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珍
闌尾炎術后切口愈合不良的臨床治療分析
葛玉珍
目的分析闌尾炎術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臨床治療效果。方法分析62例行闌尾術后發生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治療后, 46例患者的切口完全愈合, 10例患者切口基本愈合, 6例患者切口未愈合, 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治療一段時間后自動出院。結論影響闌尾炎術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主要有闌尾的病理類型、手術操作、術后皮下積液等, 針對不同影響因素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 有助于闌尾炎術后切口愈合。
闌尾炎;切口愈合不良;治療方法
闌尾炎是一種外科常見病, 亦是急診外科的常見手術,以青年最為多見, 男性多于女性。切口愈合不良是闌尾炎術后發生率較高的并發癥, 不但會給患者帶來痛苦, 還可能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1]。影響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較多, 本研究選擇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闌尾切除術后發生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62例, 對影響其切口愈合的因素進行分析, 并對相關臨床治療情況進行觀察研究, 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行闌尾術后發生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62例, 其中, 男48例, 女14例, 年齡14~68歲, 平均年齡(38.5±10.6)歲。年齡<50歲34例, 年齡≥50歲28例。
1.2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取仰臥位, 在蛛肉膜下腔麻醉或硬脊膜外麻醉下行闌尾切除手術, 針對感染較重的患者, 術前常規使用抗生素。手術切口行全層縫合者26例, 分層縫合者36例。手術耗時<1 h者12例;1 h<手術耗時<2 h者32例, 手術耗時>2 h者18例。
1.3臨床表現 發生術后切口感染切口不愈的患者38例,主要表現為手術切口局部出現明顯紅腫熱痛, 并伴有炎性滲出, 部分患者出現體溫升高的癥狀;其中, 12例患者出現切口膿腫, 呈彌漫性腫脹, 有疼痛感及壓痛感, 經穿刺可抽出膿液;術后未見切口感染的切口不愈患者24例, 其中, 切口全層裂開者5例, 切口部分裂開者18例。62例患者中出現皮下積液者33例。
1.4實驗室檢查 術后闌尾病理報告:62例患者中, 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3例, 急性蜂窩組織或化膿性闌尾炎29例,急性穿孔性或壞疽性闌尾炎20例。
1.5治療方法 切口出現膿腫患者12例, 給予抗生素, 切開膿腫后進行引流, 并于第2天換藥, 松動膿腔內引流, 以后每次換藥時, 根據膿液減少情況逐步拔出引流條, 并剪除拔出部位, 直至完全拔出為止。切口全層裂開者5例, 對切口進行清潔后, 進行二期縫合;切口部分裂開者18例, 對切口進行清潔后, 進行二期縫合;以上35例患者每日進行換藥,且均給予抗生素支持治療;其余27例每日僅進行換藥治療。
1.6療效判定標準 愈合:切口完全愈合, 切口周圍無紅腫和分泌物, 且無壓痛癥狀;基本愈合:切口周圍有少量分泌物和輕微炎性但未化膿, 壓痛癥狀不明顯;未愈合:切口周圍紅腫, 膿性分泌物明顯, 壓痛癥狀明顯。總愈合率=(愈合+基本愈合)/總例數×100%。
治療后, 46例患者的切口完全愈合, 10例患者切口基本愈合, 6例患者切口未愈合, 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治療一段時間后自動出院。見表1。

表1 62例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n(%)]
3.1闌尾的病理類型是影響切口愈合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62例患者中, 急性蜂窩組織或化膿性闌尾炎患者和急性穿孔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患者高于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患者, 表明患者本身的炎性病理改變與闌尾炎術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發生關系密切。究其原因:①切口感染是導致腹部手術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重要因素, 闌尾炎是一種容易污染切口的腹部急診手術, 病理原因中, 炎性病變較重的兩種闌尾炎類型占到較大比例, 因此, 切口很容易發生炎癥感染[2]。除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外, 其余兩種闌尾炎極易出現組織水腫, 進而導致組織壞死并發生粘連, 給手術操作造成影響, 增加手術困難度,導致手術耗時增加, 阻礙了切口局部組織的微循環, 使得感染幾率明顯增加。②急性蜂窩組織或化膿性闌尾炎和急性穿孔性或壞疽性闌尾炎的炎性刺激對腹腔組織器官的功能影響大, 會導致機體的抵抗力和腹壁修復能力大大下降, 進而影響到切口局部組織的愈合能力, 而急性單純性闌尾炎炎癥反應輕, 對機體的不良影響小, 腹壁修復能力強, 較前兩種炎性闌尾炎而言, 切口愈合能力更強。
3.2手術操作對切口愈合有重要影響 一般而言, 操作越簡潔, 手術耗時越短, 對切口的愈合影響越小。這主要因為:①一方面, 手術耗時越短, 切口及腹壁組織暴露時間就越短,會減小切口污染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 手術耗時通常與手術難易程度相關, 耗時越短, 就代表患者闌尾病變較輕, 組織沒有出現粘連或壞死, 手術操作過程中不會對腹壁組織進行過多牽拉, 進而避免切口局部出現組織水腫, 進而影響切口愈合[3]。②在本研究中, 切口行全層縫合者26例, 行分層縫合者36例, 后者縫合層次多, 手術操作方式復雜, 切口內容易形成死腔、膿腫, 進而裂開, 給患者造成二次痛苦。而應用全層縫合可有效簡化手術步驟, 減少死腔的形成, 防止裂開。
3.3術后皮下積液會影響切口愈合 本研究中發生皮下積液者33例, 占53.23%, 其誘發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切口局部的代謝及循環障礙會導致皮下積液, 增加切口感染的幾率;②皮下積液會使切口局部張力增高, 導致切口破潰進而形成感染。
[1]舒兆其, 謝亮海.聚維酮碘稀釋液腹腔沖洗在預防壞疽性闌尾炎伴穿孔術后腹腔及切口感染中的作用.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4(5):628-630.
[2]李金泉.可吸收線間斷疏散縫合法在化膿穿孔性闌尾炎手術中的應用研究.中外醫療, 2012, 31(29):108-109.
[3]楊勝濤.左氧氟沙星滴注聯合碘伏沖洗在預防闌尾炎切除術后感染的效果評價.醫學信息, 2014(16):244-24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075
2015-09-25]
454150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