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市上虞區崧廈鎮中心小學(312365) 金曉輝
?
四式打好體育課技術教學的“組合拳”
浙江紹興市上虞區崧廈鎮中心小學(312365)金曉輝
技術教學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通過有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學習和掌握體育技術。因此,體育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對學習運動技術的興趣,以便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增強學生的鍛煉意識,為學生日后掌握更專業的運動技術奠定基礎。如何使體育課堂能吸引學生興趣,我通過實踐得出了一套四式的“組合拳”。
四式體育課技術教學組合拳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體育課程觀、教師教學觀和學生需求觀都隨之發生了改變,新課程標準要求強化學生的運動體驗,注重學生的能力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
那么,在當前的教學背景下,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正確把握技術教學的“度”,如何改進現有傳統技術教學的“法”,如何實現學生主體技術教學的“式”,是我們新一代體育教師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也是體育教師教學上的導航,更是貫徹落實新課標新理念的基礎。
學習和掌握體育技術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僅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如語言法、直觀法、練習法、完整法和分解法等是不能有效落實技術教學的。因此,我通過日常教學積累的幾個典型案例進行論述,總結出一套“四式”打好體育課技術教學的“組合拳”,力求體育課堂更具實效性。
第一式:隔山打牛——游戲教學法,引人入勝
游戲教學法是將傳統體育技能的練習手段進行游戲化,把教學內容滲透到游戲中,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目標。
【案例1】“門式籃球”教學片斷
在籃球傳球技術教學中,為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讓單調枯燥的技術練習變得生動有趣,我采用了“門式籃球”比賽的游戲方法,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隊,通過傳球進行簡易籃球賽,學生互相配合、斗智斗勇,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促進了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更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本案例打破了傳統籃球技術傳授“我教你練”的教學方法,改變了教師單純灌輸、學生機械練習的教學模式,給學生自主發揮、獨立創新的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取得較好的課堂學習效果。游戲化教學以活潑、自由、愉快為主調,主張嚴謹的課堂紀律與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相結合,強調練習的多元生成與信息的多向交流,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教師的適時點撥,充分體現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機,從而有效落實技術教學措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二式:借力打力——聯系生活法,融會貫通
聯系生活法是將單一動作的練習手段與日常生活趣事相結合,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點燃學生的練習興趣。
【案例2】“彈鋼琴”教學片斷
在低年級單雙腳跳的教學中,為加強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教師創設了“彈鋼琴”的教學情境,將單雙跳練習演變成鋼琴演奏,讓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下,在“琴鍵”上進行“演奏”,完成單雙腳跳的練習。同時,教師通過改變音樂節奏來變換跳躍的頻率和強度,還可利用琴鍵的長短,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
本案例抓住了學生體育學習與鍛煉的心理傾向,利用興趣是激發學生內心參與熱情的特征,積極挖掘教學內容的潛在功能,有效聯系音樂課堂“彈琴”知識,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有興趣練習,體驗成功的快樂,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技術。教師運用聯系生活法,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知識相結合,努力創設有利于完成教學目標的生活實際場景,給學生自由發揮和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在玩樂中練習,從而將“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使課堂實效性得以進一步提高。
第三式:移花接木——活用教具法,恰到好處
活用教具法是巧妙利用自制教具代替教學內容所需器材,便于學生操作實踐和教師講解分析,使教具的功能實現最大化。
【案例3】“興頂球”教學片斷
在“頭頂球”的教學中,教師可運用足球的功能,以足球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在熱身環節,學生利用身體各部位墊球,充分活動了各個關節;基本部分,學生完成頭頂球的教學練習,效果佳;游戲進行時,學生兩人一組進行夾球接力比賽,提升團隊合作意識;放松環節,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射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本案例無論是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還是在學習方式的運用上,都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教師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引入第一課時教學,打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聚焦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反復練習機會,并很好地解決了學生初學時怕頭頂球的教學難題。活用教具法借用教具本身具有的直觀吸引力,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增強學生投入練習的信心,解決一些教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消除練習過程中的恐懼及排斥心理,幫助學生從易到難地掌握相關技術動作,從而有效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
第四式:斗轉星移——任務驅動法,精確制導
任務驅動法是將教學過程中需要落實的幾個重點環節轉變成一個個小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的形式進行學習。
【案例4】“彎道跑”教學片斷
在彎道跑技術教學中,我為了讓學生區別直道跑和彎道跑給身體帶來的不同感受,共設計了三張任務單。嘗試練習時,任務單的內容是直道進彎道時,身體重心向( )傾斜,彎道進直道時,身體重心向( )傾斜;再次練習時,任務單的內容是直道跑左右臂擺臂幅度一樣大,彎道跑左臂擺臂幅度( ),右臂擺臂幅度( );提高練習時,任務單的內容是直道跑左右腳前腳掌著地,彎道跑左腳腳掌( )側著地,右腳腳掌( )側著地。
本案例充分利用任務單的驅動作用,任務單內容從易到難,遞進式完成了整個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地落實了技術分層練習,順利解決了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并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克服了教材本身單調枯燥的難題,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時,我將學生的學習生活與“任務”或“問題”進行有機結合,將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轉變為解決問題的新型教學,不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而且有利于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學能力、合作能力與實踐能力。
“隔山打牛”“借力打力”“移花接木”“斗轉星移”是我在日常體育課技術教學這中研習出的四式“組合拳”,分別對應游戲教學法、聯系生活法、活用教具法、任務驅動法。它們大大激發了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濃厚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運動能力,增強了學生的鍛煉意識,為學生日后掌握更專業的運動技術奠定了基礎,也為學生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學會終生鍛煉作了有益嘗試。
運動技術是人類知識的一種特殊形態,離開了技術教學,體育課也就失去了其作為學科存在的意義。在新課標指引下,體育教師用新的理念去正確理解運動技術教學觀念,用新的視角去探索研究運動技術教學策略,任重而道遠。
[1]曲水.體育技術教學的兩種基本程序[J].學校體育,1985 (3).
[2]梁滿.游戲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3(22).
[3]何月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意義[J].當代體育科技,2015(21).
[4]錢勇.三輪驅動,六步推進——利用任務驅動法促進體育有效研修活動[J].體育教學,2012(2).
(責編韋迪)
G623.8
A
1007-9068(2016)24-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