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晶晶 張祝平
陸進詞淺析
○陶晶晶 張祝平
清初詞壇處于“中興”時期,許多詞人崛起,其時流派眾多,詞集多出。在浙江杭州,西陵詞派頗引人注目,其中的詞人陸進對于填詞有自己的看法,他的詞作也頗有特色,可以從他的詞作中,看出當時西陵詞派的總體創作傾向與審美,對于了解清初詞學的發展也極有價值。
陸進 清詞 創作主張 創作風格
清詞在詞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時期,眾多詞人匯集,聚為詞社,相互作詞唱和,當時有以杭州為中心的西陵詞人群體,他們的創作主要收錄于由陸進、俞士彪編輯的《西陵詞選》中,學者們的研究重點多放在西泠詞派整體的創作及成就上,或者著重對“西泠十子”等詞人進行研究,但是當時除“西泠十子”外,尚有其他詞人也進行了大量的創作,本文主要對《西陵詞選》的編者之一陸進的文學創作進行簡要分析。
陸進,字藎思,浙江余杭人。他約生于明末天啟五年(1625),官為溫州府學訓導,其文集名曰《巢青閣集》,共十卷,收錄其詩賦著作;詞集名為《付雪詞》,又另有一卷《悼亡詞》。除此之外陸進還與俞士彪編有《西陵詞選》,與佟世南合編有《東白堂詞選》等。由此可以看出,陸進對于各種文學體裁都有涉獵,尤其對詞的掌握最為純熟,他不僅自己創作了大量的詞,并且還編篡詞集,一方面展現了當時的文學審美傾向,另一方面表現了陸進自己身為選家的眼光。
陸進與當時的許多詞人往來甚密,經常置酒設宴,互相酬唱。與之友情甚篤者有俞士彪、沈遹聲、張祖望等人,其才學受到眾人稱贊,如王嗣槐在《巢青閣集序》中曰:“詩古風以漢魏為法,近體以初盛唐為宗,尤持嚴于‘雅俗’二字,繼‘西泠十子’起者,未能或之先也。”[1]他對于陸進的詩歌創作有很高的評價,認為他的詩歌僅在“西泠十子”之后。吳綺亦在《巢青閣集詩余序》中云:“而藎思猶以文豪,兼工樂府。或雨窗剪燭,或露陌停車;或夢醒西堂,飛錦豪于池草;或心懷南國,綰羅帶于松陵。莫不刻羽流商,含唐吐宋。寫墨苑之閑情,赴旗亭之麗節,曉風殘月□艷;或取之屯田,暝色高樓幽婉。”[2]皆對陸進的文學創作夸贊不已。
清初詞學的發展被后人稱為詞學的“中興”階段,當時形成了幾個不同的學派,秉持著不同的主張進行詞的創作,其中影響最大也最持久的當屬云間詞派。以陳子龍等人為代表的云間派推崇復古,認為應注重詞的婉約風格及其抒情功能,用詞來表達人們內心的細膩情感,因此云間派的詞作大多流麗婉轉,委婉含蓄。云間派的主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西泠派,毛先舒曾云:“十子皆出臥子先生之門。國初,西泠派即云間派也。”(《白榆集·小傳》)西泠派被視作云間派的旁支,以沈謙等“西泠十子”為代表的西陵詞人的創作風格與主張也與云間詞派一脈相承。陸進早先也受云間派的影響,但后期風格有所轉變,正如嚴迪昌先生在談及浙西詞派時提及的:“除浙西地區外,杭州的陸進、陸次云等也從沈謙一派詞風轉向‘浙西’。”[3]
陸進在《西陵詞選序》中云:“三百篇亡而后有騷賦,騷賦難以入樂,而后有古樂府;古樂府不諧俗,而后以唐絕句為樂府;絕句少宛轉,而后有詞。六代君臣,頌酒賡色,務標艷語,實為詞之鼻祖矣。故一字之工,令人色飛;一語之艷,令人魂絕。斯則詞之本體也。然予以為,詞者詩之余。詩之三言,夏侯湛始也;四言,韋孟風楚王戊始也;五言,蘇武、李陵始也;六言,始于谷永;七言,始于漢武帝柏梁臺詩。而其源發于三百篇,故詞之格,猶有古詩之遺焉。三百篇而下,漢、魏質勝于文,六代華浮于實,得二者之中,備風人之體,其唯唐乎?詞亦何獨不然。內有溫厚和平之旨,外為風華綺麗之章,豈徒以舞衣歌扇,稱艷一時哉?”[4]在這段文字中,陸進不僅將詩歌的發展脈絡梳理清楚,并說明了詞的來源。同時通過詩與詞的并列比較,言其“內有溫厚和平之旨,外為風華綺麗之章”,言明其體性。然而,陸進也未能擺脫“詞為小道”的窠臼,仍認為“詞者詩之余”,他對于詞之地位的認識仍然局限于前人觀點之中。
陸進在《東白堂詞選初集序》中曰:“夫詩之不得不變而為詞者,其勢也。……余故謂唐《花間》一選,則詞之發源也。宋之《草堂》《尊前》《絕妙》諸選則放而為江河也。”[5]他在創作上繼承了云間派的主張并加以發展,以“雅俗”二字作為標準,主張復古,學習漢魏及唐宋時期的審美傾向,認為《花間集》是詞的真正發源,作詞應學習花間詞的風格,以婉轉含蓄的語言表達心中的細膩情思,詞中意境多清幽明麗。然而到了后期,他的詞已經超于《花間》之上,并不僅局限于香艷題材,而是更多的向內心以及歷史等方面進行探索。
現存的陸進詞數量較多,這為我們更加深入的了解陸進的創作及其價值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素材。陸進的詞作所涉及到的題材十分豐富和全面,幾乎涵蓋了他的全部生活和情感。在現存的四百余首詞作中,占據主流的是一些抒發內心細膩情感的詞作,這些作品大多語言清麗、音節婉轉,意象清新,并且抒發的也多或關傷春怨別,或關男歡女愛;或是對時序變化、光陰流逝方面的敏銳思緒,或是周圍的景色引發了作者的感慨等,幾乎是生活中的人和事、物與景都可以引發作者的感慨與創作。如其《蝶戀花》:
春自優游人自擾。偷得工夫,雨后看山好。一縷紅霞林外裊。西施妝罷靈巖曉。 怪是今年晴暖少。魚國鷗天,側耳歌聲杳。拚著閑情花底笑。蘇臺又見青青草。[6]
時值春日,詞人也偷得工夫去欣賞這春日麗景。雨后青山格外清,紅霞斜照,還隱隱有歌聲傳來,青草叢生。詞人將自己輕松愉快的心情與明快清麗的景色描寫融合在一起,讓讀者一讀之便能體會到這美麗的景色與作者的心情。
再如其《桂枝香·立秋》:
登高作賦。忽木落驚秋,惹起愁緒。天末涼風乍動,美人何處。羅衣紈扇催時序,下庭階、紛紛白露。兩湖蓮韻,六橋柳色,倩誰為主。況此際、閑情無數。奈簫咽西樓,砧催南浦。門掩清宵,燈似和人相語。漏聲滴入芭蕉雨,便沉沉、不教天曙。怕他重見,寒生錦瑟,舊懷難訴。[6]
陸進的詞作不僅風格含蓄婉轉,并且在音節韻律方面也十分注意。根據《御定詞譜》一一對應可知,本詞為雙調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五仄韻,所押韻字分別為“賦”“緒”“處”“露”“主”“數”“浦”“語”“曙”“訴”,其無論平仄或押韻,無一不工,展示了他對于詞調的熟悉與掌握。
陸進詞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悼亡詞,基本皆為悼亡其妻子而作。除三卷《付雪詞》中有悼亡詞之外,他還另有一卷《悼亡詞》,據陸進在《悼亡詞》中的自序而言:“始室翁名門弱質,十五來歸,雞鳴戒旦,極倡隨之樂,僅及八載。遂賦悼亡,得七言近體三十律,五言排律四十韻,小詞二十闕,總曰《淚余集》,藏之篋中。后繼邵德性貞,閑人羨,郝家新婦。”如今《淚余集》已不可得。而《悼亡詞》卷首錢塘方孝標題詞曰:“辛酉季春相晤于西陵,握手,道故可為歡矣。而藎思常若有不豫者久之,袖出一帙,乃為其繼配邵夫人悼亡之詞也。”故可知其悼亡詞多為悼念其繼室邵夫人所著。
而在《悼亡詞》一卷中,陸進的悲傷之情更是傾瀉而出,讓人讀之無不動容。陸進曾自言道:“先君適秉鐸越州,而素性又不耐繁劇。茍非內助,將何所倚垂?今三十余年,上事舅姑,以及喪葬、婚嫁、戶役、□吊、米鹽、莞錀,無不任之。”[7]可見陸進對于這位邵夫人是十分認可且尊重的,故而他在《鳳銜杯》中寫道:
素車白馬風塵里。感尺素、遙來相慰、多少誄詞哀句投燕邸。看未罷、流清淚。 嘆人生,如夢耳。三十載、青燈相對。誰惜夜臺風雨增憔悴。望斷遙山翠。[6]
陸進與其元配成婚僅八載,元配便早逝,他為此寫下了《淚余集》悼念亡妻。而邵夫人與他相對三十載,感情更篤,因此邵夫人的病逝更加讓陸進無法釋懷。而回首這三十年來的點點滴滴,也只能是“嘆人生,如夢耳。”
觀其《醉鄉春》:
驀地一聲長嘆。酒醒夢回人遠。堪恨是,幾何時,兩度摧殘燕婉。 惆悵當年奉倩。淚灑西風孤雁。搴珠幔,覓香魂,廣寒又閉長生殿。[6]
自邵夫人逝后,多次入夢。然而酒醒來又是一切成空。想要尋覓到她的魂魄以解相思,然而廣寒宮閉,長生殿遠。廣寒宮與長生殿,嫦娥后羿,楊玉環唐玄宗,無不是人間男女癡情之典范,卻也只落得個生離死別,永不相見的悲慘結局。
《全清詞·順康卷》中介紹陸進約生于明末天啟年間,而其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尚在世。他經歷了明清易代時的戰爭與動亂,也目睹了當時許多的慘況。經歷過種種離亂,陸進厭惡戰火,渴望能夠為國效力,然而卻無能為力,其詞作中也表達了他的這種愿望。陸進在《摸魚兒·燕邸寄荊溪史云臣》一詞中寫道:
恨烽煙、頻年不斷,河山一望非舊。治安欲上長沙策,奏對又慚白首。嗟不偶。笑匹馬,短衣空向燕臺走。青氈在否。任袞袞諸公,廣文獨冷,吾自飲吾酒。 風塵內,落落問誰堪友。史魚真足攜手。此時還億同悲嘯,何必更尋屠狗。沉醉后。且詠爾、新詩感慨憑闌久。心期自有。待歸去扁舟,白云紅樹,相訪畫溪口。[6]
在這首詞中,陸進表達了對于戰爭的痛恨,連年征戰不休,江山已再不復舊時模樣。“治安欲上長沙策”指的是西漢賈誼向漢文帝所陳《治安策》,因賈誼在漢文帝時被謫為長沙王太傅,故后世也稱之為“賈長沙”。賈誼在《治安策》中從多個方面對于國家的現狀和存在的隱患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治國主張,深刻表現了他敏銳的洞察力以及對于國家的深厚感情。陸進借賈誼來表達自己關心國家大事,欲為國效力、為君分憂的心情,說明陸進有致仕之心,無奈自己已年老力衰,有心無力,只能嘆息生不逢時。上闋最末幾句“任袞袞諸公,廣文獨冷,吾自飲吾酒”引用了唐代詩人杜甫的《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醉時歌》一詩是杜甫贈與廣文館博士鄭虔的,詩中的“廣文先生”即指鄭虔。當時的御史臺與三省等中央機構的高官眾多,卻都無所事事;廣文先生鄭虔卻官職清冷。杜甫在詩中嘲諷當時的官場黑暗不平等之現象屢見不鮮。陸進引用此句正是嘲諷當時官場的黑暗,陸進自己的選擇就是遠離官場,“吾自飲吾酒”。他對于官場、致仕并不再抱希望,而只是渴望扁舟一葉,與朋友們往來賞景,欣賞自然的美好,透露出了他的隱逸思想。在他看來,“士慕功名,女惜韶華,二者俱為累。”(《哨遍·括白香山琵琶行》)然而這也不過是陸進因仕途不順而自我安慰之語罷了。
陸進有眾多作品存世,研究這些作品對于我們了解清初文學與西陵文學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還有更多的價值值得學者重視與發掘。
注釋:
[1][清]王嗣槐撰:《西陵詞選序·西陵詞選》,康熙十四年刊本。
[2][清]吳綺撰:《西陵詞選序·西陵詞選》,康熙十四年刊本。
[3]嚴迪昌:《清詞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版。
[4]陸進撰:《西陵詞選序·西陵詞選》,康熙十四年刊本。
[5]陸進撰:《東白堂詞選初集序·白堂詞選初集》,清康熙十七年刻本。
[6]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全清詞》編纂研究室編:《全清詞·順康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版。
[7]陸進撰:《巢青閣集序.巢青閣集》,清康熙刻本。
(陶晶晶,張祝平 南通大學文學院 22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