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敏(山東省樂陵市寨頭堡中學)
?
農村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
郭敏
(山東省樂陵市寨頭堡中學)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很多農村學生來說,信息技術學科既好奇又畏懼,為什么這么說呢?好奇是因為接觸的不多,但見到過展示成果;畏懼是因為對信息技術的陌生,尤其是其內容的多樣化。所以,隨著信息技術課堂被納入基礎教育階段,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才能為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培養農村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如何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所謂的成果展示是指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應用的價值,讓學生在技術應用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所以,在教學相關知識之前,我們可以事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應用成果,目的就是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在體會中找到學習信息技術的樂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信息素養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教學“Flash”的相關知識時,我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轉動的風車”“移動的小車”等,這樣的成果展示不僅能夠讓學生認識到“Flash”教學的價值,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而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信息技術課堂活動之中,同時,也為學生信息素養的全面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親身體驗是指讓學生在動手應用中,在知識的應用過程中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所以,在農村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多給學生搭建自主操作的平臺,鼓勵學生進行應用,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最終也為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性工作。
例如,在教學“演示文稿的制作”時,在基本的知識點講授之后,我組織學生自主模仿任課教師制作的PPT,自選學科,自主動手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制作,這樣一來能夠提高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二來能夠讓學生在學以致用中找到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進而,在確保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良好地發展。
總之,在農村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讓學生從心理上認識到信息技術教學的價值,又要在實踐操作中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魅力,進而,使學生在興趣的指導下真正成為信息技術課堂的主人,同時,也能確保課程價值最大化地實現。
參考文獻:
陳國宏.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興趣激發之我見[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10).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