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向群
(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實驗小學 遼寧本溪 117100)
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謝向群
(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實驗小學 遼寧本溪 117100)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持續推進,英語作為一門必修課走進小學的教學活動,新課標中明確提出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學生具備簡單的生活交際能力,可見英語課的教學效果與質量至關重要,如何培養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成為素質教育中最為熱議的問題。本文從幾方面論述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提高教學成果。
小學英語教學 核心素養 培養策略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持續推進,英語作為一門必修課走進小學的教學活動,新課標中明確提出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接受另一種語言的熏陶,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使其掌握少量的單詞、普通的語法、句式,具備簡單的生活交際能力,為將來的英語學習和社會生活夯實基礎。因此,英語教師要正確定位教學中的重點,合理設置學習內容,優化教學方法,為提升學生語言表達、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做準備。正確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既能夠提高學生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又利于促進學生心智品格的發展。英語教師應根據學生自身特點,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結合教學目的,調整學習方法,塑造學生品格,讓學生在陌生的語言中主動去學習理解,為今后的系統性學習和社會生活經驗提供支持。下面具體論述培養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策略。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注重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通過死記硬背的形式,“逼迫”學生掌握英語課本知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目的都是為了考試成績,只依靠單純的背誦和筆試答題試圖學會英語,殊不知培育出了無數屆“啞巴英語家”,一批批學生只會答題,不會讀、不會聽,有些小學生甚至用漢字音譯英語單詞,發音一點都不準確,這種做法束縛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抹殺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失去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有時甚至出現反感。因此,教師要想取得教學成果,首先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正是活潑好動、表現欲強、熱血活力的年齡,教師應充分借助智能傳媒來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多在課堂上引入英語動畫、歌曲、游戲等,打造一個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英語課堂活動,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學習想法,通過直觀的視覺與聽覺經歷,與外國文化激情碰撞,已達到正確理解英語課本的目的,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完善他們的思維方式。
小學生由于年齡原因,對教師盲目崇拜、言聽計從,在這個學習技能形成和行為習慣塑形的關鍵時期,教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一時期,小學生會模仿教師的教學活動、說話方式、語言習慣,并將之轉化為自己的行為習慣,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言傳身教、率先垂范的榜樣作用,以身作則,扎實授課,精心安排,授課內容可能不會變化,但授課對象卻年年變化,因此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負責,要為每一位學生負責。另,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再好的網絡媒體、再吸引學生的情景模擬、再動聽的音樂旋律,這些教輔過程都離不開教師的主體和主導,所以教師應結合每次不同的授課內容,為學生創設精彩紛呈的教學環境,讓教師、學生、課堂融為一體,把學生帶入到為教學所營造的歡快學習氛圍中,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英語學科的奧妙,在教師的帶動下完成課堂參與、課后交流的英語學習中。
作為教學用書,小學課本的知識內容受到學時、環境等影響,知識儲備量雖然能夠滿足教學進度,但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現實社會需要,不能達到學生的心理預期。所以,在課堂之外,教師應該積極搜尋與英語教學有關的書籍、文章、歌曲等素材,完善教學中出現的教材不完整、內容不全面等限制條件,幫助學生更多的掌握詞匯量,學習課本內容,了解異國風土人情,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溝通交往能力。因此,為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課堂效率,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英語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從自己家里或者社會上搜集小學英語相關的書籍和材料,帶到學校成立英語角,成為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樂園;也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與課本知識相關的視頻動畫或者幻燈片,利用圖像比文字更加直觀的特點,變靜態書本為動態畫面,加深學生對課本的理解和記憶。英語對學生來說,因為它是第二語言,所以從單詞、詞組到語句順序,包括對話內容都有一定的陌生感,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延伸課外閱讀環節,幫助學生理解異國文化,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構建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
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因此教育部門應該有組織、有計劃的制定提高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相關政策法規,下發落實新課標政策的具體要求,強化素質教育的成果,否定應試教育的惡習,對只抓學生書面成績、忽視聽說讀寫能力的教師進行批評,對探究多種學習方法、借助多媒體工具創新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自助學習英語的教師給予表彰。教師要將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英語培養的目的,與現實生活需要緊密結合,使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更加形象化、具象化,具有方向性,跟隨者教師的腳步快速發展。教師要整合英語學科知識及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網絡,通過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具備判斷事物對錯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學習觀、價值觀。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應明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英語課外閱讀是延伸,政策文件出臺是保障,教師應圍繞語言表達技能,培養學生思維意識,使其拓展文化知識,提高英語學習成效。
[1]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 劉素玲.學周刊.2017(02)
[2]淺析多媒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穆傳貞.教育現代化. 2016(40)
[3]淺析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面臨的挑戰[J]. 姬長太.中國校外教育.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