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濤
(哈爾濱市學府小學校 黑龍江哈爾濱 150086)
環保走進體育課堂
——廢棄飲料瓶的再利用
王建濤
(哈爾濱市學府小學校 黑龍江哈爾濱 150086)
小小的飲料瓶,經過簡單制作和開發,然后廢物再利用,一個個簡單實用的教具便孕育而生了。不起眼的東西,卻體現了現代中學生的節約品質和創新精神,教學中我們寓教于樂,即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學習樂趣,同時也給課堂帶來了無限生機。綠色教學走進體育課堂,多么有意義的體育課呀!
飲料瓶 體育課 創新 運用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環境保護是當今社會的主話題。在生活富裕的今天,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節儉習慣和環保意識是教育教學的一個努力方向,是提高學生自身素質的一個標志。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廢棄的飲料瓶雖然不起眼,卻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器材,我們可以把它做一番修飾(裝滿水或沙),廢物再利用,一個個生動使用的教學輔助工具便孕育而生了。下面談一下廢棄飲料瓶經過改造后在體育課堂上的幾點運用:
跳高、跳遠、立定跳遠、三級跳遠中,學生在丈量好步點后,把飲料瓶放于相對應的位置上,便于助跑和起跳。對于跳高的初學同學,在直線助跑接弧線跑的接點處放置飲料瓶,可以使學生初步熟悉和掌握步點的控制。另外,在做跳的輔助練習中,例如:多級跳、收腹跳、跨步跳等練習時,把飲料瓶擺在一定相距的位置上,并隨著學生能力的提高而拉大距離,即方便,又節省了畫白灰的時間和清理的難度。
飲料瓶在投擲項目練習中充當的不僅是標志物的角色,它還可以作為輔助器材進行“實戰”。作為標志物主要應用于掌握助跑、交叉步等練習的標志點,而作為“實戰”則可以當作壘球或者標槍進行最后的出手練習。飲料瓶裝上沙子等重物可以當投擲物使用,練習學生的投遠和投準。
由于有的學生在跑的過程中步幅和步頻掌握不好,而影響了跑的速度。為了改進跑的技術,我們根據學生的特點和不足,把飲料瓶相距一定的距離,來提高學生的步幅和步頻。
在學校操場上也可以用裝上重物的飲料瓶充當彎道標志物,讓學生練習彎道跑。特別適用于學校操場沒有劃彎道跑道的小學校練習。
另外,在接力教學中,它還可以扮演接力棒的角色,從而提高學生練習興趣。
學習做前滾翻動作時,由于在蹬地之后會出現兩腿不能并攏夾緊的現象,教師可以把已經踩扁的飲料瓶置于學生兩膝間,讓學生夾著飲料瓶進行練習,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魚躍前滾翻教學時,根據學生自身能力,將飲料瓶重疊壘在一起,構筑成一定的高度,讓學生躍過去,繼而改進魚越高度的不夠的問題。還能夠克服學生恐懼的心理。在學習健美操,或者學校大型團體操表演的時候,手持裝有部分沙子的飲料瓶,沙沙作響的同時,一邊翩翩起舞,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展現在觀眾眼前,別有一番滋味。
1.足球教學中
(1)足球門。在足球教學的時侯,如果受場地的限制,可以把兩個飲料瓶豎立后以足球門寬度間隔一定距離,當作足球門。這樣的足球門不但可以因教學需要而隨意移動,而且可以解決多組學生同時進行教學訓練或比賽,特別適用于男女分組教學。
(2)過桿。將飲料瓶間隔一定的距離,當作竹竿,讓學生運球穿梭于飲料瓶間,練習運球和控球技能,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球感和身體柔韌性,進一步提高控球技術。
2.籃球教學中。把飲料瓶做標志物,按一定距離擺放,并隨著學生的步幅變化而變化,進而練習學生的腳步移動或運球變向技術。
3.乒乓球網。有的學校室外的乒乓球臺是水泥做的,乒乓球網不宜夾掛,關鍵時刻飲料瓶又可以解決問題了:在兩個飲料瓶間按球網高度拉一根繩子,簡易的乒乓球網便解決了。
1.當作拳靶或腳靶,不僅經濟實用、易于制作,而且對規范和提高學生的武術基本動作有很好的教學效果,對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也是十分有益的。
把空飲料瓶用繩吊在不同的高度,當作拳靶或腳靶。初學時,拳靶吊在與肩同高的位置,腳靶吊在與髖同高的位置,讓學生練習沖拳、彈踢蹬腿等。隨著學生基本技術的不斷提高,拳靶和腳靶的高度應分別吊在髖與肩之間的不同高度,飲料瓶也可大小不一,瓶里面還可以裝入適量的水或沙子。學生可用學過的各種拳法、腿法進行練習。
通過設制拳靶和腳靶練習,可糾正學生出拳緩慢無力、彈踢蹬腿無力、找不到力點及兩眼亂看的錯誤。
2.培養學生隨機應變的擊打能力。兩人一組,一人手持稍大一點的空飲料瓶,可把飲料瓶上下、左右隨意移動(注意飲料瓶距自身要有一定的距離),另一人可用學過的各種拳法、腿法擊打移動到位的空飲料瓶。
把幾個大的飲料瓶用膠帶捆綁起來,然后用體操幫連接做成一副“杠鈴”,根據學生的力量不同,可以調節沙或水的質量來控制重量,學生可以做上舉、屈臂等力量練習。另外,單瓶應用于雙手舉過頭頂,應用于實心球教學的輔助力量練習。因為重量適中,而且安全,是女同學力量練習的好工具。
在體育游戲中,飲料瓶可以當做春種秋收的種子,也可以當做往返跑接力跑的標志物,可以根據游戲的不同方式定義成不同的道具。
小小的飲料瓶,經過簡單制作和開發,然后廢物再利用,一個個簡單實用的教具便孕育而生了。不起眼的東西,卻體現了現代中學生的節約品質和創新精神,教學中我們寓教于樂,即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學習樂趣,同時也給課堂帶來了無限生機。綠色教學走進體育課堂,多么有意義的體育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