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靜制動。也就是先做“戰略停頓”,不究態度,不說氣話,控制第一反應,不說學生“又是你”,不要只從道德角度去看問題。學生的問題根源可能出在家庭,但引發矛盾的導火索可能在教師。
2.冷靜處理。在一個適當的地點,問學生:你有什么話想跟我說嗎?如果他說沒有,就叫他再冷靜想想。此時,你再以平等協商的語氣說:我們來探討一下,有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呢?這樣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就容易一些。
3.賞罰得當。教師的責任在于保持和鞏固學生的優良行為,終止不良行為。一名優秀的教師,總是在恰當的時候、適當的場合,對學生的優點予以恰到好處的獎勵。獎勵分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時間和場合有時會影響教育效果。一般情況下,獎勵越及時越好,要趁熱打鐵,這樣才能加強學生活動結果與獎勵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獎勵是該行為的結果獲得的,從而增多該行為發生的數量。當眾獎勵效果較好,既能使被獎勵者感到光榮,又能使其他人明白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相反,如果負面評價太多,使學生喪失自信,并形成習慣,再來挽救就難了。
(河南省信陽市息縣第一小學 王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