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贊
(吉林省敦化市第三中學)
?
論如何改善初中英語教學面臨的困境
姚贊
(吉林省敦化市第三中學)
摘要:英語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及其我國對外貿易的迅猛發展,英語作為與國際接軌的語言工具,其重要性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關注。現行我國初中英語教學情景不容樂觀,教學中仍面臨著諸多困境,如何加強英語教學研究,針對這些困境找出相應的改善措施,已經成為初中英語教育者的一大任務。主要基于初中英語教學所面臨的困境,提出了幾點思考。拋磚引玉,旨在為我國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進上綿薄之力。
關鍵詞:改善;初中英語;困境
目前教學模式守舊,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興趣是初中英語教學面臨的一大困境。受應試教育機制的影響,在分數、成績的大棒指揮下,傳統的機械式、說教式教學模式仍主導著課堂教學,初中英語教學還處于黑板、粉筆加錄音的單一模式,學生教學主體地位得不到發揮,完全扮演著被動服從的角色。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雖然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語法,積累到一定量的詞匯量,但很難內化所學的知識。進行必要的口語或者書面交流,語言應用能力、交際能力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優化教學模式,打破傳統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實行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緊迫和很有必要。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立足于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語言運用能力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課堂互動交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偏低,教學有效性有待提高,除了初中生生源類型復雜,部分學生素質不高等客觀因素之外,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形式不恰當也是制約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原因。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學手段與方法的總稱,創新教學方法,應當提高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多樣性。靈活性是指要依據目前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基礎能力、興趣愛好,靈活合理地選用教學方法,從學生教學主體的地位出發,設計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符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并隨著學生英語學習狀況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確保學生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取得最佳的教學成效。多樣性是指轉變傳統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說教式方法,我們要充分發揮現有的信息技術優勢,如,計算機網絡、多功能語言教室、校廣播電臺等資源,打造聲音與形象相結合、語言與情景相結合的動態、多變課堂。
參考文獻:
霍珊珊.淺談中學英語教學改革對策[J].現代企業教育,2013(10).
·編輯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