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丹
(臨海市沿江鎮西岑中學)
初中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建構與實施
邵丹
(臨海市沿江鎮西岑中學)
隨著新課改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逐漸深入初中和小學的課堂中,初中英語課堂已經擺脫了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模式,逐漸轉變為以“實踐活動課”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方法。
初中英語;實踐課程;課堂構建
傳統初中階段的英語教育多以“教”和“看”為主,缺乏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以及學生自我認知的表達階段,傳統的課程結構也決定了學科本位的教學思想。因此,只有通過對課程結構進行積極合理的調整,通過實踐性課程將課堂改造成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雙向互動、學生能夠積極表達自身意愿的課堂,這就能夠有效促進學習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流,也能讓老師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教學效率,實現課堂教學時間和教學資源的最優化。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開展實踐課程進行討論,提出了幾點構建實踐課堂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對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有所幫助。
傳統英語課程最大的弊病就在于單一的內容輸出讓學生無所適從,對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無法滿足學生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的要求,對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的講授內容因為無法根據需要進行動態調節,就會導致“一步慢,步步慢”,逐漸喪失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因此,構建英語實踐課堂的基礎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是任何一門科目教學的基礎。初中階段導致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根本原因是學生的詞匯量和常用語法水平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因為詞匯量較小,雖然有學習興趣,但是在閱讀過程中常會遇到生詞,在閱讀理解過程中就會舉步維艱,難以通讀全文,常用語法的掌握不牢則會導致學生對文章內容產生歧義,也對學習造成了很大阻礙。實踐課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根據不同的學生進行分組并采用不同的針對性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有針對性地練習自身的薄弱項,如詞匯量掌握較差的學生組,要安排每次實踐課堂上每人都要熟練掌握五個生詞,并用這些生詞構建相應的語境加以練習。通過上述方法能夠讓學生短時間內克服自己的“短板”,從而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心理,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實踐課堂的核心在于提升學生課堂上的參與度,實踐課堂和傳統課堂的根本區別在于傳統課堂中學生無法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而實踐課堂中學生能夠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有選擇性地練習和學習教學內容,這就有效提升了課堂的互動性。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發揮了“導演”的作用,讓課本中的各個情景成為生動活潑的生活劇,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中掌握知識。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表演過程中不僅掌握了詞匯和語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開口練習,改變了傳統英語教學中的“啞巴英語”,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語感的培養是潛移默化的。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學信息量的內容出現指數式爆發,很多課本上的教學內容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需求。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實踐教學內容時要積極利用多元化的信息技術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信息量,改變單一枯燥的互動教學方式。初中階段,很多教師都配備了計算機、網線和投影儀,這些都給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嘗試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也要以信息技術為媒介引入更多的教學內容,讓更多的網絡資源為課堂服務,利用學生對互聯網豐富內容的獵奇心理,創造課堂上學生學習的興奮點,提升課堂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改變以往互動實踐課堂照搬教材的單一實踐形式,教學內容設計飽滿充實,讓學生真正學習到最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網絡內容的引入切合教學內容和有關要求,切勿為了課堂內容的新穎舍本逐末,造成課堂上學生的精力和教學時間的浪費,從整體上要把握好課堂節奏和大方向。
綜上所述,教師在實踐課堂上要充分認識到實踐內容應符合學生自身的情況,確保教學內容緊貼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選定好實踐教學的參照物,在構建實踐課堂時要改變以往的“教育者”姿態,要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要以“引導者”的身份對課堂整體方向進行引導,并在必要的時候引入教學內容。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只有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積極規劃并引導好實踐教學,才能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實現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
[1]徐永軍,羅曉杰.國外“語言項目學習”及其對我國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1(4):58-60.
[2]劉堯、林靖.英語課程小課題研究的組織模式與實施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04(6):44-48.
[3]張國揚,朱亞夫.外語教育語言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