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豐枝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在剖宮產術中的臨床處理分析
郭豐枝
目的探討分析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產婦在剖宮產手術中的臨床處理方法。方法30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產婦作為試驗組, 選取同期正常剖宮產的30例產婦作為對照組, 觀察兩組產婦的手術情況。結果兩組產婦的剖宮產手術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低體重胎兒率(30.00%)顯著高于對照組(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產婦, 在剖宮產中對子宮肌瘤進行剔除是可行的, 但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妊娠;子宮肌瘤;剖宮產;臨床處理
子宮肌瘤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良性生殖器官腫瘤, 目前臨床上對子宮肌瘤的發病原因并沒有做出很好的解釋, 子宮肌瘤產婦常伴有經量增多及經期延長、腹部包塊、疼痛、流產及不孕等癥狀, 嚴重影響產婦正常生活[1]。本文選取2014年7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5月本院住院的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剖宮產產婦30例作為試驗組, 年齡20~37歲, 平均年齡(25.7±3.36)歲, 孕周33~39周, 平均孕周(36.8±1.03)周, 排除子宮肌瘤的瘤體直徑較小、身體患有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手術后出現不適癥狀的產婦、不能長期隨訪觀察的產婦。另外選取同期正常剖宮產產婦30例作為對照組, 年齡23~37歲, 平均年齡(28.7±3.35)歲, 孕周32~39周,平均孕周(35.8±1.03)周。所有產婦均不存在其他相關疾病及既往病史。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選用常規剖宮產手術;試驗組產婦在常規剖宮產手術后, 對子宮肌瘤進行剔除, 分以下情況:①子宮肌瘤的位置在子宮切口以上或者在黏膜下, 首先將子宮肌瘤進行剔除, 然后將子宮切口進行縫合;②對于其他位置的子宮肌瘤, 則應該對子宮切口進行縫合后對子宮肌瘤進行剔除。對于在肌壁間肌瘤, 并且體積比較大時, 則選用10 U的縮宮素對其周圍進行注射, 然后避開血管部位將肌壁達肌瘤組織切開, 其切口長度以剔除肌瘤為準, 將肌瘤與肌層界線進行分離[2]。如果子宮肌瘤呈多發性, 其切口越小越好。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剖宮產手術情況, 觀察兩組產婦術后低體重胎兒率(體重<2500 g為低體重胎兒)。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產婦剖宮產術中手術情況比較 兩組產婦的剖宮產術中手術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產婦術后低體重胎兒率比較 試驗組低體重胎兒比例(30.00%)顯著高于對照組(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剖宮產手術情況比較[±s, n(%)]

表1 兩組產婦剖宮產手術情況比較[±s, n(%)]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 產后感染率試驗組 30 318±52 6.30±0.72 2(6.67)對照組 30 330±35 6.11±0.52 1(3.33)

表2 兩組產婦術后低體重胎兒率比較(n, %)
大部分子宮肌瘤產婦無明顯的臨床癥狀, 常因婦科檢查及超聲檢測時偶然發現。少部分在臨床上會出現臨床癥狀,其主要臨床癥狀與肌瘤生長速度、其發生的部位、相關并發癥以及有無變性等存在極大相關性[3]。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產婦的剖宮產手術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低體重胎兒率(30.00%)顯著高于對照組(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在剖宮產手術的同時對子宮肌瘤進行剔除是可行的。本研究認為, 在剖宮產手術中對子宮肌瘤進行剔除, 能有效地防止產婦在分娩后子宮肌瘤對子宮收縮和恢復有嚴重的影響, 能有效地減少產婦在手術后的出血量, 并且能顯著地阻止子宮肌瘤繼續地發展甚至惡化[4]。
綜上所述, 雖然在剖宮產手術中同時剔除子宮肌瘤是可行的方案, 但也存在一定安全問題, 因此對產婦應該實行個體化處理, 針對產婦病情的實際情況, 做出相應的處理, 不可盲目處理, 影響產婦的生命安全。
[1]鄭紅玲.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在剖宮產術中的處理方法分析.河北醫藥, 2012, 34(20):3114-3115.
[2]滕林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臨床診治分析.中國基層醫藥, 2009, 16(11):2016-2017.
[3]梁成竹, 陳瑞玲, 徐名妨, 等.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在剖宮產術中處理的探討.中國婦幼保健, 2009, 24(22):3077-3078.
[4]黎曉霞.妊娠合并子宮肌瘤108例臨床分析.海南醫學院學報, 2009, 15(12):1617-161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083
2015-10-28]
452470 登封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