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偉民
(汝州市米廟鎮第三初級中學)
?
在水一方說情感,白沙在涅論品質
于偉民
(汝州市米廟鎮第三初級中學)
“青山本不老,為雪染頭;綠水原無憂,因風皺面。”教師的喜怒哀樂勢必影響學生的情感,影響學生的性格,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決定其學習品質。
“學如逆水行舟,情似書山拾級。”學習在情感培養中至關重要,情感影響性格,性格影響態度,態度決定品質,也就是說,不同的教師情感產生不同的教學性格,不同的教師情感影響著學生不同的學習態度,不同的學習態度決定學生不同的學習品質,它們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為此,教師應以高尚的道德情感去影響學生的人格,以高超的教學技能和偉大的教學魅力去塑造學生積極向上的靈魂和品格。
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載體,不僅包含著知識的交流,而且也蘊藏著情感的交互。課堂上教師情緒的強烈感染力和授課的情感投入,對極具模仿性和較強依賴性的學生學習性格形成而言,具有強烈的可塑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恰當、準確把握自己的教學情感,營造出輕松的課堂交際環境。那么,在教學中教師怎樣運用好教學情感影響課堂氛圍,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性格和學習品質呢?
對學生而言,學生課堂情緒明顯影響學習效果,對某一學科的愛好和學習熱情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態度,以及與其之間形成和睦親善的關系。“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古人的教學法對今天依然有效,因此教師要力求在課堂上形成師生相互信任、相互喜愛的親近關系,學會微笑迎接學生、和藹對話學生、期盼接觸學生、鼓勵評定學生,這將大大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這種愉悅的學習環境中,有助于融通師生關系,升華師生感情,學生能體會到學習的意義和樂趣。
首先,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使之獲得基本的學習素養,學會積累和豐富基礎知識,培養理解和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發展創新的思維能力。其次,教師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其三,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要求教師必須用“心”施教,關心學生學習態度的變化,特別是“弱勢群體”的信心建設,時刻發現閃光點,抓住教育契機給予贊許和鼓勵,促使其性格的有益塑造,誘導其情感健康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而且要傳給學生方法,使之會學、愛學,這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最有效途徑。
第一,信心是興趣的來源。教師要幫助學生樹信心、建自信,使學生獲得認同感,找準突破口走進學生心田。第二,創設情境。教師可通過感官刺激效應如微課、課件、誦讀等,激發學生興趣,獲得教學先機。第三,體驗成功。可以使學生獲得成就感,激起進一步學習的動機和興趣。第四,評價鼓勵。得體的評價將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積極性,體驗學習的快樂。學習態度與學習興趣密切相關,良好的學習態度是學習成功的重要因子。為此倡導:(1)激發潛能,我要學習。有了興趣,我要學就能發揮內在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發潛能,就會主動把學習作為目標去實現。(2)蓄存好奇,追求知識。有了興趣就會不斷追求新知識,更有利于培養創新精神和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3)享受學習,獲得成功。學習成為興趣就會變得主動,感覺享受學得快樂,以掌握知識充實自己,就會提高學習效能和質量。(4)嘗試自學,提高效率。當作興趣去經營,就會主動培養自學能力,養成預習功課的習慣,對初步的自學成果,因獲得老師的再檢驗而更能收放自如地熟練把握運用知識。
良好的學習品質應當建立在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基礎之上。因此,轉變人生觀念是基礎,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是關鍵。首先,養成一心向學的習慣。一心向學的人善于利用時間主動學習;善于積累知識調動潛意識。其次,養成專心致志的習慣。“凝神于心,用志不分”明確重點不分神,全神貫注聽與做。再次,養成認真思考的習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批判地吸收書本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能激發靈感有發現,有利于增強自我創新能力。最后,嚴格執行學習計劃的習慣。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如果能夠定時定量完成,就能無往而不勝。
總之,情感影響性格,態度決定品質,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育,全面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其可持續發展及終身學習奠定扎實基礎,為他的一生謀取福祉。
·編輯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