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昭霞
(寧夏育才中學孔德校區)
創設有效的英語閱讀課堂
田昭霞
(寧夏育才中學孔德校區)
有效的英語閱讀課堂要求英語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使用語言的能力,使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知識容量,從而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學是否有效,關鍵是看學生的學習效果、課堂的反應。看有多少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有效學習,以及是否引發了學生繼續學習的愿望。閱讀在語言學習中有著無可替代的比重,有效的英語閱讀課堂是英語教學的生命線,創設有效的英語閱讀課堂符合現階段英語教育改革,它決定著學生學習英語的成與敗,更是所有老師所追求的教學目標。
英語閱讀;教學課堂;職能基礎
2015年4月19日在我校舉辦了大規模的聚焦課堂活動,聚焦課堂的課程選自人教版選修七的Unit3 Reading:Old Tom the KillerWhale,這篇文章相對來說比較難。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獲得成功必須下大功夫,學生也必須體現出較高的素質。活動結束之后,根據課堂設計策略、課堂效果、課后評價,及有效英語閱讀課堂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是要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目標,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考試分數,更應關注學生體魄的健壯、情感的豐富和社會適應性的提升,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上去促進學生個體的全方位發展,使獲得英語語言與交際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與低效、無效教學不同,有效教學特別注重教學目標和學生發展的全面性、整體性和協調性。有效的英語閱讀課堂要求英語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使用語言的能力,使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知識容量,從而成為課堂40分鐘的主人。閱讀在語言學習中有著無可替代的比重,有效的英語閱讀課堂是英語教學的生命線,創設有效的英語閱讀課堂符合現階段英語教育改革大綱,它決定著學生學習英語的成與敗,更是所有老師所追求的教學目標。
1.創設有效英語閱讀課堂要遵從精益求精的原則
在聚焦課堂的案例中,針對四位老師授課狀況可以看出,老師的磨課確實已達到了極致。一堂好課必須要反復磨,只有在不斷磨課的過程中,才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個人對文本的理解也是重點。何老師舉例上海專家曾對文本讀了不少于50遍。因為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需要我們老師去響應、去對話、去引領。作為教師,只有自己把文本理解透徹,才能去冷靜地分析,區分出主次,切入點才會準。這樣在課堂教學時,才可能有效提問,訓練學生的思維。所以,作為老師的解讀,第一,要有一定的深度,而這個深度是必需的,深入的目的是淺出。第二,從老師的角度來解讀文本,需要考慮教學的內容、課程的要求,理解課文的文與道,收集與課文相關的教學資源,關注學生的視角,而這正是教學的指導方針。所以說文本解讀對教師自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需要我們教師打好自己的職能基礎。
2.創設有效英語閱讀課堂,把握“充分預設”和“動態生成”的辯證統一原則
教師要允許有異樣的聲音。換句話說,英語教師要有預設教學情境的能力。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而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也許教師的課前設計環環相扣,無懈可擊,然而課堂充滿變數。教師如教學航船上的舵手,要具有靈活應對課堂上的隨機情況。當然這就必須要求教師有較高的專業素養。我們應該明確,有效教學既是預設的,又是動態生成的,是充分預設與動態生成的辯證統一。預設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礎,生成是預設的超越和發展。教學是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課堂教學如果只講“動態生成”,而拋棄了應有的“預設”,或者遠離教學目標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學生想到哪兒教師就跟到哪兒,那么,這種教學實際上就是在開無軌電車,是無效的動態生成。同樣,只講預設,沒有動態生成,不能根據教學實際做出靈活的調整和變化,就很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促進學生的發展。所以,有效教學必定是預設和生成和諧、辯證的統一。
3.創設有效英語閱讀課堂,教師在教學中要遵循善于取舍的原則
上海專家湯曉華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把Anecdote 1作為他教學的重點,設置教學環節環環相扣,真正使得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整個課堂放得開,收得攏,老師也做到了“潤物細如聲”。對于Anecdote 2來說,湯老師只是簡簡單單地讓學生找了一下main idea,課后又設計了一些關于Anecdote 2的家庭作業讓學生自學。湯老師對這節閱讀課做了有意的取舍,但同時又給了學生更大的空間參與閱讀技能和策略的培養。這樣的設計值得我們學習,值得稱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中單位時間的使用率,有效地處理好課堂教學節奏。英語閱讀課并不是要求教師最大限度地完成英語文章的講解,面面俱到,文章的每一個細節必須讓學生深知熟透。如果這樣實施反而會偏離主線,失去英語閱讀本身的意義。我們可以看到有效的英語閱讀課堂是教師要讓知識在“動”和“靜”中自由穿梭,但同時教師還要正確、合理地調控課堂教學節奏的變化,有效掌握教學過程中信息的傳遞密度,無論是指導學生高聲朗讀,還是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都應使得課堂計劃的每一個步驟都恰到好處,有理可循,這時課堂中閱讀的“詳”與“略”更顯示出了授課教師的獨到之處。由研究人員調查到在這種動靜交替和詳略分明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情緒時起彼伏,始終保持著思維活動的持續性和情緒的興奮點,從而達到有效學習。
4.創設有效英語閱讀課堂,堅持課后評價原則
有效教學的評價標準是學生的有效學習,其核心是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教學是否有效,關鍵是看學生的學習效果,看有多少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有效學習,取得了怎樣的進步和發展,以及是否引發了學生繼續學習的愿望。我建議我們的老師要隨時準備做一些課后調查,問問自己:“我的閱讀課堂上讓學生學到了什么?”“今天我用什么方式組織的教學,學生的反應如何?”“這一項閱讀任務80%的學生都沒完成,問題在哪里?”相信課后只有不斷地反思自己,才能使英語閱讀課堂變得有效。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情境的創設和利用沒有固定的方法,教師應根據教學任務、教學對象、教學設施及教師本人素質,選擇適當的創設情境的途徑,以不變應萬變。充分利用“情境教學”擴展教學形式,培養、維持和發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強化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真正掌握英語這一門語言工具。
一堂好的閱讀課,沒有精心的設計是不會變得有效的。它需要英語教師傾注心血,苦心鉆研,需要教師關注學生,關注課堂,讓知識在動與靜中,有節奏、有效率地傳輸給學生。在有效的英語閱讀課中,教師要努力讓語言活起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英語教學情景的創設一般都立足于關注學生的興趣點、立足于學生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靈活性、為學生的探究提供了平臺。創設有效的英語閱讀課堂是英語教師長期追尋的目標,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能不斷發現問題,不斷成長。
[1]林德斯特倫伯格.如何策劃行之有效的英語課堂活動[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2]賈冠杰.英語教學基礎理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