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學禮
(山東省 諸城市林家村鎮石門初中 山東濰坊 262232)
淺談班級管理方法與技巧
魏學禮
(山東省 諸城市林家村鎮石門初中 山東濰坊 262232)
如何做到“教育無痕”,是我們需要認真考慮的,延伸到班級管理上,指的是沒有痕跡的管理智慧才是最高的智慧。一種管理策略即使再高明,如果固守不化,效果都是有限的。只有因時因地因人靈活進行管理,才能游刃有余,超然于眾人之上。岳飛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帶兵打仗是如此,學生管理也是如此。
學生 班級 管理 方法 技巧
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班級管理理念。班主任一切工作都要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并且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愛每一個學生,給每一個學生創設一個健康發展的平臺,促進學生健康地有個性地發展。因此班主任在開展活動時,首先要問問自己,是否是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是否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是否有利于學各方面的發展,對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我們就認真去做好;對不利于學生發展的,我們就堅決不做。
教師和學生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角色。你不是學生,學生也不是你,師生永遠不能融為一體。學生永遠不能了解教師們的真實的生活,教師也永遠無法真正走入學生的心靈世界。我一直認為,教師眼中的學校生活和學生眼中的學校生活是完全不一樣的。教師和學生因為角色的差異必然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
與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也包含作為班主任要在管理上體現出能力來。因此,老師與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須的。這里的關鍵是就是要保持作為老師的權威。由于時代的原因,現在的學生早已忘了師道尊嚴,老師的社會地位也急劇下滑。學生普遍對老師尊重不起來。平時要有意識的注意不與學生開太低級的玩笑。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時,多談公事,少談私事。時時讓學生意識到你是老師,是一個管理者。對于那些與老師稍微熟一點就忽略了這一點的學生,要不時的敲一敲他,讓他重新記起這一點來。
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和溝通是班主任最經常使用的教育方法。有時辦公室一整天都是或和風細雨、或急風暴雨的場面。在近乎喧鬧中我靜下心來思考,如何才能使交流的效益最大化?要知道,交流是否有效,是否成功,直接關系到學生工作的效果和教師的水平。一次不成功的學生談話不是零效果,而是負效果!我們一些老師鐘情于使用這種方法的同時,常常忽略效果問題。經常不可避免的使談話流于形式。
有一些老師心地很好,工作也有熱情。學生無論犯錯還是違紀,一律作為思想問題看待。在辦公室里總要苦口婆心、長篇大論說個沒完沒了。內容重復顛倒,又都是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不要說學生,就是我在旁邊聽得常常都不耐煩。這些教師,動機無疑是好的,努力的精神也值得肯定。缺點就是沒有認真分析我們的教育對象。要知道,我們的教育對象都是與我們年齡相差不大的大專生,在為人處世的道理上可能比我們老師知道的都多,我們總以一種無知小學生的眼光看待他們,又怎么會不犯對象性錯誤?實際上,學生違紀多數不是認識問題,而是素質問題。懂道理而不去做,才是我們學生的真正問題所在。因此,教育的重點就不是教會學生認識問題,而是督促學生改正問題。而做到這一點,常常并不需要花費整節課的時間。
我們強調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主要不是爭對交流的時間和頻率,而是交流的有效性。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的時候,必須時刻提醒自己把握好交流的目標,只有這樣,才會事半功倍,否則,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任何一種強加于學生身上的外在規范只有最后轉化為學生的內在習慣,才能持續有效。因此,強迫學生接受規范,就不如啟發他們提高意識,加強修養,以利于其自覺接受外在規范。古人經驗,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中心一環。我們傳統文化有許多這方面的寶貴知識可供挖掘。我在學歷帶班期間,盡管每周有三十節課,我還是抽出不少時間在自習課上給全班同學講授一些有益他們身心的知識。比如我講過四書的部分內容,講過清朝名人曾國藩的人生,講過毛澤東詩詞,還有臺灣問題、農民問題等一系列時事問題。我發現,有不少同學都很認真的聽了,并且作了令我滿意的記錄。尤其可喜的是,實踐中有時還能看到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的時候,我在講授中提到過曾國藩書房名字“求缺齋”,班里馬上就把每天的反饋單以“求缺單”的形式向學生公布。
在管理實踐中,無論是一般教育還是個別教育都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即當眾表揚,私下批評。清朝名人曾國藩講“緬善于公庭,規過于私室”,是就群體環境中批評容易傷害個別人的自尊心而言的。對于教師而言,還有另一層含義,即當眾批評學生,有可能置自己于窘地。事實上,面對不自律的學生,想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采用雷霆震怒的方法,確實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可是,這種方法有時也非常危險,一旦被批評的學生惱羞成怒,與教師當面發生沖突,教師很可能騎虎難下,沒有經驗的教師如果應付不當,沖突便可能升級。
嚴格意義上講,任何規范都含有強制性,面向全體的規范包含了對所有人的強制性。因此,單純強調一般教育或者單純強調個別教育都是片面的,一般教育和個別教育是管理的兩面,缺一不可。只有圍繞著使學生接受班級規范和學校規范這個中心,靈活運用一般教育和個別教育的方法,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實現班級的良性運行。
堅持原則性首先表現在管理上要謹言慎行,做事公正。
堅持原則性還表現在師生沖突中注意保持清醒的頭腦。
有時候,每一點小小的克制都會使人變得更堅強,而每一點小小的放縱都會使人變得更軟弱!無數實踐證明,無論面對如何難纏的學生,教師都不能情緒失控。要學會控制情緒,不可淪為脾氣的奴隸。為情緒所左右的教師,只會降低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甚至被學生看不起!當你揮灑自如時,學生才會佩服你。
要想在學生中建立威信,不僅需要頭腦冷靜,而且需要處理問題時養成提前做準備的習慣。有一個普遍現象,班級里出現問題,很多教師隨隨便便就找學生談話。由于沒做準備,談話往往沒有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強調教師在學生管理中講策略,都是為了打開學生的內心世界,目的是為了教育學生,不是提倡班主任為師不誠。恰恰相反,我認為坦誠就是管理最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