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瑛
(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湘陰渡中心小學 湖南郴州 423300)
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
郭 瑛
(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湘陰渡中心小學 湖南郴州 423300)
現代教育體制的確立,讓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與培養成為重要的教學目標。本文以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為題,就其相關實踐策略進行探究與剖析,助力于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實現。
小學語文 自主學習 教學模式 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落實自主學習模式,促進小學生主動學習,有助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快速提高。要實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就是要重視教學方法的更新,明確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促進小學語文教育創新發展。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要正確看待自己與學生在其自主學習能力形成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發揮的作用。教師,是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更是小學生的助手與參謀,應當扮演合作者的角色,促進教學方向的科學化以及教學過程的高效化。學生,則是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漸參與到語文知識的探究與學習技能使用與訓練中,促進小學生掌握正確的語文學習策略,讓小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并建立自主解決語文學習問題的自信心。 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積極發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與創造性,才能在語文學習實踐中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奇跡,努力克服各種學習障礙。
比如在講解《紅蝦》這一課時,教師要帶領學生一起認識荷蘭后印象派畫家凡高。凡高,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他的作品影響了20世紀藝術發展。凡高著名的作品有《向日葵》、《星夜》、《有烏鴉的麥田》等。教師可以借助凡高的特殊背景,即凡高因精神疾病困擾,在美麗的法國瓦茲河畔結束了其年輕的生命,時年三十七歲,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并告訴小學生本文要學習的《紅蝦》是凡高的一個畫作,促進小學生產生閱讀文章的積極性,讓小學生找到自主學習的動力。課本文章以紅蝦為線索,講述了凡高窮困潦倒的生活以及對藝術的執著追求。讓小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嘗試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促進學生了解偉大作家背后的故事,能夠讓小學生的思維運轉起來,促進小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當小學生遇到思維困難時,教師不要急于告訴學生正確答案。給予必要的提示啟發學生,給學生少量線索促進學生繼續思考,才能讓自主學習課堂得以構建。
將彈性化作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選擇的一項標準,有助于小學語文課堂自由化元素的增多,也能讓小學生成為語文課堂學習內容的自主選擇者。要促進彈性課堂內容的形成,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落實彈性原則。
教師要明確彈性原則,促進學生自主選擇語文學習內容。要讓小學生成為語文課堂中的自主學習者,教師不能死板地規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目標,更不能死板的限制學生的學習內容。鼓勵學生預習并自主拓展課外知識,不拘泥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以及教學內容,才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以及需求做出正確的選擇。基礎性教學內容是必要的教學內容。教師要鼓勵小學生根據課本導讀的要求完成準確認、讀、寫生字,生詞,通讀課文的學習任務,培養小學生多動筆、多讀書的好習慣。作業型教學內容,是學生培養個人語文學習技能的重要教學內容。教師要結合導讀、學生的預習成果以及課后思考練習等資源,促進學生在課后帶著問題去學習,認真讀書,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除此之外,還有個性化教學內容。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提出質疑,能夠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思維的完善。
比如在講解《海濱仲夏夜》時,鼓勵學生自主找到文章中的生字與生詞,像“仲夏、閃爍、緋紅、肅穆、蒼穹、廣漠、徘徊”等都是重點字詞。學生自主獲取的生字生詞因人而異,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在安排課內思考內容或者課后作業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按照時間順序將作者所描述的夜景關鍵信息羅列出現,促進學生與文章深入互動。在下一次課,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自主學習成果以及個性化質疑,有助于小學語文課堂自主性的提高與教學效率的提高。
課堂活動的豐富與開展,對于學生掌握與應用語文知識有著直接作用。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用活動去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真正的學習語文知識,豐富個人見識,在鍛煉中提高個人能力。
比如,在講解《塞翁失馬》、《破釜沉舟》這兩則成語故事時,教師可以組織誦讀大賽。讓學生在課前自主預習兩個成語故事,并根據自己的體會把握好誦讀的情感。在課堂中,教師鼓勵學生以抽號的方式決定順序,走向臺前為大家誦讀自己最有把握的成語故事,并通過大家評分選出最佳的誦讀者。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與誦讀活動結合在一起,能夠讓學生在有準備的情況下展示個人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理解成語故事的內涵。又如在講解《夢想飛翔》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有關于夢想的演講比賽中。讓學生通過語文課堂中的學習獲取個人成長與生活的正能量,從而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夢想,促進小學語文教育價值的提升。在這樣豐富的課堂活動中,學生能夠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便樂于成為語文課堂中的主人。
綜上所述,在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豐富課堂教學要素,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中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讓小學生迎難而上,才能形成語文學習的持久力。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讓課堂教學內容更有彈性,促進教學過程的靈活化,有助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自主學習模式的高效落實。
[1] 郭娟.淺探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J]. 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04)
[2] 高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指導初探[J]. 吉林教育.2017(05)
[3] 張超霞.巧用課件,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J]. 中小學電教(下半月).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