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菲(駐馬店高級中學)
?
高中語文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策略分析
王菲菲
(駐馬店高級中學)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于高中階段,其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要求更高。對于語文這樣傳統化的學科,要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有效性,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因此,基于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談一談對培養高中語文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自覺性學習;策略
因為語文學科所具有的廣泛性以及深刻性,課堂上的教學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因此,為了保證高中語文教學的效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十分重要。而如何去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對高中語文教師來說是一個難題。
相較于初中語文,高中語文不論是在內容還是在教學形式上,都有了較為明顯的變化。然而就目前高中語文教學現狀來看,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接受情況并不容樂觀。
應試教育的模式長時間以來都占據著教師的視線,在這樣的教育模式影響之下,學生的學習變成一種需要他們盡力完成的任務,而非樂趣,導致大多數的學生學習都處于一個低效率的被動學習,教學效率自然難以提高。與此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階段的學生所面對的學科眾多。學生學習的精力有限,要想兼顧所有的學科發展對他們來說實在困難。因此,學生就會在學習過程中不由自主地產生一些偏好性的選擇,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偏科。對于不喜歡的學科,學生就會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和厭惡情緒。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會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難以實現學生的全面均衡發展的教學目標,不僅會影響高考,對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有著極大的影響。在教學方式上,因受傳統教育文化的影響,現階段的高中語文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手段在創新方面明顯不足,這也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低落,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課堂的氣氛不夠活躍,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難以提高。
從整體上來看,高中語文教學不管是在教師還是在學生的角度上都存在明顯的影響,對于雙方的語文能力培養存在一定的障礙,教學的有效性難以提高,進而導致學生的語文素養難以提高。
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量大,學習需求也變得更加大。因此,為了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在明確學生在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之后,將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中,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所謂自主性學習,就是根據一定的教學計劃,轉移學習的主動權,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發主動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從對高中語文教學現狀的分析來看,高任務量的學習讓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大,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達到現階段的語文教學目標。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學生能夠自發主動地進行語文學習,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轉變學生的思想,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糾正學生的偏科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換句話來說,自主性學習就是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學習當中,進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因此,高中語文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十分重要,并且十分必要。
1.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發揮主導作用
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轉移學習的主動權,讓學生來掌握教學活動的主動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具體位置,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具體實施的方案有很多,例如,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教學設計中來,讓學生自己來選擇作業的形式或者是語文課程的內容。當然,所有的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方法都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把握事件發展的整體走向,要保證這個走向是往對學生的學習、對教師的教學有效的方向發展。讓學生講時不能讓學生漫無目的地做陳述,而是要進行有目的性的講述;讓學生做選擇時要保證學生的選擇是能夠有利于學習的,這樣,才能在保證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后,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自主性的學習。
2.創新教學模式,梳理教學內容
之前我們說過,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以一個更符合學生學習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欲望去進行自主性學習,進而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在教學內容上面,及時有效地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對課程內容進行一個總結,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在課堂上對學生做出有效的引導,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自發主動地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學習,掌握一定的自主性學習方法。因此,對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學內容的梳理是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必要工作。
3.辯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
不論是在哪個學習階段,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都會對學生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教師能夠給予自己欣賞的眼光,因此,教師需要辯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但是多年的教學經歷讓我發現,教師一般評價學生時關注的重點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面,學習好的評價就好,一般的學生很難看到老師對自己的欣賞。長時間之后,就會導致學生對學習的信心不足,極易產生厭學的心理,放棄學習。所以,每一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閃光點,教師需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學生,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付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效率的提高,調節師生之間的關系,也能夠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總之,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自主性學習是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良好語文素養的有效措施。教師需要從各個方面來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習慣養成,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效率,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效率,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曉文.引導學生進行高中語文自主性學習的策略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08).
[2]吳翊鵬.高中語文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實現途徑探索[J].考試周刊,2014(53):32-33.
[3]陳曉華.高中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學生自主性學習探究[J].中學語文,2012(12):100-102.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