2.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不明顯
從整體上看,湘西州的職業教育存在著辦學特色不明顯,專業設置與經濟發展不協調的現狀,湘西州的職業院校大多是由地方上進行承辦,地域色彩濃厚。而且研究現狀表明,湘西地區職業院校的規模都比較小,辦學形式單一,不符合當下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實際需求。湘西州的職業院校數量大致有20多所,其中涉及的專業多種多樣,有會計電算化、服裝設計、計算機應用以及酒店管理等等。湘西職業院校在選擇學校時,往往容易受市場的影響,經常是隨波逐流,什么專業熱門,就一窩蜂的開始設置專業,很少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從這些職校的規模上看,無論是民辦的,還是私立的,他們的設備都比較落后,很多時候難以滿足教學的實際需要,另外,這些職業院校的規模都比較小,也比較孤立,很多專業都存在重復建設,如若這些現狀不能夠得到及時的改變,那么湘西州的經濟將難以得到可持續的發展。[3]
3.教育體系不完善
當前,湘西州的職業教育存在著教育規模與經濟發展不協調的現狀,這一現狀的存在將從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湘西州教育的發展。相關的研究人員表示,湘西州的職業教育普遍有著教育體系不完善的現狀,布局不合理,教學質量低的問題。2014年的統計數據表示,湘西州的職業院校有20所,其中高職院校的數量為1所,其他的都是中職院校,再加上湘西地區的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之間的銜接度不夠,常常各自為政,這一現象的存在使得職業院校的教育質量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盡管湘西州中職院校的數量多,但是辦學規模小,教學質量不高,對社會的影響也都比較小,很難滿足湘西地區勞務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師資力量有待提高
當前,湘西州中職業教育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也都不高,職業院校中依然存在著教師學歷結構以及職稱結構不合理的現狀,在職業院校辦學的過程中,院校的領導也都不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存在教師流失現象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將制約著湘西州職業教育的有效開展。湘西州高職院校的數量少,大部分都是中職院校,中職院校中普遍存在著師資力量不足的現狀,很多老師的學歷都比較低,整體素質也都不高,這些現狀應該引起湘西州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類的高等院校,從整體上看,職業教育的時代性強,知識更新的快,然而湘西州勞務經濟發展的速度慢,對職業教育投入的經費不足,以致于湘西州職業教育的質量難以與其他發達地區教育的質量相比,職業教育發展不起來,湘西地區的經濟也會受到影響。
湘西州的職業教育在當前面臨著許多現實性困境,為了促進湘西地區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湘西地區的教育工作者應增強全面職教的意識,不斷完善政策保障,堅持政府主導,面向市場開設專業,加強校企合作的力度。以下是湘西州勞務經濟與湘西職業教育互動的有效策略:
1.大力發展湘西經濟
經濟的發展程度將直接影響著教育質量的提升,鑒于此,湘西州應大力發展區域經濟,構建適合區域發展特點的經濟模式,帶動當地的就業,為提升湘西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奠定基礎。經濟發展了,教育的發展便有了物質保障,職業教育的質量也才會得到保障。
2.優化專業設置,凸顯辦學特色
湘西州的職業教育在當前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為了促使湘西職業教育的高效發展,當地的教育部門應積極調控職業教育的布局,結合當地的辦學特色,不斷優化職業院校的專業。此外,湘西州在發展教育的同時,還應協調好企業、學校以及政府之間的關系,利用湘西地區特有的旅游產業來發展、壯大湘西地區的勞務經濟。湘西地區的教育領導部門應學會調控職業教育的辦學模式與專業設置,提升職業教育的質量,做好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銜接,進而為保證職業院校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鑒。
3.不斷完善職業教育的體系
職業教育在當前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了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的質量,職業院校在辦學過程中還應當積極爭取國家、政府以及相關教育部門的支持,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進而為提升湘西地區職業教育的質量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相關的教育領導部門還應積極鼓勵湘西地區的企業與職業院校進行合作,開啟校企合作辦學的模式,在強化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此外,職業院校還應構建符合湘西區域特色的職業教育體系,高度重視學歷水平的教育,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非學歷職業技能的培訓,優化職業教育結構,實現勞務經濟與湘西職業教育的良好互動。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
近些年來,湘西地區的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需要的人才越來越多,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隨著信息技術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湘西地區職業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問題也在不斷增多,對于職業院校而言,他們需要的更多是技能型以及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因而,高職院校在人才的選聘上應從此項要求出發,不斷強化職業院校教師的師資力量。湘西州勞務經濟的發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養又離不開教育,湘西州應從當前的發展現狀出發,不斷優化職業院校的師資力量,在此進程中還應建立與之相配套的政策體系與激勵機制,提高職業院校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職業院校還應建立相應的師資培訓基地,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培養雙師型與復合型的教師隊伍。湘西地區勞務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職業教育的支持,在師資培訓上,職業院校應擴展教師的來源,不斷優化教師隊伍。隨著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湘西地區對職業教育的關注也越來越多,作為職業院校的老師,老師必須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與此同時還要求職業院校的老師不斷強化教學實踐能力以及應用現代技術的能力。
總而言之,湘西地區有著獨特的區域特色、民族風情以及經濟發展格局,如若在發展的過程中進行合理的規劃,在結合區域經濟的基礎上發展職業教育,那么湘西地區的職業教育一定會走出一條獨具魅力的職業發展道路。盡管近些年來,湘西地區的勞務經濟與職業教育進行了良好的互動,但是在發展的進程中依然不可避免還會存在一些問題,針對這類型問題,我們應進行不懈的探索與實踐。
[1]彭琰.《少數民族地區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研究--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為例》.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3-50
[2]王海花.《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研究--以湖南省為例》.湖南師范大學,2013-02-13
[3]鄧平.《區域經濟視角下湘西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研究》.文教資料,2015-06-25
張正君,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教師,1973年出生,湖南瀘溪人,碩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郵編:4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