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霞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天潤實驗學校 江西贛州 342300)
“留白”
——課堂教學的回歸
謝艷霞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天潤實驗學校 江西贛州 342300)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運用“留白”的方式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會更具創造力。因此,留給學生思維馳騁的空間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
留白 學習興趣 創新思維
如今,課堂教學提倡精煉的粗線條設計,倡導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教學過程中擁有更多生成的東西,讓藍天白云的課堂擁有更多的自由時空。因而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給學生“留白”,給知識“留白”,給自己“留白”,達之教與學的交互融合,展現課堂的生命活力。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課程體驗,追尋生命共同成長的過程。所以課堂“留白”,能讓師生都有自己思索、開創的領地,讓課堂教學更能與時俱進。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說一說“留白”。
沒有時間的保證,一切將無從談起,對于課堂只有四十分鐘,如何使“留白”在課堂上留足呢?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能代替學生觀察、分析、思考,不能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知識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因此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還課堂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思維訓練的主戰場。如教學《相遇問題》時,學生分組進行演示、操作、活動,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深刻理解“同時、相對、相遇”等關鍵詞,這樣學生既可以學習到新的知識,也能夠激發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生的記憶力與理解力。
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而課堂教學中的反思也是非常關鍵的,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因此在課堂中教師也要隨時為自己擠時間盤思盤思。記得教學《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第一課時,例1通過題目的分析,接著讓學生看書自學解題過程,再合上書口述,然后學生獨立試做例2,同桌翻書互批糾正,可是做“試一試”時,學生列的方程有“x=525÷3和525÷3=x”,我讓學生說說怎樣想的,可他們答不上來,我尋思:前面的環節注重了解題步驟,忽略了找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我就試著讓學生對比、討論兩個例題相似和不同處,于是我把重心放在突出如何尋找相等關系,結合練習題請學生說,最后學生能自己歸結:劃題中的關鍵句或根據基本數量關系式找相等關系。及時地反思,捕捉課堂教學的成功與不足,這樣益處多多。
課堂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結合,是充分體現新課程的價值追求,課堂不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應在知識、活動場所、情感態度等方面釋放出更大的空間,容納更多師生互動生成的東西。
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在現實情境下開展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原有知識和經驗同化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如認識“圓柱的高”教材上圓柱的高所出現的是在外圍的一側,實際教學時學生舉出“煤球”圓柱,指出里面的小圓洞就是高,于此向我們展現了立體的:在上表面和下表面間垂直的一段都是它的高,順勢我安排學生尋一尋不同圓柱物體上的“高”,學生的思維一打開,舉出了硬幣上叫“厚”,鋼管上叫“長”,井里叫“深”等,使書本知識得到了縱深的拓展。所以我們教學時貴于引導,要含而不露、開而不達、引而不發,給予啟迪、給予激勵,把知識學習中的發現、探索、研究等活動凸顯出來,讓學生盡情地感受到知識的魅力所在。
以往認為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現今轉變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有價值的數學知識一般是從我們的生活、生產實踐中來的,教學中要積極地找尋生活的原型,創設生活的場境,同時也要學以致用,“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如一年級的《認識人民幣》,先讓學生認識不同面值的錢幣和了解錢的組合關系,之后就在教室內開設了“紅領巾小商店”,分設攤位(設有討價還價攤一個),營業員上崗,讓學生自由購物,一付一找,課堂變成了自由超市,數學的知識技能與生活實踐得到了相互的融合。又如學習了比和比例的知識后,讓學生來到操場上,(天氣是晴天,時間是早上十點二十幾),指著高高的旗桿問:有多高?學生先是估測,我進一步提出要求:能不能使答案更準確些呢?在同學們的討論聲中,找到了解決的方法,根據物體與影長的比例關系,大家經過仔細測量、計算,終于求出了旗桿的高度。從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知識的力量。通過現實生活的展現,實物的演示,以及調查研究、收集數據、實地勘察等實踐活動,加之多媒體的靈活運用,把這小小的課堂加以拉升,使課堂的活動空間更寬、更廣。學生的探索之花才愈加鮮艷。
課堂總結在數學教學中具有高度概括、升華的意義。在每一節課結束的時候,提出一個或幾個與本課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結束學習,在有限中追求無限,可以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收到“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例如,在學完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時, 我設計了“創設美麗圖案”活動:學校想用36米長的欄桿在教學樓前設計花圃,請你幫忙。畫出你設計的草圖,并求出它的面積,說出設計理由。
這樣的留白可謂言已盡而意無窮,達到了“一曲彈罷,繞梁三日不絕”的最佳學習境界。把思考的空間延伸到課外。
教師應積極創新,大膽放手,勇于留白。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課堂教學中,既要留下教學空白,又要利用好留白,做到實處含虛,虛處探實,激活課堂,開啟學生智慧,培養創新思維,達到“于無聲處聽驚雷”的藝術效果,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