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暉

把資金大量從新三板撤出,投向上交所、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使得中小企業好不容易有的一個融資市場面臨挑戰,這讓新三板市場各方都不滿。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眽粜褧r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p>
這或許正是最近PE的心路寫照,曾唾手可及的新三板融資夢,轉瞬成空,一眼萬年。
去年底,證監會明確表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主要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服務。2015年以來,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頻繁融資,融資金額和投向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質疑。因此,迫切需要加強對此類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的監管,暫停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和融資,并對前期融資的使用情況開展調研。
何以乾坤陡轉?!
正在各路PE巨頭喜見融資新渠道,“磨刀霍霍”殺向新三板時,證監會一紙號令,偃旗息鼓,刀劍入鞘,馬放南山。
叫停
新三板成了新沃土。
清科觀察1月1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新三板掛牌公司通過3018次定向增發累計募集資金1432.17億元,包括九鼎集團、中科招商在內的十余家PE機構的募集金額超過350億元,占總融資規模的24.7%,其平均募集金額更是高達20.81億元人民幣。
其中,九鼎集團最近一次增發就募集100億元,3輪定增總計募集資金157.87億元。
如火如荼時,證監會出手了。
先是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主要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服務。隨后,2015年12月25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吹風會上確認了暫停私募股權基金(PE)在新三板掛牌及融資的這一市場傳言,表示不僅暫停了掛牌,同時還暫停了融資。
更進一步的是,證監會的檢查范圍擴大到所有行業。
2015年12月29日,證監會開始對掛牌公司融資的使用情況展開調查,部分新三板企業已從券商處收到《關于證監局抽查部分掛牌公司的重要通知》。
業內傳言,通知內容提及:“證監會及其轄屬證監局自2015年12月25日-2016年1月25日對掛牌公司進行專項現場檢查,篩選公司標準為:曾經股票發行金額1億元以上的公司?!?/p>
對此,市場普遍認為,新三板作為國家為中小微、特別是創新創業型企業提供融資的新渠道,是連接中小企業與投資者的重要平臺。而大量資金通過高估值的掛牌PE機構流入二級市場,與新三板“扶持實體經濟”的戰略定位相背離,成為了監管機構叫停PE機構掛牌的重要原因。
股轉系統數據顯示,目前仍有20多家在審申請掛牌的投資機構,包括君聯資本、中信資本、華軟資本、朱雀投資、申毅投資和隆領投資等在內的私募機構已經在股轉公司發布了轉讓書,進入了沖刺階段,如今掛牌進程已戛然而止。
其中,據不完全統計,正在審查中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處于“反饋意見回復審查”階段的有12家公司,處于“落實反饋意見”階段的有4家公司,處于“待出具反饋意見”階段的有5家公司。
不滿
PE遭到“封殺”的原因就是PE“愛上”新三板的原因。
顯然PE“愛上”新三板后的種種表現著實觸及了證監會的底線:“頻繁融資”、“融資金額和投向”及PE機構估值過高,這三大新三板存在的潛在風險讓證監會“忍痛割愛”。
在過去的一年,用“萬馬奔騰”形容PE如何“踏破”新三板或許有些夸張,倒也惟妙惟肖。
PE機構在新三板的大手筆融資頗受市場關注。
如最早登陸新三板的九鼎投資,2014年4月掛牌時采用“掛牌即定增”的模式募集資金35.37億元,又于同年8月進行規模為22.5億元的第二次增資。2015年5月,其宣布以每股15—25元向不超過35家投資者發行5億元新股,募集資金75億—125億元,2015年11月2日發布公告稱完成這筆規模為100億元的資金募集。
另一家掛牌較早的PE中科招商,2014年掛牌時通過定增募集近50億元后,2015上半年又進行三輪定增,融資規模達90.37億元。2015年9月初,中科招商再次發布公告,表示將在條件成熟時以27元/股的價格啟動再融資,融資規模不超過300億元。就在市場為之嘩然時,2015年11月3日,該公司再次發布公告,稱將發行合計90億元的公司債券。
據統計,2015年以來,已掛牌的12家PE機構累計完成的發行融資額高達309億元,占2015年前11個月新三板發行融資總額1107.89億元的27%。
當然,2015年新三板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截至12月22日,新三板掛牌公司達4936家,總股本為2833.50億股,其中無限售股本為978.01億股,總市值達23714.75億元。
顯而易見的是,已掛牌的PE幾乎成為新三板的“主角”,甚至被稱為新三板“大盤股”,無論是市值、估值、成交額,PE機構都占據優勢。
但這一市場格局,似乎與新三板輸血實體經濟、培育中小企業的定位并不相符。
同時,PE估值遙遙領先于其他新三板公司。
比如,浙商創投的靜態市盈率為311.21倍,硅谷天堂、同創偉業、九鼎集團分別為306.38倍、295.56倍、293.65倍,中科招商為198.63倍。
媒體報道,截至今年1月12日,市值排名前15的新三板掛牌企業中,PE機構(九鼎集團、硅谷天堂、中科招商、信中利、浙商創投、天圖投資、同創偉業)占7席,市值達2489.82億元,占新三板總市值的15.54%。
清科觀察認為,如此之高的估值,使得掛牌PE機構定向增發的市盈率高達百倍,給投資者和新三板市場帶來巨大的風險隱患。
顯然,在管理層看來,大量PE進入新三板,導致資金聚集,給正常投資帶來干擾,影響現有市場游戲規則,不利于市場健康發展。
此外,股權基金融資后,把資金大量從新三板撤出,投向上交所、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使得中小企業好不容易有的一個融資市場面臨挑戰,這讓新三板市場各方都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