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琳
(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教學部 山西太原 030006)
淺談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高專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楊雪琳
(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教學部 山西太原 030006)
本文在對案例教學法進行簡短介紹后,又闡述了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高專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適用性,最后運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具體案例進一步闡明了案例教學法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案例教學法 應用文寫作 應用
英文“case ”,可譯為個例、實例、案例等。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意義,可以用作例證的個案。案例教學法是指 “將案例討論的方法運用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是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通過設置一個個具體案例,引導學生參與分析、討論、表達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 主動探索,以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和效果,培養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1]
因此,“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具有啟發性、實踐性,能提高學生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是一種“通過教師講授、組織學生討論、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教師歸納總結等過程來實現教學目的,進而提高學生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
應用文寫作課程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基礎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思路清晰的寫作能力,為學生將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然而,傳統的高職高專應用文的教學模式卻阻礙了學生的未來發展。傳統的高職高專應用文教學主要以教師講授知識為主,以“填鴨”的方式傳授給學生知識,而案例教學法比起傳統教學法則更適用應用文寫作教學,其優勢如下:
1.教學資料方面
傳統教學法使用的是固定教科書,而案例教學法使用的是在特定教育情景下從現實、網絡等各種渠道下得到的教學資料。
2.授課方式方面
傳統教學法是教師講,學生聽,課堂講授是教學的重點和中心;案例教學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對實際案例的討論和分析。案例構成課堂討論的基礎,通常是在課前把書面形式的案例交給學生閱讀,然后經過分組討論,在課堂上各抒己見。
3.角色定位方面
(1)教師的角色和責任。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是把自己知道的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案例教學法教師的角色則從單一的傳授者轉變為組織者、引導者、學習者和參與者。
(2)學生的角色和責任。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角色定位是聽講者和知識的接受者。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角,其角色定位是參與者,要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去。
4.教學目的方面
傳統課堂教學目的是側重于讓學生理解知識,而案例教學則是讓學生培養能力。通過案例教學,學生從自己和他人的正確結論中學習,也可以在承受錯誤中得到經驗,鞏固知識點,增長才能。
科學地運用案例教學法是上好應用文寫作教學課的關鍵,那要如何成功實施呢?需要把握好以下三個主要環節:
1.恰當選擇案例
(1)多種渠道。案例可以是教材上的范文,也可以是從網絡上尋找到的典型材料,還可以是搜集到的相關職能部門的規范性文件,如律師事務所的合同等。
(2)結構完整。一個完整的案例必須包含標題、 背景、 問題、 解決策略、反思與討論等部分, 提出的問題和解決對策能引起別人的思考。
(3)有的放矢。教師在課前要依據教學目標、學生的知識儲備,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選擇時效性強、 難易適度、包含問題的典型案例,案例的內容要與學習的知識點有機結合起來。
(4)正反結合。在應用文寫作的課堂教學中,正反面案例都要有所側重。
2.案例的分析與討論
案例教學法得以實施的關鍵要求教師必須周密安排課堂教學。在案例教學中, 教師作為基本理論知識和案例分析的引入者、 組織者, 統領整個教學過程, 形成“教師提供材料— — —學生分析材料、發現問題— — —教師啟發— — —學生解決問題— — —教師歸納評點” 的模式。
例文1:
請 示
市教育局:
為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我校申請修建現代化的體育館一座。
同時,我校尚缺專業技術人員3名,請在制定明年的人員編制時一并考慮。
XX中學 (公章)
2016年3月5日
如以上病文,學生在閱讀案例、進入案例情景之后,教師要給學生提出預先設計好的問題——此請示有哪些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圍繞問題對案例進行分析、思考。頭腦風暴的教學環境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認真聽取學生的發言,隨機適時引導,啟發學生討論的深入。
討論后,教師要對學生討論情況進行總結評點,此案例,大部分學生只看出格式的錯誤,如標題、正文、署名的格式錯誤,但行文規則的問題,則好多學生可能忽略,這就需要教師及時指出,以糾正學生討論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要對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如在對本案例進行總結時,教師可歸納總結出此請示錯誤的兩大方面:行文規則問題和行文格式問題。
總結和評價是案例教學的關鍵部分,教師必須對案例進行系統分析和梳理,針對討論中出現的典型問題聯系相關知識點做出詳細講解,這樣才能達到開拓學生思路,鞏固理論知識的效果。
3.案例的寫作與修改
案例的討論與交流后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讓學生根據創設的情境進行應用文的寫作練習。如:先給學生出示一個求職信的案例,學生分析出其案例的優缺點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結合相關知識點完成求職信的擬寫,然后在分組對所寫求職信進行考評, 分析其缺漏找到其亮點, 再讓學生對所寫的求職信進行修改。在不斷的寫作和修改中,學生更易把握求職信的要點,更能體會求職信的效果和功能。
寫作是是檢驗案例教學法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會促使他們進一步思考,尋求解決之道,這有助于他們對所學內容的深入把握。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相關練習,學生在寫作練習中,可以依照案例或其他例文,模仿例文的結構和語言,結合教師命題要求,寫作出規范的應用文。通過這樣反復寫作與修改,學生最終將所學的寫作知識轉化為具體實踐當中的寫作技能。
總之,在高職高專院校采用學生歡迎的案例教學模式,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分析能力、啟發他們的思路, 也讓各個文種瑣碎的知識點得到融匯貫通。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還要不斷地進行探索、創新與改進,才能讓應用文真正成為學生得心應手的工具。
[1] 沈文嘉, 單 青.試論案例教學法在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 兵團教育學院學報. 2012,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