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睿
(陜西省長武縣彭公中學)
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李欣睿
(陜西省長武縣彭公中學)
從四個角度出發,探討了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希望能為廣大初中語文教育者提供幫助。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德育
文字是人們思想情感宣泄的途徑,在《背影》一文中,朱自清用父親并不高大的身影感動了所有人。在落實此文教學時,教育者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小事入手,在生活的點滴中發現父母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再比如,講解《岳陽樓記》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充分感悟到洞庭湖的美麗,還要讓學生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樣的名句產生更深刻的認識。
文學作品不僅是作者所見、所聞在文字上的體現,更是情感對人心的觸動,而這個觸動的產生必然具備一定的背景條件。例如,在講解《醉翁亭記》時,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中國的酒文化,了解作者放蕩不羈的原因,了解歐陽修苦中作樂、沉溺飲酒實為其對北宋王朝政治不滿卻又無可奈何的悲憤:奸邪當道,有志之士紛紛在政治上墜馬,國家積弊不能消除,衰亡景象愈演愈烈。只有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歐陽修創作《醉翁亭記》的背景之后,才能使他們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心情,更好地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繼而在頭腦中形成文學意境,并最終將作者的情懷升華為自身的閱讀情感。
課外閱讀是拓寬學生眼界,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教育者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明確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強化課外閱讀指導。毋庸置疑,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與閱讀量成正比,打開書本就猶如打開了知識的寶庫。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從書中汲取先輩們的心血結晶,充實自身的情感知識,發展自身的愛好、才能。基于此,教育者應該有意識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教授學生必要的閱讀技巧,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并能夠定期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評價,相信對于提高學生的品格素養也會產生非常大的作用。
語文教育最核心的部分應該是閱讀和寫作,學生受自身條件的限制,經驗和知識明顯不足,在閱讀文章的時候,認知上所產生的結果也不盡相同,有時甚至會產生截然相反的情感。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使之能夠更全面地感受文中所蘊含的思想,并嘗試用語言將真善美的情感用科學的手段和表達技巧書寫出來,并最終指導自身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衡玉俠.淺談初中語文教學如何進行德育滲透[J].承德職業學院學報,2007(03).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