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虹 金 燕
(江西吉安市永豐縣保育院 江西吉安 331500)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有效性的課堂觀察研究
潘 虹 金 燕
(江西吉安市永豐縣保育院 江西吉安 331500)
對于幼兒的語言發展與語言習慣養成而言,幼兒園階段是一個關鍵時期,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應重視幼兒園這一關鍵期,在針對幼兒的語言教育活動中采取最科學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語言教育活動的有效性,進而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升。
幼兒園 語言教育 有效性
在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當中,語言教育活動尤為必要,只有幼兒語言能力得以培養與提升,才能有效開展其他學科的教育,因此要加強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保證幼兒具備基本的語言素質與理解能力。同時,在幼兒階段的語言教育會直接影響孩子今后語言能力的發展,對其思維模式與表達模式都會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幼兒園教師在進行語言教育活動時,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文章基于筆者對目前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課堂教學進行觀察,找出其中所存在問題,并對如何提高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有效性進行了深入研究。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也即是針對幼兒進行的聽說游戲、故事講述、談話活動以及培養幼兒聽、說能力的課程教育活動[1]。幼兒在3歲之前是其這一生中語言記憶能力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幼兒的記憶水平足以接收來自外界的所有視覺、聽覺、觸覺帶來的感官刺激。因此,在幼兒記憶黃金時期應該為其灌輸有利的知識,這一過程都應建立在良好的語言教育基礎之上。
一般情況下,幼兒園教師的語言教育活動都是根據制定好的教學大綱來完成的,而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教學大綱則是由眾多優秀教育學者針對不同區域兒童發展特點而共同編著的。然而,在目前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有許多教師雖然將教學大綱逐步細分化,但卻存在針對性不強的問題,其并沒有真正結合班級內幼兒的年齡與學習水平之間的差異進行動態調整,以至于部分幼兒園語言教學內容對于幼兒而言難度過高,幼兒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高,也就制約了語言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提高。
從目前部門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實際情況來看,有許多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選擇時,往往只注重故事的時長與篇幅,而沒有考慮到故事的文化背景與難度是否符合當下幼兒的語言水平與實際生活,而這種與幼兒實際生活脫節的故事會造成幼兒的理解困難,進而無法提升語言教學的有效性[2]。
目前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處于“一對多”的形式,暴露出過于集體化的弊端。在進行集體活動時,教師常常是在與幼兒群體進行互動,受限于時間、精力等多方因素,教師也難以對具體幼兒進行過多交流;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教師與幼兒相互交流的機會較少,同時教師對幼兒相互之間的互動缺乏引導,這對于幼兒語言“輸出”造成一定的障礙。
幼兒園的語言課堂教學內容要將幼兒的興趣考慮其中,所以教師要充分了解班級內幼兒語言發展所處在的階段以及語言學習情況,對所有幼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然后結合不同幼兒的接受能力與語言水平去對教學目標進行詳細規劃且分層定制設計。此外,教師要應對語言教學大綱進一步優化與細分化,在幼兒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進行動態的調整,適當的將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轉換為更符合幼兒語言與心智發展的教學目標,從而滿足幼兒的探究欲望。
在幼兒園語言教育課堂活動中,需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選擇方面,首先要考慮的是幼兒的心理需求與發展規律,可選擇符合幼兒興趣且與生活貼近的故事讀物進行教育,盡量不要選擇幼兒不感興趣、生澀難懂以及文化背景不同的故事。此外,為進一步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教師還可有意識地向幼兒拋出問題,通過教師引導性的提問,去激發幼兒內心的表達欲望,進而提升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
幼兒園的孩子基本上年齡處在3-5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注意力難以集中,對同一件事物保持興趣的時間較短。所以,在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除了上述選擇有趣與符合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之外,還應采取幼兒能夠接受且喜歡的而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在實際的語言教育活動中可采用的方法有:①故事法。選擇趣味性的寓言故事開展語言教育,在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同時,也教授一定的人生道理。②采用舞蹈或兒歌進行語言教育,不但能夠提升幼兒對語言學習的興趣,還能夠鍛煉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與樂感。③游戲法。設計適合幼兒特點的小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培養幼兒語言能力。④手工法。積極引導幼兒進行手工制作,或者拿出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讓幼兒用語言對其進行描述,激發幼兒語言表達欲望。這些都是提升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有效性的教學方法。
在幼兒語言學習過程中,會非常在意教師給自己的鼓勵,因此教師在語言教育活動中要根據幼兒的具體表現進行適當的正面鼓勵,進而提升幼兒語言學習的自信心[3]。當然,教師所作出的教學評價,并不能片面的針對某一堂課或者短時間內幼兒語言學習活動進行評價,而是要針對幼兒的整體語言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正面鼓勵的教學評價能夠有效激發幼兒對于語言學習的興趣,還能夠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與邏輯能力。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中,幼師要正確認識到每一個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在進行語言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糾正偏差,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運用最科學的教學方法去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而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同時,幼師要清楚地認識到自身教育方法對幼兒語言能力與習慣產生的影響,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嚴格要求自己,將提升幼兒語言運用能力作為個人的教育使命。
[1]宋婷婷.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有效性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
[2]李曉萍.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課堂提問的觀察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3]蔣盈.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有效性的課堂觀察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