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常青初中)
互動式課堂在初三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構建
朱敏
(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常青初中)
在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綜合水平都是由英語閱讀水平的高低來體現的,所以說,想要提高英語綜合能力,提高英語的閱讀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為英語教師閱讀教學提供了一些可借鑒的方法,并且通過初三英語閱讀教學中互動式課堂的運用,對這種課堂的具體實施方法進行了具體分析。希望對從事初中英語教學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初三英語;閱讀教學;互動
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處理好傳授知識以及培養能力的關系,應該積極地和學生進行互動,從而做到共同發展,并且應當注重對學生自主性和獨特性的培養,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質疑,并進行調查和研究,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進行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更主動、更有個性地去學習,以上都是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的要求。對于英語來說,在課堂上進行師生互動以及生生互動可以說就是教學的本質,教師應該擔任起指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在英語教學的新課程教學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要進行改革和創新,應該注重和加強教學中的互動。加強課堂互動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讀者與文本之間進行對話交流的活動就是閱讀。本著合作交流的原則,英語的閱讀教學實際上就是學生和老師還有文本之間進行互動交流的一個過程。教師在對初三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應該注重設計一些多樣化的互動活動,讓學生像玩游戲一樣熱愛學習,讓學生更有興趣參與其中并獲得成就感,在互動與思考中掌握知識。比如,在英語課堂上進行對話閱讀教學時,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分配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角色并進行朗讀,體會這些人物的心理活動,最后可以選出其中的一兩個小組在課上進行表演,通過表演可以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并為學生以后的練習提供一些有益的意見和建議。另外,老師還應該注意一點,就是講與練的結合,讓學生根據一些生活化的有趣味性的語境還有一些交流活動來進行學習,引導學生把所學的語言運用到具體的語境當中,使學生做到觸類旁通。例如,可以把學校當做標志性地點,讓學習小組的學生畫出學校周圍小餐館、公園以及商場的相關路線圖,然后按照教材文章的形式,根據所畫的路線圖標示在小組內設計英語的對話場景,比如,用英語表述去餐館吃飯或者去公園的這些地點的路線。這樣根據我們身邊的生活實景來運用英語對話,促進學生從英語閱讀轉化到英語的運用,對于吸收和內化所學的英語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英語文本的閱讀量對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有很大幫助,但是初三這個時期的特點就是學習任務繁重,時間緊迫,所以對于閱讀材料要結合精讀和泛讀。要精讀課文的內容,詳細地探究和學習課文中的語言特色和語法現象。而泛讀內容可以挑選一些拓展性的文本,從而對學生的語言接受習慣以及獲取信息的能力進行培養。精讀和泛讀要相輔相成,使課堂內容和課外知識能夠形成良性互動,從而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起到有利作用。
在選擇泛讀材料時,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或者教材的相關背景知識,做到符合初中生的思維特點和關注的焦點。比如,學生都比較喜歡明星的新聞或者當下的時事,這些文章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對他們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也很有幫助。例如,在教學中講到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這一課時,對于其中的一段閱讀內容“From Shy Girl to Pop Sta”就要進行精讀,讓學生在課堂上對Candy Wang的成長歷程進行學習,并且把used to be的用法進行重點講解,而在課下還可以布置一些作業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自行學習和練習。另外,音樂、游戲、運動等多種類型的閱讀材料都是老師可以給學生選擇的泛讀文本,這些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把豐富多彩的英文展現出來,還可以消除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恐懼感以及抵觸心理,這樣不論課內和課外都實現了良好的互動。
在課堂的最后幾分鐘,活動已經結束之后應該對學生的活動進行積極的評價。要對學生進行多多的鼓勵和表揚,這樣可以讓學生更有自信,最后還要提出一些建議促進活動的改進。這時,可以布置一個寫作任務,讓學生進行詩歌創作,在課后引導學生組成小組進行合作,根據課文里詩歌的風格創作一首關于季節的詩歌,讓學生在下一節課的時候將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將這些作品進行評選,并且獎勵最好的一首。這樣一方面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很大的激發,促使學生進行課后的互動,另一方面也對開發學生創新思維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互動式課堂模式在初三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現,就需要英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各個環節積極地進行探索,把互動教學理論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引導和激勵教育綜合進行運用,英語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地提高,利用互動式課堂激發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和英語閱讀能力都能得到很大提高。
苗磊.初中英語閱讀互動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3(2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