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躍
(江蘇省沭陽縣湖東初級中學)
提高農村學生寫作能力的幾點做法
何躍
(江蘇省沭陽縣湖東初級中學)
針對農村學校學生作文水平普遍較低的問題,主要從幾個方面入手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注重平時材料的積累;學會模仿,不斷求新;多寫片段;多幫助學生梳理寫作結構,歸納寫作技巧等。
材料;模仿;能力;寫作;習慣
農村中學生課外讀物相對較少,閱讀面較窄,積累的知識也不夠豐富,遇到作文學生不知如何下筆,最后好不容易寫出來,語言卻蒼白無力,所以學生就會逐漸厭惡作文,老師呢?盡管很努力地講解,結果學生的收獲還是不多,時間一長作文課就成了農村老師面臨的頭號難題、頭等大事。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就此談一談平時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和做法。
農村老師可以就地取材,從實際出發,讓學生將家中的好書帶到學校,組建班級圖書館,互相傳閱,這樣就無形中增加了閱讀量。在閱讀的過程中,除了要培養學生愛讀書的習慣,還要培養學生通過閱讀來積累素材的習慣。在讀到好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詞佳句、成語格言、名人名言要及時摘抄背誦,并分類進行整理,用不同的顏色筆寫上簡要的閱讀批注或感悟,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僅僅積累還不夠,還要學以致用。這就需要老師為學生巧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聯想所積累的相關類別的內容。比如:春天來了,課間和學生交流的時候,自然地贊美春天,讓學生有意識地運用所積累的名言警句和詩詞歌賦進行表達:“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薄皾M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薄巴デ皶r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薄罢匆掠麧裥踊ㄓ?,吹面不寒楊柳風。”“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钡?,還可以定期舉辦背誦大賽。同樣老師總結的時候可以隨時注意運用平日所積累的內容。這樣學生就不單單會死記硬背,而是一種快樂積累,讀寫結合,在無形中就學會運用,同樣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模仿寫作也是學生寫作的基本方法,在不斷地模仿中能逐步提高其作文能力。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可以收到明顯的效果。對于不愛寫作的學生來講,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鑒范文,培養他們的文風。即使剛模仿時比較機械,也應加以肯定。模仿是創新的第一步,必須強調模仿時還要加以創新,培養學生的文風。那么如何模仿呢?作為語文老師不能操之過急,必須讓學生意識到模仿不是抄襲,不能生搬硬套,不能“邯鄲學步”,更不能“東施效顰”。要求學生模仿從這幾處入手:一是仿詞。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掌握新詞的具體用法。二是仿句。仿句主要是模仿例句的句式、修辭、意境、哲理等。這能強化學生構建句子的能力。再次是仿段。仿段不是整段臨摹,仿段主要是模仿該段中的聯想想象、抒情描寫議論、記敘的順序、線索的安排、人稱的設計、表現手法、中心主旨等。
例如,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突然想到,讓學生也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進行仿寫。一個學生速度很快,他是這樣寫的:“不必說地里隨風翻滾的沉甸甸的金黃的稻穗,也不必說一天到田地里矚望多次的農民,單是從他們整天臉上的喜悅,就知道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語句非常貼近農村生活。這樣的語句學生樂意聽、樂意寫,讓他們感覺就好像在寫自己父母的生活一樣。
強調每位學生每天至少練筆一次,早上統一上交,對學生寫的語句及時進行評析,好的語句在課堂上著重表揚,并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用語感受。練筆中不用一致的標準和答案強求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依據學生的個別差異作靈活的要求。鼓勵學生自我選擇感興趣的話題,長短不作要求,一句話、一個片段都可以,但是強調學生要用自己的個性心靈去體驗生活、體驗人生,并用各自獨特的視角及語言來表達心中的所感所想。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筆頭熟了,素材也豐富了,有些內容還運用到作文中,從而降低寫作難度。
記得有一次放學,看到一個學生背在肩上的書包拉鏈開了,我便上前將它拉上。沒想到下次就有學生寫道:……老師悄悄地上前,將曉宇那張了“血盆大口”的書包拉鏈拉上……書包拉鏈沒拉的樣子就算是我們老師也找不出好的詞語來形容吧,學生的“血盆大口”讓我豁然開朗,贊嘆不絕,這是何其的生動形象??!真是佩服他們的想象力。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也不可能速成,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我們語文老師還需更新觀念,在日常練習中,還要指導學生學會分析作文題目,找題眼,對給出的作文命題或者話題仔細推敲,這一步十分重要,了解了題目意思,接下來寫的時候才不會離題。再結合學生的個人特長確立好文體,梳理出文章素材,從而擬定提綱,最后動筆寫作。在作文課上不斷探索和嘗試,把教會學生變成讓學生學會學習,這些不僅僅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使之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