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華(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太本站學校)
?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的分層教學
孫建華
(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太本站學校)
曾經讀過蘇霍姆林斯基名言,他指出:“教育的理想是不要讓任何一個在智力方面沒有受過訓練的人進入生活。愚蠢的人對于社會是危險的,不管他們受過哪一級的教育。”站在教育改革的十字路口,我的教育理念發生了質的變化。
從以往的教學經驗看,對孩子學習興趣的理解是多層次的。老師的課堂應變能力要隨著孩子的思路而跳動。教師的責任就是充分發揮孩子的潛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能力,對學習信息技術產生濃烈的學習熱情。我理解的分層教學就是針對孩子能力的不同,要進行差異學習的不同教學方式。
首先對學生進行分層。依據就是上課孩子掌握能力的體現,對我們比較偏遠的山區兒童而言,計算機資源全面短缺,孩子對信息技術理解能力比較差。我將學生分為兩個層次,優等生帶動知識匱乏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分組,以自學為主——利用自學的十分鐘,讓孩子們交流性學習,強帶弱。
其次抓住關節,落到實處。“強帶弱”短短三個字來說明,不能把信息技術課堂從本質上提升上去。這需要老師從備課這一基本環節抓起,備課的好壞直接影響了課堂質量,講課時主要讓優等生全面理解教學內容;知識匱乏的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理解一部分,利用課下業余時間多練習多找同學詢問;下周信息技術課要針對知識匱乏的學生進行上節課所學知識的理解,不落下一個學生;讓孩子全面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信息技術課堂分層教學改革有諸多的問題。有很多迷茫,有的學生還是很難克服對知識要點的理解,下面以教學《打字練習》一課為例進行說明。對于低層次的學生,要求能夠嚴格按照鍵盤指法,正確地輸入26個英文字母;對于高層次的學生,要求能夠熟練地掌握鍵盤指法,正確快速地輸入26個英文字母和10個阿拉伯數字(每分鐘輸入30個以上,練習輸入數字是為了以后學習搜狗拼音做準備)。學生理解很吃力,盲打也很費勁,這需要課下多練習。不能短時間內看到效果,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成果有了顯著提高。
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方法,將有效地克服教學內容與學生興趣愛好之間的矛盾,克服學生掌握知識水平兩極分化的矛盾。學生真正愛上信息技術教學,從內心渴望對信息技術的理解,讓信息技術課成為各學科在九年義務教育課堂教學中的知識橋梁。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