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慧(哈爾濱市新陽路小學):今天趙老師和蔡老師的課猶如一杯淡淡的清茶,香在隱約之中,卻回味無窮。很多教學環節,看似信手拈來、波瀾不驚,可是咀嚼后卻又品出獨具匠心的味道。
趙老師的課滲透學法,潤物無聲。
她執教的是二年級的課。因為學生的年齡特點,很多學習方法教師都是在潛移默化中耐心地滲透。課堂伊始,學生讀課文后填空,實際上是在教給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課上無數次看似很隨意地走到學生的身旁,俯下身來,告訴學生把你剛才說的這個好詞記在書邊上,很巧妙地教給學生怎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實則又是在教給學生一些“標注讀書”的方法;同時課上用到了許多美讀的方法,比如:師生接讀、滾雪球式讀、課題巧巧讀、補白想象讀等。在美讀中浸潤語言、培養語感、體悟情感。
蔡老師的課點、面相得益彰。
整堂作文課讓我們感受到了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如果說課文中一個個親情“小鏡頭”的回顧是“點”的話,那課上學生紛紛講述自己親身體驗到的長輩對我的關心愛護的感動場面就算是“面”的開花了。整堂課學生在蔡老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中緊緊圍繞親情這條線索,情感和思維的火花不斷被點燃,最終達到高潮,情動辭發,付諸筆端。
這兩堂課還有一個共同的亮點就是“主題閱讀”的巧妙拓展。無論是趙老師的居里夫人的名言、感恩歌詞的植入,還是蔡老師詩歌和《媽媽的傘》美文的范例,都使說和寫、讀和寫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劉紅玉(哈爾濱市新陽路小學):首先,我覺得趙老師以輕松、明快、親和的特點,簡簡單單地為學生上了一節語文課。這篇課文中所講述的尊師的道理學生通過讀文都能夠明白,但是能夠讓他們體會到居里夫人這么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如此尊敬自己小學時候的老師,真的是需要教師深入淺出地指導和精細巧妙的教學設計。趙老師的這節課,教學環節簡省,語言親切、富有童趣。另外,這節課上,趙老師是在和學生扎扎實實練語文。課堂上此起彼伏的多種形式的朗讀,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以讀促講,語句理解扎實有效,并且滲透學法及習慣的培養。比如,教學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逐層讀表示居里夫人表示動作的詞,從指讀到圈畫,再到有感情讀,然后加上句子中動詞的修飾成分讀,并且把這些詞組放回到句子中再讀,直到學生可以把這些句子背下來以填空的形式誦讀……整個環節緊緊相扣,使學生在美讀中體會感悟,從而得到“親切”“尊重”等感悟。趙老師又適時地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感受寫在句子的旁邊。這種批注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的,趙老師就是這樣潤物無聲地順學而導,將批注式閱讀的意識教給學生,引導學生輕輕松松地學語文。真是小語文課,大語文觀啊!
蔡老師的習作課也是在閱讀的基礎上順勢而導。我主要想結合細節描寫的教學談一下。我覺得,對于小學生寫記敘文來說,細節描寫是非常難把握的部分。蔡老師為了突破這一難點,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讀、感、悟、想、說、寫……推動了學生對于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心理活動以及環境描寫等內容的關注,將視角縮小,細細地品味,體會抓住這些細節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妙處,可以說是一節有濃濃語文味的語文課。
李強(哈爾濱市安靜小學):趙老師的閱讀教學是“讀中學寫”,蔡生老師的習作教學是“由寫溯讀”。兩節課相輔相成,準確把握了“工文統一”這一語文教學的本源,為我們展示了“讀寫結合”的教學范例。本次沙龍活動,引起了我的兩點思考。
1.“讀寫結合”讀什么,怎么讀?蔡老師用3個例子做了詮釋。分別選取了《爺爺的壓歲錢》《父愛的高度》《花邊餃子》3篇文章的經典段落和經典句子,指導學生品讀,并幫助學生提煉出人物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及環境描寫的方法,找準了讀寫結合的連結點,把閱讀、發現、比較、總結提煉緊密結合起來。
2. “讀寫結合”寫什么,怎么寫?蔡老師沒有把習作練習看成只有作文要求的那點內容,也沒有拘泥于“模式”——讓學生一味套用文中句子,而是把習作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用學到的寫作方法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可謂有法且得法。這樣,學生才知道寫什么,懂得怎么寫,進而喜歡閱讀與寫作。
王新(哈爾濱市歐洲新城經緯小學):本次教研沙龍的研討主題是“讀寫聯動,讀中學寫”,無論趙老師還是蔡老師最終都是把落腳點放在寫上。那么學生到底怎樣才能寫好習作、提高習作水平呢?在蔡老師的習作教學中我們不難得出答案。我認為寫好習作無外乎3個關鍵要素:積累,體驗,習法。
一、積累
課前,蔡老師引導學生背誦148句經典古訓名言旨在積累,課上蔡老師關注學生詞句運用,適時評價。如一名學生在習作中運用“憂心忡忡”一詞和另一名學生曾在考試中引用李白的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均得到蔡老師高度評價,我想這亦是在引導學生注重積累,恰當運用。我們說平時的日記、周記、好詞佳句整理都是在進行有效的積累。
二、體驗
這里的體驗是指學生親身參與實踐活動或經歷事件所產生的感受。教學過程中,蔡老師引導學生先是關注幾篇學過的親情類文章片段,進而想象課外小事中的鏡頭畫面,以此調動學生的生活記憶,回想長輩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學生所憶之事在教師激勵和引導下噴薄而出。我們說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多地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并善于記錄,引導學生寫真事、抒發真實情感。
三、習法
習法是習得方法。習作的經驗和方法哪里來?我覺得一方面應該是從閱讀教學的優秀文章中習得,另一方面應該是從教師有意教授的習作技巧中習得。蔡老師在本節習作教學中恰恰佐證了這兩點。他通過導讀《花邊餃子》片段,引導學生明白應該寫寫“怎么做的”;通過導讀《父愛的高度》片段,引導學生明白習作中應該寫寫“怎么說的”;而通過引入課堂的小詩《媽媽的愛》引導學生感悟還可以寫寫“當時環境和人物表情”并借此教了學生一法:寫作文要在腦海中形成畫面。
李帥(哈爾濱市太平中心小學):
趙老師的課首先讓我感受到的就是學生讀得十分快樂,即使到下課前他們還是意猶未盡。這堂課的教學回歸了語文的本源,也回歸了文本本源,讓學生和作者、編者在不同時空中進行心靈對話。
其次,為什么學生能讀得這么高興,是因為導入時趙老師用了大塊時間,把離學生生活較遠的居里夫人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人物的偉大,為后面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而學生讀出趣味做鋪墊。
最后,本節課趙老師教了學生一項技能,即不動筆墨不讀書,給文章做批注。從文章開始先扶,教這項技能,之后三、四自然段趙老師把這項技能放下去,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這項技能,授學生以漁,并把這項技能貫穿于本節課的始終。
而這3點不就是我們的教學目標嗎?讓學生學會了知識,掌握了技能,并對語文課更加感興趣。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設計,很值得我今后學習并應用在自己的課堂中。
但是課總會有一些遺憾,我認為這節課的節奏較快,應多給學生時間積累應用。我從蔡老師的課上找到了范本。蔡老師重視讓學生積累,讓學生多說,給充足的時間寫作,并讓學生樂于分享。課上的設計和培養學生的能力十分有效,但我感受更深的是蔡老師對學生的愛、對學生的尊重。
蔡老師與學生上課如聊天一般親切自然,并認真傾聽,常常對學生進行質疑、追問,讓學生在課上思考、反思,讓學生不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對于學困生,教師給予充足的尊重,即使說得不是十分準確,蔡老師也不打斷,給學生以自信,更給了學生勇氣,這比簡簡單單給學生掌聲要更有力量。
李兆坤(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義務教育研修部):今天參加道里區語文教學研究沙龍成立10周年的活動,感觸很多。沙龍活動堅持了10年是很不容易的,沙龍為熱愛語文的教師提供了一個交流、探索的平臺。這幾年,我也多次參加沙龍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獲了很多,和各位教師、專家一起成長。
今天研討的主題很明晰:讀寫聯動。今天展示的這兩節課都非常不錯,剛才大家在交流時已經說了很多。我覺得重要的是我們要在研究主題上建立一個點,不是單一作文這樣一個簡單的過程。這兩位老師的課應該說是成熟的,特別是蔡生老師,可以說是專家型教師,這也是值得我們推崇的。他們也是在不斷探索、思考。
我記得今年的全國教師素養大賽之前開了一個會,把這次素養大賽分為兩個系列:閱讀系列和表達系列。閱讀系列我不多說,因為閱讀教學大家都愛上,它有固定模式。在表達系列方面,我認為口語表達也非常重要。學生長大后,他的口語表達、與人溝通能力尤為重要。我們下一步在研究時,要向口語表達傾斜。
最后,祝賀道里區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沙龍成立10周年,祝愿沙龍越辦越好,成為熱愛語文教學、有志于語文教學研究的教育同仁們交流彼此觀點、共享教學智慧的平臺。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