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獻忠(浙江省龍游縣寺后初中)
?
初中數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詹獻忠
(浙江省龍游縣寺后初中)
摘要: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改善教學質量。新課標提出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因此我校也積極參與課改,在近幾年的數學課教學中采用了“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經過幾年教學實踐之后,學案導學中暗藏的諸多問題也開始一一顯露出來。針對這一現象,冷靜思考、具體分析、揚長避短,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關鍵詞:學案導學;問題;對策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研究的重點也從對教材的關注轉到對教師教學方式的關注。其中“學案導學”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種。“學案導學”是教師將所教授內容的具體目標、探究過程和練習題目印制出來,提供給學生,作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素材。其過程需要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從而實現讓學生主動掌握所學的內容。
因目前的教育環境對新的教育模式有諸多要求,經過多次實踐探討,“學案導學”模式在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便逐個顯露出來。
1.問題設計脫離教學目標
該模式以學案為主體,注重實踐式教學,把理論知識作為實踐基礎。但多數情況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如何把實踐和理論的部分進行合理調和拿捏不夠精準,過度注重實踐而輕理論,導致教學目的模糊,教學難度反而更大。例如,在八上《1.5(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中有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這個教學目標,但我們在學案中卻設計了一個要運用角平分線性質定理逆定理的題目,背離了目標,不僅導致學生根本無法入手,而且還容易讓學生把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和它的逆定理混為一談。另外,學案中的教學案例對學生實際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而學生尚未適應傳統教學到學案導學模式的轉變,學習能力欠佳,跟不上學案的節奏。
2.問題繁雜,加重學習負擔
教育的實質是把知識的結構和內涵完整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理解并吸收。學案導學在教學中選取針對性較強的案例進行教學,但在實踐過程中發現,由于教學案例繁雜,教學負擔不斷增加。學生需通過對大量案例的解讀完成預習,再結合案例內容自主完成習題的解答。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沒有達到預習、學習和運用一氣呵成的水平,學習方法不成熟,在不必要的環節浪費太多的時間,卻沒有抓住學習重點,不僅沒有達到學案導學的預期效果,反而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例如,在七上《4.5合并同類項》學案的設計中,我們用了儲蓄罐的錢分類和水果分類兩個引例,還設計了三個大題同類項識別的題目,把同類項這個簡單問題復雜化了,脫離了教學重點。
3.課上互動不良,合作不良
學案導學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以小組形式對新知識進行交流探討,但小組人數分配不合理、小組成員安排不科學等問題便隨之而來。小組成員安排過多,容易造成集體意見分散不集中,不能計劃出綜合方案,過少又達不到交流效果。小組人員能力相差懸殊,對能力較強的學生起不到拔高的作用,對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又容易跟不上節奏。由于小組人員安排上沒有合理的規劃和把控,導致小組學習無法順利地進行交流探討,達不到該模式的預期效果。
在明確學案導學在實踐中所存在的種種問題后,我們便可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解決。首先需正確認識教育重點,掌握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發揮該模式優勢的同時對有缺陷的地方實施改進策略,讓該模式在教學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1.問題設計應緊扣學習目標
“學案導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形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問題的設計必須要有針對性,要緊扣教學目標。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內容的內涵,抓住其核心的問題,最好能為學生設計一些知識的原型問題,不要超出教學目標范圍,讓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概念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2.加強對案例的選擇和控制
“學案導學”固然強調了學案的重要性,但盲目地引用學案有時卻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對案例的選擇需注重案例的趣味性和與課本知識的貼合性。拿二次函數舉例:老師寫下一個函數,甲、乙、丙、丁來敘述這個函數的特征:甲說函數圖象不過第三象限;乙說函數圖象過第一象限;丙說當x<1時,x隨y的減小而增大;丁說當y>0時,x>2。如果這四位學生的表述均成立,請寫出滿足上述條件的全部解析式。題目中的函數沒有任何限制,這樣學生才可以更好地發散思維,自主研究,訓練學生良好的思維模式,讓學生可以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3.加大引導和溝通力度
“學案導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練習,設計一些有梯度的問題,以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同時有意識地選取一些綜合性較強或一題多解分類討論的問題,引導學生全方位、深層次地探求問題的解決方法,誘發求異創造,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精講、學生個體發言、小組討論、全班辯論等多種討論方式,充分調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合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也方便讓教師全面系統地了解到每個學生的興趣特征、優勢劣勢。
教師需理性地看待“學案導學”在教學中的實際運用。在進行教育模式改革創新的同時,也要結合當前的教育現狀與學生情況對新的教學模式進行反復實踐驗證,揚長避短。在不斷摸索中創新和改進,才能實現教育行業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關斯奇.導學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當代教研論叢,2015(01).
[2]王進霞.初中數學導學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6).
[3]劉英.初中數學導學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4(04).
[4]王天平.學案導學:要求、條件、策略及局限[J].課程·教材·教法,2014(08).
·編輯謝尾合
作者簡介:詹獻忠(1968.2-),男,浙江省龍游縣(籍貫),現職稱:中學一級,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