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梅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認知與實踐
唐紅梅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
在新課標浪潮的沖擊下,初中物理教學理念必須與時俱進,在物理課堂上引入生活元素,增強物理的接受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和教學質量。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學習興趣
將學生的生活經驗跟物理知識相結合,能幫助學生將物理知識在生活中得到升華,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對物理教師今后的教學內容有重要作用。
1.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促進學生不斷追求物理知識高峰的動力保障。初中課堂中引入生活化的物理資源,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便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去探究物理中的“新大陸”,將求知欲轉變成追尋物理知識高峰的不竭動力,進而完成物理知識的內化吸收。
2.增強物理的可接受性
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物理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將枯燥無味的物理知識轉變成豐富多彩的生活化知識。提高了物理的可接受性,對于學生的掌握也變得更加容易。把抽象化的物理知識變成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內容,減少了學生的理解時間,提高了教學質量。
3.以學生為本的物理體系
物理教學生活化跟物理教學的目標并不違背,都是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物理教學生活化可以讓學生將生活經驗運用于學習物理知識中,培養學生物理生活一體化的思想,對于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物理體系有促進作用。
1.實現教學課堂的生活化
課堂是教授知識的重要場所。所以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必須做好物理課堂生活化的課前準備工作,以便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內部潛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到生活化的物理課堂研究中,實現物理課堂生活化需從兩個方面著手:
(1)課堂導入工作。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投入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優化課堂導入環節,把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內容與物理知識相結合,提高物理知識的可接受性,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首先,物理知識學科的嚴謹性與周密性就決定了物理相關理論的枯燥與復雜。基于此,物理教師應當將生活中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入課堂教學,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教師講解的物理知識。
例如,物理教師在教學“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時,可以舉一個生活中學生隨處可見的事情:當你用手去打別的學生的時候,你的手也會感到疼痛。就能體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當物理教師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生活實例引入課堂時,能夠成功地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的注意力聚焦在物理課堂上,專心致志地聽物理教師的講解。
(2)物理生活化的教學過程對于學生掌握知識是至關重要的。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點,物理教師必須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化的情境,引導學生將生活經驗導入理解物理知識的學習模式中。例如,在教學“慣性”這一章節內容時,物理教師可以舉一個生活中的實例幫助學生將慣性定義形象化。如,當坐公交車的時候,司機一剎車,乘客的身體就會向前傾。
2.實現物理實驗的生活化
物理實驗是幫助學生強化理解物理知識的關鍵環節。要實現物理實驗的生活化,物理教師必須在物理實踐活動中加入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物理實驗,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的內容時,物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操場,讓學生分工合作,一部分跑步,另一部分記錄,幫助學生加深對測量知識的理解,這種勞逸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增強了物理知識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效。又如,在做關于“重力加速度”這章節相關實驗的時候,物理教師可以給學生兩個體積一樣大但重量不一樣的物體,把它們都從5米的高空扔下,讓學生觀察兩個物體都是怎樣的落地方式,通過這個實驗學生可以直觀地理解落地時間跟物體的重量沒有關系,但是跟加速度有關系。這樣可以讓學生把物理知識在生活中得到升華。
3.實現物理作業生活化
物理作業是幫助學生強化鞏固物理知識的重要環節,因此,物理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不要局限于教材上的例題和練習冊上的相關題型,應當為學生準備生活化的物理作業。
例如,物理教師在教學“光的折射”這一章節內容時,可以給學生留下一個課下作業,讓學生去完成一個物理實驗,讓他們在家里準備一杯水和一根筷子,然后將筷子放入裝滿水的杯子中,從杯子側面可以看到筷子“折了”。通過在生活中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幫助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折射的相關知識,對于教師接下來的教學內容有重大意義。
總之,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斷加深,初中物理知識必須要跟緊時代的步伐,從實際出發,幫助學生將生活經驗和物理知識相結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物理素養。
[1]景小芬.基于讓生活物理全程化的構想[J].數理化學習,2012(9).
[2]李強.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現代教育科學,2012(1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