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明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藥材小學 江蘇淮安 223001)
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幾點思考
朱 明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藥材小學 江蘇淮安 223001)
小學數學教學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但它的基本出發點在于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樂于交流;導入新課時引發學習興趣等。
小學 數學教學 思考
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每個人一生的發展,越來越關注每個學生潛能的開發和個性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學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但它的基本出發點在于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下面談談個人的一點思考。
從創新教育的要求出發,要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數學教學中,首先必須建立健康、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信任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喚起他們的成功欲望。同時,教師要善于營造一個和諧、寬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其次,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更要發揚民主,善于發現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給學生自由,要還學生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 ;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嘗試,要讓他們通過自身努力真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并注重知識發展過程的教學。雖然數學教科書中的全部定理、公式都早已被發現,但這些結論對學生來說還是未知的。這就要求數學教學不能經常采用直接注入式,而必須把概念、定理等還回到具體問題中,創設問題發現和提出的過程,讓學生通過對知識的再創造獲取。這樣,通過“再創造獲得的知識與能力要比被動獲得的理解更好,也更容易保持。
讓學生樂于交流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適應新的形勢發展,必須有新的教育觀念。首先,對學生重新認識,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愛好,充分估計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不要認為某某學生太差。要信任理解學生,要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千萬不能讓學生在群體面前暴露自己無能。其次,要用和藹的目光面對全班的學生,經常用語言和學生交流,如 :“我很榮幸,我的想法和某某同學不謀而合。”“你的某某看法很有創意”“你對這一點的看法很獨特。”對于不完全正確的答案,注意發現它的閃光點 :“我聽懂了你的意思”。“你說的這一點有道理。”“你能解釋一下嗎?”如每節課結束,不要說 :“有不懂的找老師。”可以說 :“你有什么體會或遺憾?”“今天的課,誰還想發表看法?”這樣就能體現出老師和學生平等、民主、和諧。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的質量,應從不同的角度下結論,從能力的培養入手,使學生的特長得以充分的發揮。“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必須尊重發育遲緩的學生 ;尊重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 ;尊重有過錯的學生 ;尊重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 ;尊重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 :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 ;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 ;贊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現出來的善意 ;贊賞每一位學生對教師和教科書的質疑。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過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導入新課是一堂課的重要環節,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入能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為此,從教材的特點出發,通過組織有興趣的小游戲,講述生動的小故事,或以一個激起思維的數學問題等方法導入新課。這樣做,不僅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活躍起來。在教“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課中,可以創設這樣一個情境,使學生在愉快而又緊張的氛圍中學會這一抽象的知識。剛上課就給學生講一個“猴子分餅”的故事 :猴山上的小猴喜歡吃猴王做的餅。一天,猴王做了 3 個大小同樣的餅,先把第一個餅平均分成 4 塊,給猴(1)1 塊。猴(2)看到說 :“太少了,我要 2 塊”,猴王把第二個餅平均分成 8 塊,給他 2 塊。猴(3)更貪心,說 :我要“ 3 塊”,猴王又拿出第三個餅平均分成 12 塊,給他 3 塊。小朋友,你們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不一會兒,學生都說 :“同樣多”。于是,老師可以追問道 :“聰明的猴王是用什么辦法來滿足小猴子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們想知道嗎?”正當學生聚精會神地聽完故事,而又百思不得其要領時,可以說“學了分數的基本性質,你們就知道了!”在學生最佳的心理狀態之下自然地導入了新課,使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轉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在這里,疑問使學生產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使學生轉化成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教學的一切活動始終圍繞學生,教學的一切因素最終作用于學生。面對數學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更應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適應時代要求,更新觀念,在實施課堂教學時,不能僅僅滿足于將書本上的有限知識傳授給學生,而要根據學生身心的發展規律、年齡特點,認真研究、探討教學方式方法。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出發來組織和實施自己的課堂教學。課改要求新時期的教師應該能夠駕馭各種類型的學生,并使他們各自的特長都充分得到發揮,這就要求教師需要終生學習,拓寬知識面,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修養,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和技巧,只有這樣才會真正地實現與時俱進。
就教師自身來看,教師本身必須能夠吸引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具備 :一是業務知識必須精通。二是興趣愛好必須廣泛,即在常識方面能夠蓋住學生,使學生在生活知識上佩服你 :三是心理知識必須懂,即在學生的思想問題上能夠提供有效的幫助,使學生在思想問題上敬佩你,這都需要我們的教師在平時注重學習,積累經驗,知識淵博,興趣廣泛,富于愛心,注重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