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義
(四川省犍為師范附屬初級中學)
初中階段,關于化學方程式教學的幾點策略
王佩義
(四川省犍為師范附屬初級中學)
初中化學說不難也不難,說難也難,真正的分水嶺就在化學用語。尤其又以化學方程式為甚。從教初中化學26年來,在這個問題上,不斷探索,不斷積累,終于漸漸悟出:分散難點、扎實基礎、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對于突破這一難點,頗有成效。
初中化學;方程式教學;扎實基礎;反復練習
以人教版2011年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化學教材(下同)為例。化學方程式是在第五單元才專章出現。但是,化學方程式的教學,其實早就開始了。
1.牢記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寫好化學方程式的最大基礎。新教材從第二單元的課題一,《空氣》開始,就出現了第一個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從這里,就要強調,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等的正確書寫。到第五單元正式講化學方程式前,共出現了八個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一定要讓學生牢記,課上課下,隨時讀,隨時寫,隨時記,強化過手。
2.先入為主,提前滲透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的化學方程式書寫原則。
“以客觀事實為基礎”是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之一。千萬不要等到正式教學化學方程式,因為學生配不平化學方程式而隨意改變化學式中的小數字時,才開始強調。
3.元素符號、化學式必須牢固掌握,扎實過手。
(1)元素符號
常見的一定要記住,可采用順口溜、符號卡片、記憶比賽等多種多樣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總之,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元素符號不能留空白。
(2)化學式
首先,結合教材,在學習化學方程式前,提前讓學生記住一些常見物質的化學式。其次,掌握常見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律,十分必要。
一方面,初中常用到的單質,其構成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分子構成,而且,構成它們的一個分子一般都是由2個原子構成:如氫氣(H2)、氧氣(O2)氮氣(N2);還有一種是由原子直接構成或者看作由原子構成的,就用元素符號表示:如鐵(Fe)、碳(C)氖(Ne)。另一方面,關于化合物的化學式教學:首先,要熟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根)的化合價,可以引導學生一起歸納,編順口溜記憶等。其次,掌握由2個元素以及3個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的一般規律。
(3)化合物的化學式書寫步驟:
讀寫交叉、寫符號;化合價、標上頭;先約簡,再交叉;代數和,等于零。
有了前面的扎實功課,真正到了化學方程式的教學時,難點就是化學方程式的配平以及書寫的規范問題了,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加以突破:
1.結合實驗,將質量守恒定律講清講透,務必讓學生理解——化學變化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變。這是配平化學方程式的理論依據,更是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之一。
2.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首先,必須教會學生掌握如何計算化學式中的原子個數,單就這點,就要反復抓,反復練,反復過手。現舉例說明如下:
(1)指出下列各化學式或者化學變化的指定原子個數
例1.H2O2(氧原子:2個);例2.3H2O2(氧原子:3×2=6個);例3.3Ca(OH)2(氧原子:3×1×2=6個);例4.2KMnO4K2MnO4+MnO2+O2(生成物中氧原子:4+2+2=8個)
其次,在練習書寫化學方程式時,一定要強調書寫規范。要反復練書寫,反復抓規范。
書寫步驟:①寫化學式,必須對。②配計量數,必須平。③畫等號,再標注。
書寫規范:①等號必須畫。②條件寫正確。③狀態標箭頭。
最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配平是難點,可以讓學生從反應物的第一種原子開始,依次比較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同種原子,已經相等的就暫時不管了,不相等的就通過改變化學式前面的計量數,讓它變成相等,就這樣,一個一個原子將其配平,到了最后,往往就只有一種原子不相等,那么就在這個不相等原子對應單質(初中階段,一般都有個單質)的化學式前面去配,只管配平,哪怕是分數也無所謂,只需最后去分母就是了。當然,要特別注意,在整個過程中,有可能本來已經平了的原子,又變得不平了,所以,配完后,還得再檢查一下。
第一步,要將前面學過的八個化學方程式,熟練掌握。
第二步,以后新學的化學方程式要做到,學一個,寫一個,記住一個,要準備一個寫化學方程式的筆記本,不斷豐富自己對化學方程式的積累。
第三步,在不斷地學習和積累過程中,漸漸發現一些化學方程式的規律以及配平的小竅門。比如,CO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其實就是CO要奪去金屬氧化物中的全部氧原子,而一個CO分子只能奪得一個氧原子,變成一個CO2分子。其實,這類反應的配平,就簡化成判斷金屬氧化物中的氧原子個數。
綜上所述,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作為初中化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化學方程式的正式教學前,一定要分散難點,打好基礎。而在進行化學方程式的學習時,則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而學完化學方程式后,則要反復練習,不斷積累。
吳國慶.淺談化學用語的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2011(9).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