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琳
(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第一中學 甘肅蘭州 730200)
探究體育教學方法實施及創新
方建琳
(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第一中學 甘肅蘭州 730200)
新課改背景下,著眼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創新教育已經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方向,創新教育要求教師的傳統教育觀、教學方法都要做出改變。傳統體育教學還存在著不足之處,為了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如何將創新教育與體育教學有機結合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
體育教學 傳統模式 創新教育 方法實施
以往的體育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當下和未來的實際情況,為了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無論是在教育方法還是教學理念方面都必須除舊布新,明確學習中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主動參加體育活動[1]。由此可見,體育教師在教學手段上要不斷推陳出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在創新教育的指示作用下,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逐漸形成創新意識,挖掘學生的創造性潛力,促進學生在主觀意識和客觀實踐上共同進步。創新教育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思想綱領,為教師在體育教學方法整頓上起到了導向做用。第一,強調了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接洽,課堂教學與戶外活動的有機結合,是總攬全局的教學理念。第二,是一種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可行性指導。
1.陳舊的教學思想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推進,對體育教育也給出了新指示,體育教學模式應該是靈活多變的,然而在很多學校里傳統的教學理念依然是思想主流,落后的原有教學模式仍然占據主體地位,這種傳統理念方式是不合時宜的,其教學質量與創新教育指導下的教學成果不可同日而語,同時也不利于體育教學領域新思想的傳播和新方法的學習利用[2]。舊式體育教學模式樹大根深,很多學校并沒有在教學過程中改革創新,也就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理論重于實踐,沒有注意到在對學生進行基本的體能訓練的過程中精神毅力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問題。
2.沒有充分利用現代手段實施教學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應該推行時代性改革,對傳統體育課程內容進行合理調整,打造適用于創新教學理念的課程設計,因此,既要兼顧學生的身心發展,又要因材施教,形成適合教師自身的特色新式教育模式。通過對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創新重組,使體育成為一門充滿樂趣的課程,讓學生們在興趣的牽引下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這樣有助于彌補傳統教學單調無趣不能激發學生興趣的缺陷。現代教學是創新教育的一種表現形式,體育教學方式的創新進步在增強學生思維靈活性方面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3.體育教學方法不具備多元化
一直以來的體育教學方法很單一,只是簡單的理論知識,教師把握的重點在于體育項目的技能培訓,學生的心理特征被長久的忽視,造成學生不能從課程中獲的樂趣,喪失積極性,同時教師缺乏自然社會科學健康知識,不能保護好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3]。趣味橫生的體育課才能使學生不再消極地應對體育課,在興趣的引導下形成體育健身的自主意識,這是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很難做到的,缺乏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只會造成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能免則免的回避態度
首先,要準確清晰地認清新課改的真正主旨,它與過去的體育教學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它重點強調的是以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目標,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要更加注意學生的人生觀、發展觀、價值觀和創新性等方面的培養,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進而增強身體素質,最終實現全面素質教育的目標。其次,在體育教學工作中,老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總結出適合自己風格的授課模式。最后,以創新教育為指導思想,設立創新型教學新目標,開展具有特色的教學方法,切入學生的興趣點,使學生體驗創新教育理念主導下的教學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打造強壯的體魄,實現身心健康發展。
第一,對原有的體育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傳統教學中的核心部分是知識內容的講授,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完全聽從老師的指揮,嚴重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這些都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阻礙。學校是為國家培育人才的基地,每一個學生將來都會成為社會建設的參與者,國民素質對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緊抓對學生自主性的培養,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使體育健身成為學生未來人生中的一部分。新時期的體育教學創新就是要在老師的幫助下,調動學生積極性,將運動健身的思想意識根植于學生的腦海,加強學生體能素質的提高,為國家的人才儲備做出貢獻。
第二,體育教學中利用興趣引導學生。體育老師將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設計的多姿多彩可以滿足學生的獵奇心理,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釋放自己的個性,體驗到其中的好處,就能逐漸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每一個教學任務的設定都要與客觀實際相符合,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具體現實情況,又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等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
第三,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實施要具有動態性。在傳統體育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一直備受忽視。在新的教學思想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應該是富有動態性的,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出發點,不斷摸索規律,根據實際變化對體育教學方法做出變動。針對不同時期學生特點調整教學方法,打破傳統教學中形成的僵化的思維模式,開拓教學思路,拓寬課程知識使其具有豐富性,這樣才能使學生樹立質疑的精神,成長為未來的優秀創新人才。
總之,傳統教學模式中,體育老師更為關注的是技能傳授,其次就是理論基礎,學生的主觀情緒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墨守成規,教學手段和內容很單一。以此,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和實施過程中,必須對傳統經驗和方法進行批判式繼承,實現學生在體育課程中主體地位,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智能、體能和創新思維能力的鍛煉和提高。
[1] 張雅茹,徐春江.創新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5(31):174-175.
[2] 魏強.體育教學方法實施及創新的相關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5(22):244-245.
[3] 徐萬均.體育教學方法的實施及創新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9):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