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穎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二中 甘肅隴南 746000)
探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的設計與應用
趙 穎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二中 甘肅隴南 746000)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必須加大對課程資源的設計與應用,通過豐富教學內容,進而為提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質量的增強發揮主要作用。因此,本文針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的設計與應用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強化課程資源的設計和應用,從而為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提供借鑒。
高中 信息技術 課程資源 設計 應用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完善,在高中階段已經將信息技術課程納入到教學的范疇中,繼而滿足新課程標準的需求,也增強學生的技能水平。當前,信息技術成為了高中的必修課程之一,該課程將技能與知識性融合在一起,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對學生掌握豐富的信息技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而言,為了確保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進行,需要對課程資源進行設計,再將課程資源予以有效應用,從而為優化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確保教學取得顯著的效果,為學生掌握豐富的信息技術知識發揮關鍵性作用,需要對信息技術課程資源進行設計與應用,從而為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利依據[1]。在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予以優化設計與應用期間,需要從文本資源入手,通過對文本資源加以設計與應用,為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進行提供豐富的資源,也為將人文滲透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打下堅實基礎。
由于教育資源有很多形式,與文字編輯有關的教育資源有歸納于文本資源,主要包含了課程標準、教材等文字參考資料。在教育信息化的現代,有人認為文本資源的地位逐漸降低,然而事實上,盡管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但終究不能取代文本資源,主要原因是文本資源有著適應性強、內容廣泛等特點,所以在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進行設計與應用時,要以對文本資源的設計和應用為前提,通過從如下兩大方面著手:第一,根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傳授教學內容的側重點差異性,對課程內容予以劃分,分成基本技能、基本知識和綜合性應用三大方面。在信息技術教學期間,將文本的設計與應用作為主要目標,通過對文本資源進行合理的設計,將信息技術理論知識系統的向學生傳授,在對本文資源予以設計時,有利于將各個章節間的聯系加以構建,確保學生所學到的信息技術知識體系更為完整[2]。第二,從當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文本資源中可以看出,融合了教育成果、思維方式等能夠突顯出來,諸多教育材料充分的尊重了學生的思維與情感等,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表現了人文的精神。同時,結合學生的認知程度與學習水平等因素科學的安排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可以對信息技術有深入的認知。以文化為媒介,將社會與個體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將設計的文本資源應用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為提升學生的信息使用、處理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加快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的融合速度,需要對微課程體系進行設計與應用,通過對微課程資源的設計理念加以解讀,從而為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利依據。在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予以設計和應用期間,需要不斷的探索,在對課程資源進行設計與應用時,將微課程作為新興的研究方向,進而考慮到學生個性化差異需求和信息容量大等問題[3]。因此,為了在對微課程進行設計時,要發揮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的優勢,將二者有機的整合,然后利用微課程展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學生將與生活有關的情景轉換成教學情景。同時,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時所表現的情感與態度等,繼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手段展開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微課程資源的作用。
在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進行設計與應用期間,充分體現了課程現代化的發展方向。目前,信息化資源擺脫了地域、時間和空間等的局限性,具有著全球化和多媒體化等特點,所以在對信息化資源予以設計和應用時,學生瀏覽信息資源庫,能夠獲取到豐富的與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相關的試題庫與媒體素材等[4]。教師在對信息化資源予以設計時,需要提煉內容模塊,結合高中生的認知程度,對其實施科學的規劃與組織,通過設計內容比較豐富的原創動畫,實現對學生探究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等的培養,確保信息化資源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有良好的應用。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教師需要對活動資源進行設計與應用,從而為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實施發揮主要作用。在對活動資源進行設計時,需要加大補充力度,使得活動資源更加豐富,確保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期間,途徑更為寬廣,為了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采取具有這對性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將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緊密聯系在一起[5]。同時,為了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師還要將合作學習模式運用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為學生設定特定的教學場景,以達到調動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積極性與主動性的目的。總而言之,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為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確保學生掌握豐富的信息技術知識,教師需要對信息技術課程資源進行優化設計,并加大應用力度,從而為學生深入學習信息技術課程資源創造有利條件。
綜上所述,在高中階段,信息技術是一門比較主要的課程,學生通過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有利于提升其技能。因此,為了確保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必須對信息技術課程資源進行優化設計與應用,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1] 屈勝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6):81-82.
[2] 萬興忠.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的設計與應用[J].中文信息,2015(11):174.
[3] 黃遠儒.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的設計與應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2):200-200.
[4] 易聯兵.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的設計與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19):140-141.
[5] 周雯雯.中學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的設計與應用分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5(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