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顯風
(本溪市第十中學)
淺析初中新課程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秦顯風
(本溪市第十中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在化學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到位,化學實驗教學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初中化學教學是不可缺少的內容,實驗是中學化學教學的基礎。有效展開實驗教學,不但有利于強化學生的理論知識,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問題對策
1.教師自身因素的影響
教師對教學的認識不夠深入,不能很好地把握實驗教學,致使對學生的引導缺失。有許多初中化學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教學多年,已經形成一種固定的模式,注重對一些基礎知識理念的把握,將重點放在傳授知識、傳統科學題目上,不注重學生的實驗技能,缺少一種動手操作的探究性的、實際性的方式?;蚴墙處焸鹘y的教學習慣,習慣在教學中不斷地給學生講授知識,過分強調自身“指導者”的角色,而忽視了學生在實驗中的自主能力,在教學中,不能準確地定位引導到什么程度,受傳統教學習慣的影響,導致在教學角色中的定位不當。
為了更快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大多數會直接向學生描述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沒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來認真觀察整個實驗過程,因而導致學生無法通過表面的化學現象來掩蓋其中的內涵,學生普遍存在片面的,甚至一些錯誤的觀點。
2.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學生學習態度被動,所需的探究基礎知識不足,探究能力差等學生因素也是影響探究教學開展效果的重要因素。很多學生對化學的學習只需要死記硬背,記住知識點就行了。受傳統教學影響,學生習慣了“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學習者的思維方式固化,探究能力差,探究意識薄弱。大部分學生習慣了接受式的課堂教學,習慣了“聽”,不愿多“問”,導致學生問題意識極差,不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科學探究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知識基礎也影響著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別是在猜想與假設、制訂探究方案、分析并解釋現象階段,若學生知識基礎薄弱,會直接影響其探究能力的高低。
3.學校等其他因素
除了教師因素和學生因素外還有課時限制、實驗器材匱乏、班額過大等因素。束縛實踐探究教學的重要因素:一堂課只有40分鐘時間,而要開展一堂探究課幾乎要花一個小時,這就使實踐探究教學大打折扣,大班額教學,在開展探究活動時,人數過多,教室嘈雜,教學秩序難以維持,有時候不得不花大量時間維持紀律;教師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也無法顧及到班級的每一個人,從而使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不足;硬件設施充足是學校順利實施探究教學的前提保障,其中硬件設施包括學校的實驗器材、多媒體設備、圖書館等。如果這些硬件資源不足,那么實施起來肯定費時費力,教學設備、實驗儀器配置落后、不配套,無法滿足教學的需求,有的學校甚至連基本的演示實驗都無法滿足,更別說讓學生去動手探究了。
1.轉變老師的教學觀、角色觀、學生觀
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與探究意識,掌握實踐與探究教學理論基礎,提升教師專業素質,采用有效的師資培養方式。轉變老師的教學觀念,向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看齊,多注重化學的實踐訓練。再設計探究性的學習計劃時,要制定明確的探究性學習目標,既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實驗知識,又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適時引導學生探究過程。當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要適時施以援手,將學生引回到正確的思路上來,并抓住一切機會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發展學生的科學技能。
2.關注學生的成長,開設小班教學
老師可根據學生學習成績以及平時學習表現的不同給予不同的關注以及輔導,盡量避免老師個人的情緒化教學以及偏見教學。用情感感染學生,增加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興趣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關鍵,興趣更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我們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地接受學習轉換成主動地學習呢?學生開始學習化學的時候都能被化學中奇妙的現象所吸引,此時我們就應該抓住此契機,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自控能力和持久性,我們也要通過多種方式鼓勵和強化學生的這種興趣,讓學生的興趣和意識有機地結合起來。
3.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為學校提供必要的教學設備
大班額小班化在短期內是無法改變的,因此在實施探究教學時需立足現實狀況。對于40分鐘課堂時間的束縛,教師可和學校商議,調整連堂課。課內與課外相互促進,在開展有效的接受學習的同時,通過課外活動、課外調查、課外實驗等形式形成一種對知識進行主動探求,并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
總之,作為新課程標準理念熏陶下的創新型的教師,要認真體會新課程理念,使素質化實驗教學落到實處,老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同時也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老師、學生共同進步。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