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政淵 薛超榮 石松長 陳文軒 王榮林 林炳鏘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急診外科,福建 福州 350001)
?
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焦慮情緒及影響因素
黃政淵薛超榮石松長陳文軒王榮林林炳鏘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急診外科,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的焦慮情緒狀態及相關的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況調查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視覺模擬量表(VAS)對156例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的一般社會情況、焦慮和腹部疼痛程度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SAS評分明顯高于中國常模和普通門診的老年患者(P<0.01);單因素分析以受教育程度高、親屬陪護不滿意和腹痛程度高的患者SAS評分較高(P<0.01)。結論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存在較嚴重的焦慮狀態,受教育程度高,親屬陪護不滿意和腹痛程度重的患者焦慮情緒更加嚴重。
〔關鍵詞〕急性病;腸梗阻;焦慮
第一作者:黃政淵(1977-),男,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急腹癥外科疾病研究。
心理狀態可以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療效和預后〔1,2〕。急性腸梗阻是常見的外科急腹癥之一,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在診療過程中常伴有復雜的心理問題。本文旨在探討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焦慮情緒狀況及相關因素。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我院急診外科門診的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156例。納入標準:發病時間≤2 w;有腹痛,腹脹或伴有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臨床癥狀,并且經腹部X線或CT影像學檢查確診患者;自愿參加本調查研究。排除標準:精神病患者;認知障礙者;病情危重患者;近2 w服用精神類藥物患者。年齡60~85〔平均(70±6.2)〕歲。
1.2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內容包括:①一般社會人口學資料,包括患者性別,婚姻情況(有無配偶),受教育程度,個人月收入,親屬陪護(配偶、子女或親戚的陪護)及是否伴發其他慢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②焦慮自評量表(SAS)包含20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③視覺模擬量表(VAS)對腹痛程度評估,分1~4級,1級為輕微疼痛;2級為疼痛較明顯;3級疼痛較嚴重;4級疼痛劇烈。經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后,每份問卷由被試獨立完成,受教育程度較低不能閱讀問卷者,由問卷實施者逐條解釋完成答卷。每份問卷于患者求診我院后48 h內填寫,并當場收回。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1.5軟件行t檢驗和方差分析。
2結果
2.1與全國常模、普通門診老年患者比較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SAS評分(53.33±8.84)高于全國常模(29.78±0.46)〔3〕和普通門診的老年患者(31.5±6.94)〔4〕(均P<0.01)。
2.2不同因素中焦慮評分的比較受教育程度、親屬陪護滿意否、疼痛程度差異顯著(P<0.01)。見表1。

表1 不同因素的SAS評分的結果分析±s)
3討論
急性腸梗阻作為一種突發負性事件,它可對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劇烈的沖擊。本文提示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中文化程度越高焦慮程度越重。可能原因為: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人群往往通過一些渠道對醫學信息有一定的了解,但對自身疾病缺少專業知識的全面認識,導致理解偏差,對病情妄加猜測,加重焦慮程度。另外,文化程度較高者自我意識較強,對自身病情了解心情迫切,而多數腸梗阻病人的患病原因短期內常無法明確,診斷治療方法及預后具有不確定性,使受教育程度較高的患者焦慮程度加劇。
隨著年齡增大,人的生理功能相對減退,體力儲備減少,老年人對社會環境變化適應能力下降,加上對疾病恐懼心理及突然接觸的陌生環境,老年患者心理上更需要親人及社會對他們的重視和幫助,那些缺少親屬陪護或對親屬陪護不滿意的老年患者常感孤獨、自卑,被遺棄感,更易出現焦慮、抑郁心理問題。良好的親屬陪護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心理情緒穩定,減少焦慮癥狀,增強老年患者心理應激能力,有利于診療的順利進行,減少醫患之間的沖突。研究〔5,6〕表明疼痛和焦慮情緒二者關系密切,且各種急、慢性疼痛可造成焦慮心理障礙,雖然其具體心理學和生物學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急性腸梗阻所致的腹痛給老年患者生理和心理直接造成巨大的壓力,因此患者對緩解腹部疼痛治療有很強的迫切感,但臨床上對于不明原因腸梗阻所致腹痛的鎮痛處理仍比較慎重。
經濟收入是影響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7〕,與本研究不一致隨著社會醫療保障的全面推廣,一定程度上緩解個人醫療費用的壓力;對于老年患者疾病造成的醫療費用常由患者家庭共同承擔,而老年患者個人收入水平并不能反映家庭的整體經濟狀況,這些原因可能導致患者個人收入水平差異對其焦慮抑郁狀態的影響不明顯。
4參考文獻
1De Servi S,Roncella A,Reimers B.Cause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premature discontinuation of duel antiplatelet therapy〔J〕.Curr Opin Cardiol,2011;26(1):S15-21.
2Player MS,Peterson LE.Anxiety disorders,hypertension,and cardiovascular risk:a review〔J〕.Int J Psychiatry Med,2011;41(4):365-77.
3王煥林.臨床精神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319-20.
4國希云,劉迎晨,趙黎明,等.老年門診患者焦慮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6;12(5):457-8.
5Woo KY.Chronic wound-associated pain,psychological stress,and wound healing〔J〕.Surg Technol Int,2012;22:57-65.
6倪雪瑁,杜冬萍.神經病理性疼痛與抑郁和焦慮精神癥狀的相關性〔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3;33(1):67-9.
7梁兆暉,郝元濤,王耀富,等.老年人群心理健康與個人收人關系的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5):1414-6.
〔2014-05-29修回〕
(編輯趙慧玲/杜娟)
基金項目:普外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資助項目(衛辦醫政函〔2012〕649號)
〔中圖分類號〕R74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4-0965-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4.094