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奇 侯建全 歐陽駿 袁和興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江蘇 蘇州 215006)
?
蛋白P27、Survivin和骨橋蛋白在前列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和意義
王超奇侯建全歐陽駿袁和興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江蘇蘇州215006)
〔摘要〕目的探討蛋白P27、Survivin和骨橋蛋白(OPN)在前列腺癌(PCa)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方法采用免疫組織化技術對PCa和癌旁組織標本中的蛋白P27、Survivin和OPN進行分析。結果80例PCa組織中,蛋白P27、Survivin、OPN陽性表達率與癌旁組織,差異顯著(P=0.015);P27表達與PCa病理分期(P=0.026)、臨床分期(P=0.037)和有無淋巴結轉移(P=0.033)有關,;Survivin表達與PCa病理分期(P=0.041)、臨床分期(P=0.039)和有無淋巴結轉移(P=0.031)有關,OPN表達與PCa病理分期(P=0.023)、臨床分期(P=0.034)和有無淋巴結轉移(P=0.027)有關;P27和Survivin,P27和OPN在PCa組織中表達呈負相關(P<0.001)。結論臨床中聯合檢測蛋白P27、Survivin和OPN為前列腺癌的防治和治療提供一種治療策略。
〔關鍵詞〕前列腺癌;蛋白P27;蛋白Survivin;骨橋蛋白(OPN)
第一作者:王超奇(1978-),男,主治醫師,博士在讀,主要從事泌尿系腫瘤基礎與臨床研究。
美國一家科研機構在對一些老年男性患者(50周歲以上)死亡的尸體解剖中得出,前列腺癌(PCa)的患病率為10%~45%〔1〕,患者的年齡越大,發病概率就越高;其中,80周歲以上的老年男性有一大部分存在著PCa,在全球約有26萬人每年因為這種腫瘤而喪生。PCa在男性患者全身系統腫瘤中其死亡率達到第2位,與肺部惡性腫瘤幾乎等同〔2〕。近來隨著我們生活環境和飲食結構的變化,一些高危因素的增加,PCa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與西方國家的PCa患病率逐步接近。本文探討蛋白P27、Survivin和骨橋蛋白(OPN)在PCa組織的表達情況和三者之間的關系。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07年9月至2012年2月泌尿外科采取根治手術切除PCa組織標本共計80例,病人手術前未接受其他方式治療,年齡55~85歲,中位年齡73歲。腫瘤組織采取2003年WHO標準:27例高分化PCa,53例中、低分化PCa。臨床分期采用Whitmore法A期28例、B期15例、C期27例、D期10例,同時相應收集80例PCa患者癌旁組織為對照組,其組織取自腫瘤切線遠離腫瘤組織2 cm。
1.2試劑來源P27抗體為美國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產品,抗Survivin 兔抗人北京中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骨橋蛋白OPN一抗購自Chemicon公司,SP試劑盒為美國Zymed公司產品,TRizol購自Invitrogen公司,RT-PCR 試劑盒購自上海中生公司。
1.3免疫組化方法選用Zymed公司S-P試劑盒,采用免疫組化 SP法操作,EnVision 染色,按照說明書進行如下操作。①切片脫蠟水化,續切片的制作;②抗原熱修復處理,入Citrate 緩沖液(0.01 mol/L,pH6.0),微波(MW)中火煮沸10 min;③蒸餾水沖洗后,入30 mol/L 過氧化氫5 min;④蒸餾水沖洗后,再經TBS緩沖液洗,加入一抗體 P27、OPN孵育 30 min;⑤TBS 緩沖液沖洗3次,每次 2 min加入 EnVision 孵育 30 min;⑥TBS液沖洗 3 次,每次 2 min,加 DAB 顯色;⑦蒸餾水沖洗后,蘇木素復染,TBS代替一抗作陰性對照,以已知陽性組織作陽性對照。
1.4蛋白P27、Survivin和OPN組織表達對蛋白P27、Survivin和OPN在PCa和癌旁組織的表達進行測定,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試驗操作,腫瘤組織細胞質呈棕黃色或棕褐色為蛋白P27、Survivin和OPN陽性表達。參考文獻〔3〕:0分表示為不著色,1分表示為淡黃色,2分表示為黃色,3分表示為棕褐色;顯色細胞占計數細胞的百分率<15%表示為0分,15%~25%表示為1分,25%~55%表示為2分,>55%表示為3分,再把每一張切片平均著色程度評分與平均著色細胞百分率評分各自相乘為其最后得分:≤1分采用(-)表示為陰性,3~4分采用(+)表示為弱陽性,5~7分采用()表示為陽性,>7分采用()表示為強陽性〔4〕,其中一個“+”號至“”號都有臨床意義。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χ2檢驗和Spearman相關系數分析。
2結果
2.1蛋白P27,Survivin和OPN在PCa組織和癌旁組織陽性表達情況80例PCa組織中,蛋白P27陽性表達率為46.2%(37/80),癌旁組織的陽性表達率為86.3%(69/80),差異顯著(P=0.015);Survivin陽性表達率為66.3%(53/80),癌旁組織為0.0%(0/80),差異顯著(P=0.000)。OPN陽性表達率為76.3%(61/80),癌旁組織為0.0%(0/80),差異顯著(P=0.000),見圖1。P27表達與PCa病理分期(P=0.026)、臨床分期(P=0.037)和有無淋巴結轉移(P=0.033)有關;Survivin表達與PCa病理分期(P=0.041)、臨床分期(P=0.039)和有無淋巴結轉移(P=0.031)有關,OPN表達與PCa病理分期(P=0.023)、臨床分期(P=0.034)和有無淋巴結轉移(P=0.027)有關,見表 1。
2.2蛋白P27和Survivin,P27和OPN在PCa組織的相關性Spearman相關系數分析顯示P27與Survivin、P27與OPN表達顯負相關(r=-0.143,r=-0.185,P<0.001)。

圖1 P27、Survivin及OPN在PCa組織中的陽性表達(DAB,×200)

組別nP27陽性P值χ2值Survivin陽性P值χ2值OPN陽性P值χ2值病理分期 高分化27200.0264.941270.0414.573260.0235.583 中和低分化53172635臨床分期 A期28160.0378.387110.0399.465180.0349.447 B期1571515 C期27101420 D期104138淋巴結轉移情況 無35100.0334.540290.0315.927240.0278.943 有45272437
3討論
本世紀初由科學家Conti等〔5〕發現了一種物質,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調控腫瘤細胞周期同時它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分裂,這物質就是蛋白P27,這種因子主要對細胞周期起到負性調節的作用,調節細胞外負性殖信號增強,再向細胞內信息傳遞,抑癌基因的一種,細胞的增殖能力通過其高低表達反應,如果某個時期機體細胞被破壞的信息所影響,蛋白P27在這時候表達水平就表現為下降趨勢,細胞周期的轉換得以完成,組織內沒有其他方式去阻止腫瘤組織細胞進行增殖、分裂,最后到惡性病變的產生。PCa組織中的蛋白P27的基因定位于12p12~13上。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的活性被蛋白P27所抑制,在G1期細胞就會停滯增殖,使惡性腫瘤組織的增殖被停止,進而進入S期阻斷,細胞增殖被抑制,這樣就給機體細胞一定的時間去修復損傷的DNA或者DNA復制中產生的錯誤。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活性就被抑制時,蛋白P27表達呈現下降趨勢,使組織細胞能夠順利地完成細胞周期期的轉化,加速機體細胞增殖,使機體惡性組織增殖,而Survivin蛋白是20世紀初由Ambrosini等〔6〕在人類基因庫的雜交篩選中用效應細胞蛋白酶受體-1(EPR-1)cDNA分離出來的,Survivin蛋白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新的一員。到目前為止人類找到的最強的凋亡抑制因子是蛋白Survivin,蛋白Survivin僅在胚胎和腫瘤組織中有它的表達,胸腺組織、分泌期子宮、睪丸器官除外,在正常成人分化組織中Survivin蛋白不能被發現。在腫瘤組織中正常的細胞凋亡過程的能夠被Survivin蛋白抑制,在腫瘤細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達越高,癌細胞凋亡被抑制的能力也就隨之增強,腫瘤侵襲性隨之加強,臨近組織容易被惡性細胞侵及,最后腫瘤轉移,病人的生存周期就會減少,即病人癌組織中的Survivin蛋白的高陽性表達,則預示患者預后不佳,惡性細胞凋亡能力被Survivin 蛋白抑制,和前列腺癌的遠處轉移有一定的聯系〔7〕。腫瘤標志物Survivin有一定潛在的臨床診斷價值,而OPN是近幾年來醫學專家來發現的一種蛋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參與人體各種代謝,如:骨質代謝、機體免疫應答,血管反應等過程〔8~10〕。近幾年發現,OPN的表達與惡性腫瘤的生長機制與遠處轉移都有一定聯系〔11〕。對于患者患有晚期的前列腺癌,臨床醫師采取內分泌治療,這樣癌組織大小趨于減小,但如果患者所患腫瘤不是內分泌依賴型的,腫瘤在晚期出現臨床轉移,擴散到遠處,前列腺癌晚期最經常的轉移的組織是骨組織,OPN對腫瘤細胞的理化性質具有一定的影響。OPN不一定局限在骨骼組織中表達。蛋白OPN是一種非膠原性骨質蛋白,可以通過CD44整合及細胞的趨化作用、移動和黏著,這樣對抑制腫瘤細胞的凋亡和惡性組織細胞過度生長都產生一定作用,人體許多腫瘤臨床轉移機制OPN都發揮一定作用〔12〕。本文結果說明在PCa組織中蛋白P27、Survivin和OPN可能起到相互的協同作用,但對于三者是否參與信號通路和免疫調節等很多方面尚不十分清楚,今后還需進一步研究。
4參考文獻
1王超奇,田玉英,王金花.前列腺癌組織 clusterin與p27 及survivin表達臨床意義的研究〔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2;19(22):1726-9.
2Revelos K,Petraki C,Scorilas A,etal.Correlation of androgen receptor status,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 and angiogenesis with time-to-biochemical failure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in clinically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J〕.Anticancer Res,2007;27:3651-60.
3林汝湘,王燕,張維東.AMACR聯合 CK34BE12與 p63 在PCa早期診斷的應用現狀〔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08;15(18):1436-9.
4Macrì A,Versaci A,Lupo G,etal.Role of osteopontin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J〕.Tumor,2010;95(1):48-52.
5Conti M,Moutereau S,Zater M,etal.Urinary cystatin C as a specific marker of tubular dysfunction〔J〕.Clin Chem Lab Med,2010;444(3):288-91.
6Ambrosini G,Adida C,Aleteri DC,etal.A novel anti-apoptosis gene,survivin,expressed in cancer and lymphoma〔J〕.Nat Med,2012;3:917-21.
7Jain A,McKnight DA,Fisher LW,etal.Small integrin-binding proteins as serum markers for prostate cancer detection〔J〕.Clin Cancer Res,2013;15(16):5199-207.
8Standal T,Borset M,Sundan A.Role of osteopontinin adhesion,migration,cell survival and bone remodeling〔J〕.Exp Oncol,2012;26(3):179-84.
9Strom A,Franzen A,Wangnerud C,etal.Altered vascular remodeling in osteopontin deficient at herosclerotic mice〔J〕.J Vasc Res,2010;41(4):314-22.
10Li X,OR'egan AW,Berman JS.IFN-gamma induction of osteopontin expression in human monocytoid cells〔J〕.J Interferon Cytokine Res,2013;23(5):259-65.
11張惠忠,劉金耿,魏一平,等.食管鱗癌 RhoC 和 OPN 蛋白的表達及其對患者預后的影響〔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06;26(11):1612-5.
12Grossmann ME,Huang H,Tindall DJ.Androgen receptor signaling in and rogen-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J〕.Natl Cancer Inst,2012;93:1687-97.
〔2015-11-07修回〕
(編輯苑云杰/曹夢園)
通訊作者:侯建全(1960-),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泌尿系腫瘤基礎與臨床研究。
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2015M30877)
〔中圖分類號〕R73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4-0806-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