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昌榮(重慶市酉陽第一中學校)
?
試論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管理
彭昌榮
(重慶市酉陽第一中學校)
摘要:高中生學習壓力大、時間緊迫,信息技術僅僅作為一門會考科目很難引起學生的重視,再加上信息技術課程的特殊性,很多學生都會把機房當作娛樂、放松的地方。那么,教師該如何正確地管理學生,幫助教學任務順利、高效地開展呢?這是廣大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目前都應該研究和思考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教學管理
信息技術課有別于高中生的其他科目,其獨有的、豐富的網絡資源和較強的動手操作性賦予了學生很大的自由空間,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管理,那么,學生很容易把機房當作娛樂、消遣的地方。可以說,信息技術課堂上的教學管理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上課態度,進而影響整個教學質量。本文將結合自己實際的教學管理經驗,從以下兩個方面做簡單的陳述。
眾所周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其應遵守的原則,課堂教學也同樣如此。相比于其他高中教學科目,信息技術課程相對比較輕松,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較多,教學任務的進行也不僅僅局限于死板的“一黑板、一粉筆、一教材”,而是更多地運用機房的電腦,讓學生實際的操作電腦,運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也正是因為如此,給我們的課堂教學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經常遇到某些學生偷偷地把自己的智能手機、MP4等帶到機房,趁著教師的不注意干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把傳授知識的課堂變成自己娛樂、放松的地方。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的第一節課,教師就應該明確地列出學生上課應遵守的規章制度,如果有學生違反一定要嚴懲。
比如,在我的信息課堂上,學生不允許私自帶智能手機、平板等通訊移動設備;不允許瀏覽與課堂無關的網頁;不允許利用上機操作時間相互傳播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不允許玩游戲。明確的課堂規章制度不僅可以保證正常教學的順利進行,更重要的是能夠很好地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教學效率。
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主要來源于對游戲、上網的好奇,而非真正的信息技術知識。因此,我們廣大的信息技術教師要懂得如何幫助學生實現興趣對象的轉化,要充分調動各種因素,幫助學生對操作、應用的興趣逐漸地轉化到學習的內容、過程上來。
學生互動教學是一個很好的課堂教學方式。比如,在上機操作過程中,有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強,有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較差,教師就可以讓動手操作能力強的學生當“小老師”,幫助別人。這樣,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提出問題讓小組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各抒己見,毫無顧慮地提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能夠很好地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自己學生的薄弱點,了解學生在問題解決中的知識經驗和思維路線,進而有利于教師教學方案的修改和調整。
總之,由于信息技術課的特殊性,其課堂管理方法與其他科目多少有所不同。如何更好地進行高中信息技術課的課堂教學管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我們廣大教師進一步的實踐、探索和創新。
參考文獻:
姜帥.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模式構建的行動研究[D].山西大學,2013.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