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向君
(吉林省長春市第四十八中學)
對提升初三化學實驗教學效果的經驗之談
孫向君
(吉林省長春市第四十八中學)
初三化學作為初中教學基礎學科,其教學側重點在于實驗教學內容。而初中學生由于剛剛接觸化學知識,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實驗教學方法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學生好奇心的滿足,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實現化學教學效果的高效性,教師必須根植于如何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實驗教學方法的應用分析,為初中化學教學提供更多教學方法和思路。
初三化學;基礎學科;實驗教學;學習興趣;高效性;教學方法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課堂教學也隨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初中化學教學亦是如此,實驗教學方法的應用也有了較大改變,教育界為此也給出不同見解。
為了迎合新課改實施標準,初中生物教學盡量開展實驗教學方法,盡可能多地滿足教學需求,以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師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分組合作學習等。另外,演示實驗的操作需要教師親手操作,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且思考問題。除了教師演示操作外,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演示操作,在實驗操作中體會化學的奧秘。例如,那些簡單的化學實驗操作可以交給學生自行完成,也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對于那些實驗較復雜、難度較大的操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展示。比如,在學習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實驗操作時,教師在實驗前要先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實驗步驟以及實驗需要注意的事項、問題,然后再進行實際操作的指導。
單憑課堂上短暫的時間難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家庭小實驗的開展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到化學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
比如,在學習實驗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時,教師可以布置給學生課前作業,觀察蠟燭燃燒的現象,然后做好筆記,并且利用書本上的實驗裝置、步驟進行實驗操作,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很多學生都滿懷激情地操作,結果卻很少有能做成功的。然后等到再上化學課時學生就會紛紛討論實驗現象,經過教師正確的指導,在課堂上將實驗完完整整操作一遍,學生就會從中找到問題,增強了教學效果。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將對知識內容進行詳細講解。通過這樣的家庭小實驗,既豐富了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也使學生感受到化學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開闊了學生的眼界以及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教學實驗教學方法的應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教學效果得到了快速提高。
文慶城.化學實驗教學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0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