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豐秀
(日照市朝陽小學 山東日照 276800)
揚起計算數學前行的風帆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計算數學的學習能力
安豐秀
(日照市朝陽小學 山東日照 276800)
計算數學的學習一直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是計算學習卻是數學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筆者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從創設問題情境、培養自學能力、多樣教學形式、競賽與表揚鼓勵等幾個方面探討了促進計算教學的方法,希望與教師們一起探討,讓計算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計算教學 問題情境 自學能力 競賽
小學數學內容分為數與代數,幾何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幾個部分。后三個部分的教學應該說是比較容易的,孩子學起來興趣也比較大。但是數與代數的計算學習卻是顯得枯燥乏味,不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興趣,就連老師們講課交流研討也多不會選擇此類課題。但是毋庸置疑,計算學習卻是數學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教師的計算教學不能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進行灌輸式的教育,而應該教授學生計算學習的方法技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才能真正地讓孩子愛上數學計算,把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財富。換句話說,就是數學老師要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我會學”、“我愛學”。在筆者為期不是很長的數學教學時間中略有所感悟,寫下來與君交流探討。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數學課一開始就直入主題講授計算內容,孩子的興趣會很差,甚至厭煩。而如果以孩子感興趣的情景引入的話就能在一開始緊緊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課堂教學也就容易輕松得多了。那么何為恰當的問題情景呢?恰當的問題情境應具有兩個特點:1.有一定的情趣。比如可以選用孩子喜歡的運動會、六一兒童節、春游活動等等。這樣的情景引入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探求知識;又能讓孩子感受到原來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2.情境中要有足夠的數學信息。情景是為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數學信息則是孩子解決問題的關鍵。孩子在情境中接收到各種數學信息,并在大腦中組建他們的數學關系,逐層分析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邏輯思維就會越來越縝密。
自學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種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講,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創造,掌握一套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在任何時候學習任何一種知識時都能“處處無師勝有師”。為此,教師有必要更新觀念,本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觀念,研究數學的智慧,分析數學的方法,努力使學生像數學家那樣去學習、思考、發現、應用、創造數學知識。
1.以問題代替結論的呈現
數學的學習,如果直接將知識結論擺在孩子的面前,就如同施舍給饑餓的人一條魚,吃完之后繼續挨餓,等待下一個施舍。如果教給他釣魚的方法,那么就相當于教給他生存的方法。所以我們應該多問一句“你發現了什么?”“你有什么不同想法?”“你覺得怎樣做最好?”……讓孩子去發現去思考,簡單的一句話就能鋪開學生心中的探索之路。
2.將學習難點設在學生思維發展水平的最近發展區
將學習難點設在學生思維發展水平的最近發展區,學生對其可望又可及,能很好的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教學中,因為孩子早有預習便覺得十分簡單。結果我還沒張嘴,孩子們就爭先恐后地就喊出了答案,似乎老師是多余的。此時我的心里有種被藐視的感覺,不行,一定要難住他們。老師就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第二行的乘積不是從個位寫起?”孩子們瞬間安靜了,集中精力開始思考,慢慢地有幾個孩子舉起了手。待講解完之后孩子們恍然大悟,原來不是很難,但卻也不是輕易地想到答案,孩子們都牢牢地記住了這個小知識點,再也沒有出錯過。
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形式新穎,寓教于樂,減少機械化的灌輸式教學,選擇適當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若是老師都感覺課堂教學枯燥無味,那孩子就更沒有學習的興趣了。
1.教師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
如色彩鮮艷的教具;新穎的謎語、故事;有趣的教學游戲;變靜為動的電化教學等等,盡可能使學生感到新穎、新奇,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在剛開始教學綜合算式的脫式計算時,孩子總是會將“脫式”寫成“拖式”,糾正了幾次效果不大。后來老師就讓孩子自己編個小故事幫助記憶,孩子想不出所以然。老師就說“37+98-56這個式子里有三個數字,就像人穿了三件衣服,計算一步脫掉一件,到最后就剩下一件衣服了,不能再脫了,再脫就要光屁股了。”孩子們哈哈大笑,以后再也沒有出現過這個錯誤。
2.要讓教學內容回歸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中
在數學教學中,對教學內容要講來源,講用處,通過聯系實際,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充滿了生活樂趣,這樣孩子對于數學自然就有了親切感、真實感。幫助孩子運用所學知識成功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可以帶給孩子無比的成就感,讓孩子更有學習的動力。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跟孩子一起學習數字計算的時候孩子的興趣維持時間不長,容易走神或懶散。由于小學生有著很強的好勝心,總希望爭第一得到老師的表揚,利用這種心理開展競賽學習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增大克服困難的毅力。教學中可以組織各種比賽,如“看誰算得又快又對”,“看誰的解法多”,“比誰的方法更巧妙”等。組織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可以全班比賽、分男女比賽、小組比賽等等。讓每個學生在各個層面上獲勝的機會增加,激勵的作用也會更大,參與的熱情就會更高。
教師的表揚與鼓勵,無論在什么時候對于學生的學習都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低年級的孩子物質性獎勵效果會很明顯,他們會為了得到老師的一句表揚,一顆獎勵的小星星,又或者一個小獎品而努力地做到最好。中高年級的孩子意識上的自主性越來越強,他們就會傾向于精神層面的表揚獎勵,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感。一句肯定的贊揚、一句溫柔的鼓勵都是孩子的無窮動力。所以老師們,請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與鼓勵,它可以讓你的孩子愛上數學計算。
總之,要使計算教學的課堂氣氛活躍,就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科學地設計學習活動,使學生不僅愛學、會學,更要學得積極主動,學得活潑,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讓孩子們熱愛并樂于追求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