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茲虎
(海南省文昌市第一小學 海南文昌 571300)
淺談小學六年級綜合實踐
黃茲虎
(海南省文昌市第一小學 海南文昌 571300)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小學教育。數學是一切學科學習的基礎,所以,教師越來重視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眾所周知,傳統的教育理念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教育的需要了,因此要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就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結合現代教育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诖?,本文就小學數學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給廣大人民教師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小學 綜合實踐活動 數學
近幾年,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小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F在還有大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了,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就非常重要了。基于此,本文小學數學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進行分析,希望可以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傳統的應試教育是以應付考試和升學為目的,本質上是一種學科課程設置單一,片面強調知識灌輸,忽視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追求短期效應的選拔性救育。在當前新的形勢下,知識經濟時代對教育提出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戰。應試教育弊端百出,已遠不能滿足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說,對新課程改革的探索和實踐其重要性和價值已遠遠超出了教育的本身,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是應對這一需要的重要舉措。綜合實踐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時也被稱作“經驗課程”,因為它強調學生從活動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從行動中學習。另外,它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或附庸,是一種獨立于“學科課程”之外的課程形態,這種課程的開展,體現了新的課程管理和發展制度,代表著我國基礎教育領域課程體系結構性的突破。
學校要因地制宣、因時制宜,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掠,落實課程計劃的要求[1]。例如:開展《少兒隊交易市場》的活動方案,小組六個人合作制定了方案,利用節假日時間去開展調研活動。小組走訪了附近的超市,小組成員有分工有合作,其實交易的過程就是一個交流、合作的過程。如在華聯超市,為了在展示交流階段能讓其他小組更了解交易市場的交易過程,小組成員還拍攝了超市的交易紀錄片,小組成員實踐了小記者采訪,拍攝,解說,字幕加工,后期制作等一系列活動。在展示交流階段,小組成員大方自信地向其他小組介紹了她們調研過程中的活動和收獲,還現場展示了所購買的物品,啟發學生要合理消費,做明智的消費者。有的小組成員在反思中說她覺得做完這個實踐活動,她更自信了,原來自己可以完成這么多事情。有的成員說她覺得小組的感情更好了,雖然有吵架和分歧,但是在活動中會互相商量討論。如果她們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這些親歷活動的種種體驗會讓她們更理解小學生在活動中的感受,也會更有效的指導。
與一般的教學活動不同,綜合性實踐活動多是通過綜合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而不像一般的數學活動那樣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技能與思維方法[2]。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相聯,使學生時刻感受到數學,數學來自生活、服務生活,從而幫助他們了解數學學習的價值。比如: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設計一個《我當小會計》的實踐方案。多媒體提供信息:我校六年級學生準備乘船到風景區旅游,學生人數355 人,教師16 人。每艘船最多可乘坐 40 人,乘船每輛 400 元。 學生很快列出算式為:( 365+16 ) ÷40=9 (艘)…… 21 (人)。當教師問要租幾艘船時,大多數學生都說 10 艘,但有一小部分學生提出了異議,理由是最后一艘船只有 21 人,也要 400 元,太浪費。 這時,教師順勢引導:“從節儉的角度考慮, 21 人租一艘船,空位太多,太浪費。 對于這個問題,你能想出什么好辦法嗎? ”學生們議論紛紛。一位學生說:“讓那 21 個人在其他幾艘船上擠一擠。 ”另一位學生提出了反對意見:“這樣做就超載了,不僅違規,而且很危險。 ”還有一位學生提出租一艘小船。 由此可見,教師如果把問題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經歷思考、討論、總結的過程,既能夠有效解決多余人員的乘船問題,還不會浪費資源。 最后,經過商討,學生終于都同意了租一艘小船的科學結論。 隨之,教師提供新信息:一艘小船的租費需要200 元。 由此,不僅解決了租船的費用問題,學生也在無形中擁有了面對實際問題要靈活解決的智慧。
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所以我們應將關注的視角從獲得的結果轉移到實踐過程上來,注重小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評價重點應是學生對課題自主參與程度、知識綜合運用、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評價的方式方法要多樣化。如演講、繪畫、寫作、表演、小制作、小發明等方式,教師應給予全面公正地評價。同時,教師應引導小學生積極地反思自己的實踐活動,主動地審視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動,拓寬自己的視野,達到自我反思,自我改進的目的。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進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質量和課堂效率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為了迎合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在小學數學課堂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就顯得尤為必要了。因此,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綜合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時間能力和創新能力。作為一位一直工作在一線的小學教師,為了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效果,還應該重視課堂的實質和教師的職前培養,在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同時,為中國的教育獻上自己那微薄之力。
[1]顧建軍(主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8):22-24.
[2]郭元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過程與結果的關系—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十大關系之五[J].福建教育,2014(08):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