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楚香
(廣東省揭陽空港經濟區登崗鎮洋淇小學 廣東揭陽 515558)
淺談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指導的策略與方法
黃楚香
(廣東省揭陽空港經濟區登崗鎮洋淇小學 廣東揭陽 515558)
課前預習有效指導是指教師在預習內容、預習方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細致地指導,使學生掌握有效的方法,提高自學能力。本文從三個方面闡述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指導的策略與方法,從而發展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小學語文 課前預習 方法指導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改變過去的傳授式學習方式,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發展的主體,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備學,即預習。預習首先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自主學習,掌握自學的方法,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其次有助于了解下一節要學習的知識點、難點,為上課掃除部分知識障礙,通過補缺,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從而有利于知識系統化;最后有助于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預習中不懂的問題,上課老師講解這部分知識時,目標明確,態度積極,注意集中,容易將不懂的問題搞懂。如果說,語文課是一首動聽的樂曲,那么,預習這一環節就是語文課的前奏曲。可見,預習是學好語文關鍵的第一步,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推動學生不斷進取的不竭動力。因此,利用好預習這個前奏曲來奏響高效語文課堂這動聽的樂章,顯得尤為重要。本人認為為學生提供預習的有效指導的策略與方法,發展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才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下面是本人結合教育教學研究實踐證明,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教育家布盧姆說過“學習最大的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教師要讓學生感到學習語文是一種樂趣。而課前預習有效指導則是指教師在預習內容、預習方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科學、細致地指導,使學生掌握有效的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鑒于這一點,教師應讓學生掌握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方法,通過引導,誘發學生主動預習的動機,使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預習,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提高自主學習、主動預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將會有著深遠的影響。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預習過程中做預習筆記是必不可少的。為了讓學生科學有效地進行預習,把握一定的預習方向,教師可設計“預習卡”做示例導航,引領學生在預習中,通過評注、做記號、寫感悟等活動,加強預習效果,這有助于將自己的注意力指向學習內容,養成邊讀邊思邊記的習慣。
課前預習的方式多種多樣,首先可根據教材結構可劃分為每課時預習,每課預習,每單元預習,整冊書預習。針對不同課型,教師指導學生根據預習卡的模式進行課前預習,但要分清各類課型側重點。引導學生課前預習重在“讀”,培養學生課前看書、讀書的好習慣。其次可根據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歸類式預習、合作式預習、開放式預習等。歸類式預習是指對于同一體裁、篇章結構相似,寫作方法相同的文章,教師可先以一篇作為范例指導學生預習,然后再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自主預習其他文章。指導預習的范例則起到種子、酵母的作用。歸類式預習可從課題、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重點段落、中心句和中心詞等方面進行歸類,再設疑解答。它既提高了語文學習的效率,又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鍛煉。合作式預習,一方面指對于一些在預習過程中出現的難題、困難,學生之間可互相切磋、交流;另一方面指針對一些有深度、有難度的課文,讓學生合作分工,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預習方式,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來共同完成預習任務。合作式預習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放式預習是指讓學生到不局限于課本、工具書以外的大課堂中去尋訪、解疑。學生在預習實踐中,培養了自身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有位教育家說過“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是一份享用不完的財富。”所以好的習慣不僅能使學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師教學更加輕松。
皮亞杰強調:“良好的方法可以增進學生的效能。”學生一旦有了預習的習慣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預習四步曲,提出具體的預習要求,以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習慣,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流利。做到五不——不錯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復、不讀破句子,并用一兩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語言學家呂叔湘也說過:“學習語文主要是讀,自己讀,七讀八讀,課文讀熟了,內容也就理解了。”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寫作技巧,更有助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增強聽課的目的性。所以,“讀”在預習中是最不能忽視的一個首要環節。應先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進而從讀中悟理、悟情、悟法,并發現疑難。可以讓學生用多種方法讀,如高聲朗讀,輕聲讀,默讀等等。讀過幾遍后,還應該靜靜思考一下,這篇課文在文字上、語句上、內容上、知識上、思想意義上還有哪些不太清楚需要請教的地方?并在書上或預習卡上寫下來。
課前預習課文時,標上序號,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生字、詞、成語,不理解的詞句。然后給生字注上音,并將生字詞寫會。上課時認真聽、仔細記,做到難點突出。還有畫出課文的重點詞、重點句、重點段,做到重點突出。畫出在理清課文思路之后,可以用“//”試著給課文分段,并對各段的主要內容進行批注。另外,學生自己認為精彩的描寫、含義深刻的句段及對自己有所觸動、有所啟發的片段,都可以選用自己喜愛的固定標志畫出來,寫出批注。
運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弄清圈出字、詞的音、形、義,并將注釋寫在該字、詞的附近,便于在閱讀中理解詞語,加深印象。特別是一些多義字,一定要結合上下文理解,鼓勵學生反復體會,自查自悟。在預習中,發現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及時記錄下來。通過預習中的學法指導與訓練,可以使學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執筆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對學生來說,是終身受益的。
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或許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的。如:作者簡介、文章的寫作背景,還有一些相關知識點,如:學習了《芙蓉樓送辛漸》一課,可以引導學生搜集相關送別的詩。學習《北京的春節》一課,就引導學生在課前就應該做好充分的預習準備,搜集身邊有關春節習俗的信息,提前查閱課外資料,并進行細致整理。拓展到位,為在課堂上學習,與同學、老師一起交流做好充分的準備。摘,就是把應該積累的詞語句子和自己認為值得學習、借鑒的詞句摘錄下來。動手摘錄,既使眼、手、腦并用,又積累了詞匯豐富語言,提高寫作能力。
激勵機制可以給予學生無限的學習動力。本人注重在課上督促和指導學生進行預習,及時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并根據檢查反饋預習結果,制定多種評價方式。如教師的評語激勵,獎勵措施激勵,多種反饋措施激勵。對于在預習過程中表現出態度認真或所提問題較有質量的學生都表示充分肯定,寫上一兩句評語做點評,如“你真細心,發現這個問題很有價值!”“你提這個問題很有意義。”“你比以前有進步啦!”之類的話進行激勵。另外,結合預習實際制定月評價表,讓家長配合,監督評價孩子的預習作業,優秀的有進步的就進行鼓勵,并獎給學生每人一顆星。優秀作業集結成冊展示。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師指導形式的預習,學生逐漸掌握了預習的方法,這時可以轉入新的形式,讓學生以自愿組合的方式,根據老師教的方法,一起預習,互相影響、互相啟發、互相促進,靠合作力形成預習的濃厚氛圍。
“巧思妙想出靈感,實踐探索出成果。”通過有效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實踐來看,效果是顯著的。學生終于學會了如何預習,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自主學習,掌握了一定的自學方法,并且做到聽課有的放矢,有效地提高學習語文的效率。教師在設計、檢查預習作業的過程中,既能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智能特點,優化課堂教學,又有利于學生大腦開發和潛能挖掘,使教學過程呈現立體性。而學生則在老師的有效的指導下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1]陳愛妹,林光祿.提高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性指導策略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6,(19):40~40
[2]徐濤.強化教學的有效途徑——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前預習實效性的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16,(2):58~58
[3]戴利.淺議如何通過課前預習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J].時代教育,2015,(4):22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